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成立以来,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宣讲团始终坚持深耕基层理论宣讲,组织青年宣讲员深入一线,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服务活动300余次,听众人数达5000余人。
坚持学深悟透,培育特色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成立青年宣讲团,并通过讲座培训、集体备课、研讨交流等丰富的形式提升宣讲员的综合能力。宣讲团将宣讲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又深入省情,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讲准确、讲生动。坚持“以讲带学、以学促讲”的原则,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将学到的内容精髓用于理论宣讲中。在全方位的学习中,成员们锤炼信仰、练就本领,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表达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
突出宣讲重点,打磨宣讲作品。青年宣讲团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点宣讲主题,并结合丰富生动的现实素材,精心打磨出了一批内容鲜活、视角新颖、深入浅出的宣讲稿。充分利用“辉煌百年党史图片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地”等平台,坚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把准基调、把好导向,联系实际、注重效果,在理论宣讲上做到讲准、讲深、讲透、讲活。同时,在理论宣讲过程中,穿插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新手段,增加了音乐党课、电影党课、戏剧党课等形式,丰富了宣讲内容,创新了宣讲形式,进一步提高宣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宣讲话语体系方面,把书面语转化为大众能接受的家常话,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百姓话语,用生动的语言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党的理论政策更接地气,使受众坐得住、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
创新载体形式,拓展宣讲场域。青年宣讲团坚持宣讲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网络,足迹遍布辽宁省的高校、企业、街道、社区、农村,宣讲内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不断创新宣讲载体,发挥线上宣讲平台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使宣讲从“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迅速传达贯彻到基层,覆盖各个社会群体、社会层面。宣讲团定期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雷锋团、中国工业博物馆、鞍钢博物馆等地开展现场教学;深入革命圣地井冈山、延安等地,走访革命旧址,开展广泛调研,形成高质量网络党课,并将视频投放至腾讯视频、B站等媒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理论宣讲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