文 /程 龙
回顾历史, 认清当下,才能更准确推断未来。那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玉米这轮周期的起点。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把玉米推向市场化。我认为从那个时候开始,玉米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周期。当年玉米临储库存已经达到2.3亿吨,玉米去库存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供应方面,国家提出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还有在粮贱伤农的背景下,全国的各地的老百姓主动调减玉米面积。在需求端,国家放开了玉米深加工的审批政策,推出了全面实施燃料乙醇的计划以及南猪北养等一系列有利于加快玉米库存消耗的一些措施。因此玉米库存的下降速度远超市场预期。
那么当下玉米处在一个怎么样的时期呢?
截至6月29日,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已经达到4956万吨。至于有多少没有出库的,市场普遍认为出库率不及一半,但是根据我们的调研,出库至少应该在3500万吨。
一则,我们询问了很多参拍的贸易商,他们普遍表示自己基本没有积压库存,拍卖玉米的数量都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
二则,国家每周投放800万吨的玉米,大家其实都在很谨慎的参拍,在这个偏向于恐惧的氛围下,很难看到非理性的抢拍,因此也不会造集中出库的局面。
未来还有4个月的拍卖时间,成交1个亿是最保守的估计。所以说今年的临储库存将会降至8000万吨以下。这些剩余的临储玉米一般都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有些存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如果辽吉地区没有较高的溢价的话这些玉米很难流向市场。
今年东北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春旱,缺苗现象普遍,现在来看能完全排除丰产的可能性,当然减多少还得看未来的天气状况。市场对于面积的增加基本也没有分歧,普遍认为增幅不及预期。
需求方面,我仍然比较乐观,很多消息都说猪肉价格低迷,玉米消费下滑。这个观点是严重错误的,因为猪肉价格越低说明生猪存栏越大,存栏越大玉米消耗就越多。因此,今年饲料这块需求依然是比较旺盛。
玉米深加工这方面,今年投产比较集中。整体来看,玉米需求增加应该在1500万吨左右。能抵消一半的玉米面积增加带来的产量。如果今年临储玉米库存将至8000万吨以下,在2018-2019年度玉米将会出现供应偏紧状态,价格也会随着库存的下降而升高。
笔者最近参加了不少玉米会议,也和许多玉米届大咖交流了一下。其实大家对玉米价格走势是没有分歧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目前由于国家大量拍卖,当下价格很难上涨。但是,未来随着玉米库存的逐步下降,价格必然上涨,只是大家对未来上涨的时间点有分歧,有的认为1-2年,有的认为2-3年。
我认为机会就在当下,人性总是贪婪和恐惧的,很难做到理性地对待问题。现在玉米行业整体处于人心思涨,将动未动的状态。大家最不愿意等的就是时间成本,都想在涨价的那一刻杀进去,本质上来讲这是恐惧的状态,所以说现在贪婪才是正确的选择。
当大家蜂拥而至的时候,也许行情已经走出一多半,甚至随时到山顶。
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由不同的矛盾组成的。玉米当下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庞大的临储库存,但是由于库存下降很快,这个矛盾将很快得到解决。玉米不可能等着库存去完了再涨,如果今年临储库存降到8000万吨以内,临储的数量依然还有,但是临储玉米对于市场影响力基本没有了。这个时候临界点就会出现了,由旧的矛盾转向新的矛盾,由原来的天量临储库存导致的玉米长期供大于求改变为玉米库存不断减少以及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的供应偏紧的新的矛盾。这个时候往往是价格变化最大的时机,也是投资者进场的最佳阶段。
现在从玉米的持仓和交易量来看,玉米的关注度属于比较低的阶段。做空的理由也就是盘面能出现一定的交割利润。对于未来的上涨,大家也有觉得遥遥无期。
夜色之浓,莫过于黎明前的黑暗,坚持一下就会看到黎明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