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知我意

2025-02-24 00:00:00沈德红
共产党员·下 2025年2期
关键词:文友爱人文字

我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上学只上到七年级。19岁时,我已经是个地道的乡野村姑,无聊之余,渐渐喜欢上了看书,身边能找到的一切书刊都看得津津有味。因为有太多字不认识,我还专门托人买回一本《新华字典》。书读得多了,又萌生了写作的念头。初时,我只会在日记本上乱写,后来学着写小说,并试着投稿。没想到,有两篇小说竟然在报纸上发表了,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变成了文学青年,快乐得不能自已,憧憬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作家。

24岁那年,为了爱情,我丢下文学梦远嫁辽西。然后,又为了一个创业梦,和爱人从城里跑到山里,承包了一个林场,准备大干一场。那个林场除了700多亩山林外,还有100多亩田地。第一年,这些地全被种上了玉米。我们按照往年的玉米收购价格盘算着收成,预计年收入10万元应该没问题。两个人都很开心,觉得这样下去小康生活指日可待。

我至今记得,那年春耕,寂静的山沟里突然热闹非凡。拖拉机、推土机、三轮车欢实地奔跑着,那轰鸣声听起来都十分悦耳。我们俩的笑脸,就像山上的野花儿一样肆意绽放。又刚好赶上一个风调雨顺的年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秋收。本以为好日子马上就来了,万万没想到,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所有的玉米都被收购商拉走后,我和爱人望着空空的山野、空旷的院落,心情沮丧到了极点。除去成本,这一年基本上白忙活了。

我本来还计划着卖完玉米买台电脑,有空的时候可以继续写稿、投稿,这一下全落空了。我心里一阵悲伤,不由得大哭了一场。母亲知道情况后,安慰、鼓励我们说:“你们的合同签了33年呢。庄稼反正是年年都要种的,别灰心,还有机会。”我们也确实别无选择,只好顶着压力继续坚持下去。

之后的5年时间里,我和爱人起早贪黑,把荒芜的果树地都开垦成了田地。可惜天不遂人愿,由于连年干旱,收入是一年不如一年。向亲朋好友借钱,向银行贷款,我们拼尽全力想把这份事业继续下去,所有的付出不但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反而欠了一屁股债。每年秋收过后,债主们都找上门来。卖玉米的钱在手里还没焐热乎,就被别人拿走了。最惨的时候,养的牛、羊、猪都被赶走了,就连停在角落里的废旧轿车也被人拖走抵债了。

那真是一段暗无天日的生活,我和爱人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开始酗酒、发脾气,而我只能用文字宣泄内心的无奈和委屈。有一次,爱人喝得酩酊大醉,倒了满地汽油,说要和这山沟沟同归于尽。那一刻,瘦弱的我一下子变成了大力神,拼命地拉住他、抱着他,一遍又一遍地说:“不是还有我吗?无论怎样,我会一直陪着你走下去。”两个人抱着哭成一团。他哭累了,像摊烂泥一样倒下睡着了。我却坐在旁边,看月光一点点越过小院、漫过屋顶,一直睁着眼睛坐到了天亮。第二天,心照不宣的我们都没有再提头天晚上的事情。两个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留在山里,继续打拼!

尽管如此,生活还是不一样了。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这日子像沉沉暗夜,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内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的情绪。我也常会想起婚前那段与书籍和文字相伴的美好时光,心里特别怀念和无奈。恰好弟弟此时给了我一部旧手机,我开始学着用手机上网,浏览各种文学网站,看一本又一本的书,进了几个文学群,认识了许多文友,也渐渐在文字中找回了力量。

我看余华的《活着》,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每个作者似乎都在用文字告诉我,苦难是生命的一种给予,也是一种财富,可以让脆弱的心更坚强,让前行的脚步更有力,让经历了苦难的人更有机会成为强者。那些文字,就像一双手,把我从黑暗中拉出来;就像一盏灯,指引着我向光明前行;也像一位名师,谆谆教诲,给身处逆境、濒临绝望的我以信心和勇气。我开始相信生活不会辜负一个热爱它的人;相信持之以恒、拼搏奋斗的人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人间正道是沧桑。

就这样,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我又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文章陆续在文学网站发表后,受到了一些文友的关注。听说我家里竟然连一本书都没有,我也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和书店,很多热心的文友开始给我寄书和杂志。我收到的第一本赠书是朝阳市农民作家魏泽先的散文集《大雁往北飞》,文字乡土气息浓郁,我特别喜欢,读了无数遍。这本散文集后来获得了第六届辽宁文学奖散文奖。最让我惊喜的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孙静老师,得知我身居深山坚持写作的事情后,竟然给我寄了满满一纸箱子的书。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与我素未谋面,却无一例外地鼓励我好好看书,坚持写作,不要放弃文字。他们也会耐心阅读我的作品,适时提出中肯的表扬和批评,还有真诚的指导。这种无私的关爱、没有任何索取的给予,就像春雨里洗过的太阳,是那样清新明媚,足以让我温暖一生。

我和爱人住的这个山沟沟里头,只有我们一户人家。这里虽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住久了,也会觉得闷。有了文友们的赠书,有了和文友们在网络上的日常交流后,我的生活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能够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友谊的美好。视野开阔了,内心丰盈了,生活中的苦闷与烦恼也不值一提了,劳作之余,我只专注于读书与写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不仅在媒体上陆陆续续发表了近400篇文章,还在2019年加入了辽宁省作家协会,甚至被电视台专访过。曾经的文学梦想,竟然成真了!

2023年,生活又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那年秋天,玉米获得大丰收,收购价格也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我们一下子还清了所有的欠债,感到无比轻松。心情大好的我,独自一个人登上山顶,尽情欣赏这金秋的风景。层林尽染,就像画家不小心在空中弄洒了颜料,把那一片片的山林染成了绿色、黄色、红色,而我们的家就在那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若隐若现。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也会像这眼前的美景一样精彩。这一刻,我不由得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几句诗:“远山知我意,清风伴我行。若不登高望,何以及千里?”

猜你喜欢
文友爱人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西江月(2020年1期)2020-01-19 01:17:54
“文学群”里乐夕阳
养生月刊(2018年12期)2018-01-27 11:15:51
我的爱人
北方音乐(2017年15期)2017-10-10 08:30:54
爱人就是爱自己
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0:52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
火花(2015年1期)2015-02-27 07:40:12
亲密爱人
意林(2011年17期)2011-04-09 05:47:31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