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术前准备流程(Standardized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Protocol, SPPP)方案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效率的具体影响。方法:将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7月接受手术的300名患者设定对照组,2023年8—12月接受手术的320名患者设定干预组,采用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研究期间,对照组继续沿用传统的术前准备流程,干预组则全面推行SPPP。收集两阶段内的数据,包括手术准备时间、手术开始延迟率、手术取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SPPP后,干预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显著缩短,手术开始延迟率降低,手术取消率也有所下降。此外,干预组的满意度评分平均提高了15%,P <0.01。结论:标准化术前准备流程的引入明显提升了手术室护理效率,不仅优化了手术准备工作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延误和取消情况,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标准化流程,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护理效率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4.056
0 引 言
手术室护理效率是衡量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着手术过程的安全性、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整个医疗系统的运转效率[1]。高效的手术室护理不仅能保证手术按时进行,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还能降低因手术延误或取消带来的额外成本,从而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运营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术前准备流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手术室护理效率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准备工作不足、物资配备不齐、信息沟通不畅等,会导致手术延迟甚至取消,进而影响患者满意度[2]。为应对上述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重视并引入标准化术前准备流程(Standardized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Protocol,SPPP)。SPPP通过对术前准备工作的系统梳理和优化,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指南,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完成每一项准备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本研究旨在评估SPPP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效率的具体影响,探讨其是否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延迟,提升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设计,将2023年1月—7月期间接受手术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3年8月—12月期间接受手术的32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男150例,女150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2±14岁。干预组,男160例,女160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1±13岁。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结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保障患者权益。
纳入标准:(1)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2)计划进行择期手术且手术类别为普通外科、骨科或泌尿外科;(3)术前评估符合手术适应症,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I级或Ⅱ级;(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肺疾病或其他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全身性疾病;(2)已知对麻醉药物过敏者;(3)急诊手术患者;(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5)无法配合术前准备流程的精神障碍患者。
1.2 干预措施
对照组继续沿用传统的术前准备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患者术前评估、术前禁食指导、实验室检测、手术器械准备等常规步骤。护理人员根据各自的经验和科室的习惯来进行术前准备,没有统一的标准化操作指南。
干预组全面推行标准化术前准备流程(Standardized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Protocol,SPPP)。(1)患者术前评估。制定详细的术前评估表,涵盖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内容。评估表由专门的术前评估小组负责填写,并在术前至少2 4小时完成。(2)术前禁食指导。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制定了统一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表,明确告知患者禁食的具体时间点。例如,成人患者需在手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2小时前禁水。(3)实验室检测。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制定了标准化的实验室检测清单,确保每例患者在术前都完成了必要的血液、尿液等检验项目,并及时上传至电子健康记录系统。(4)手术器械准备。编制了各类手术所需器械清单,并按照清单进行准备。每个手术团队在术前会议上确认器械齐全,同时检查器械功能状态,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5)环境准备。手术室环境需提前按照标准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2~24°C,湿度维持在40%~60%),以创造适宜的手术条件。(6)信息沟通。建立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使手术团队成员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术前评估结果、实验室报告、特殊需求等。此外,通过每日晨会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传递无误。(7)患者教育。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术前指导手册,包括手术过程简介、术后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即将进行的手术程序,并减轻其焦虑情绪。(8)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迅速启动预案,及时解决问题。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准备时间。指从患者进入手术室至手术正式开始的时间段。
(2)手术开始延迟率。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术未能按预定时间开始的比例。
(3)手术取消率。指由于术前准备不当等原因导致手术当天不得不取消的比例。
(4)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采用五点量表(1-非常不满意,5-非常满意)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 P S S 2 5 . 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 x±s)为计量方式,予以t 检验,n (%)为计数方式,予以χ2检验。P﹤0.05,表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手术准备时间情况
实施SPPP后,手术准备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显著(P﹤0.01),详细数据见表1。
2.2 手术开始延迟率情况
干预组手术开始延迟率低于对照组(P﹤0.01),详细数据见表2。
2.3 手术取消率情况
干预组的手术取消率更低,差异显著(P﹤0.01),详细数据见表3。
2.4 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详细数据见表4。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化术前准备流程(Standardized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Protocol,SPPP)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效率。具体而言,手术准备时间从对照期的平均45分钟缩短至干预期的平均30分钟,缩短了15分钟(P﹤0.01)。此外,手术开始延迟率从对照期的12%降至干预期的4%,手术取消率也从3%降至0.94%。这些结果表明,SPPP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延误和取消情况,提升了手术室的运作效率。
SPPP的成功实施主要归功于其系统性和规范性。通过制定详细的术前评估表、统一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表、标准化的实验室检测清单以及详细的手术器械清单,确保了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术前准备。此外,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和每日晨会加强了团队之间的沟通,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使手术准备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SPPP之所以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效率,主要在于其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通过标准化流程,护理人员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或操作不一致导致的问题。此外,标准化流程还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因为他们不再需要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工作环境,而是可以在一个更为规范化的环境中工作。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发现相一致。例如,许娟等[3](2020)在一项类似的研究中发现,实施标准化流程后,手术准备时间明显减少,手术开始延迟率显著降低。此外,赵红梅等[4](2020)的研究也显示,标准化流程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他们研究发现,实施标准化流程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有效提高,与本研究中满意度从75%提升至90%的结果相似。进一步证明了标准化流程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效率,还能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标准化术前准备流程的引入明显提升了手术室护理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延误和取消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更广泛的医疗机构中推广SPPP,以改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吕红艳.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77-79.
[2]张丽梅.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效率的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7):60-63.
[3]许娟.服务流程重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1):3520-3521.
[4]赵红梅.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740-1743.
作者简介
李馨祎,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手术室护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