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课程建设探索

2025-02-18 00:00:00李洪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4期
关键词:金融学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摘要:近年,文科专业面临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文科专业压缩、数字化转型建设等一系列新形势,对文科专业及课程带来重大挑战。金融学课程属于金融类课程中的基础课,在金融专业课中处于统帅性地位,该课程建设效果直接决定后续金融类文科课程及专业的建设成效。为顺应新形势挑战,学校以金融学课程为切入点,打造“一个起点、两个结合、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理念,探索形成“课堂导入”与“课后践行”结合的“双导入”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全链条”实践教学,启动课程“三重数字化转型”,期待以课程的建设推动文科类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思政;全链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4.073

0"引言

近年,文科专业面临一系列新形势。2019年教育部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理念,2020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从理念正式转为实践,强调赋予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新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跨学科专业的新突破,金融学课程作为文科类课程,如何开展跨学科交叉正处于尝试阶段[12]。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后,金融学课程内容建设如何赋予新内涵,成为任课教师关注的又一焦点[3]。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人才需求数量整体出现放缓趋势[4]。2023年ChatGPT开始风靡,对各课程的智慧化数字转型建设提出新的挑战。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后,在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全国普遍面临文科专业适度压缩的现实背景。笔者所在院校属于工科类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同样面临文科专业调整的压力,因此,必须进行课程转型升级,提升课程内核力、高阶性。金融学课程在学校开设已近30年,团队教师稳定,100%具有博士学位,转型升级中形成如下阶段性探索经验,期待与同行共享并在经验交流中共同进步,以适应新形势挑战。

1"打造“一个起点、两个结合、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理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金融学课程团队接力建设近30年,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摸索出“一个起点、两个结合、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理念,该理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获得感,课程受到学生与教学督导的广泛好评。具体讲:

1.1"坚持“一个起点”

“一个起点”是指坚持以“学生学习动力激发”为起点。金融学课程团队坚持学情分析为先,开课前会通过问卷星、雨课堂等途径收集学生兴趣意向,并利用词频分析寻找突出特点,根据学生特点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定期动态设计并调整“讲授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比例,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开展教学实践。

1.2nbsp;重视“二个结合”

“二个结合”是指紧密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工程。国际上结合“智能+”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加大金融学课程数字化、高阶型建设;国内结合“新文科”“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紧密跟踪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落实教学创新工程。

1.3"落实“四位一体”

“四位一体”是指以习固学、以赛促学、以赛带教、教研合一,四位一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中:

(1)团队通过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并行、“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实现“以习固学”。“走出去”活动中,团队教师定期走访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调研,带领学生赴银保产业园、证券投资教育基地等地参观学习;“引进来”活动中,团队教师外请企业人士、往届优秀校友,以专家进课堂的形式传授各行业实践经验。

(2)团队教师在多个金融学课堂组织学生全员参加金融类学科竞赛,竞赛成绩与金融学课程平时成绩挂钩,激发学生内生求进动力,提高学生金融实战能力,全员参赛的模式有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带教”。

(3)运用“OBE”理念,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实现了“教研合一”。例如,团队教师基于“信用”教学,撰写了“‘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无信不立之信用篇”论文并公开发表;基于“久期”教学,撰写了“‘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立足全球化背景,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论文并公开发表;基于“相对估值”教学,撰写了“市场操纵行为零容忍”论文并公开发表。

2"开展“双导入”课程思政创新模式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团队教师逐渐摸索出“双导入”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即课堂导入与课后实践双结合,该模式已实际运行两年,育人效果显著,具体讲:

2.1"“课堂导入”课程思政引领学生成长

金融学课程思政存在点多面广、可深可浅、关联性强、互动空间大等特点。因此,需要全面、系统、清晰地谋划金融学课程思政的知识点,并合理规划知识点间关系,形成课程思政良好的知识体系[56]。实践中,团队对课程思政进行集体讨论并在课中实践,不断挖掘金融史料、关注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巧设思政要点,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之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部分课堂导入的课程思政知识点如表1所示。

2.2"“课后践行”课程思政培育学生美德

2022年开始,学校金融学课程团队开展“课后践行”课程思政活动。实际操作中,团队教师本着自愿原则,在课余及暑期吸纳金融学课堂学生参与企业调研。任课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参观银行保险产业园、证券投资基地等金融行业,也会带领学生走入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企业、公墓陵园等单位,开展对不同行业企业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调查,既培养学生对不同行业企业的认识,加深对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理解,也培育学生通过公益活动,增加新的人生认知与感悟,潜移默化中养成敢于担当、尊老爱幼、关爱他人、感恩他人等优良品格。

3"创新“全链条”实践教学,践行三全育人

学校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经历了两个阶段:2018年之前,采用“理论教学+课外实验”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2019年起至今,全面引入校企协同共建第二实践课堂,在校企合作中,逐渐摸索形成了“课程学习中调研+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开放实验项目+大学生科技项目”一体化“全链条”实践教学模式,将课程实践环节大大拉长。从实践效果看,团队创新的“全链条”实践模式,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3.1"链条一:课程学习中开展企业调研

在金融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课余会参与任课教师组织的各类企业调研。学生通过企业调研,加深对跨行业企业的认识,思考金融如何与该行业契合、如何为该行业提供服务。2022年初至今,金融学课堂学生已参与任课教师课题调研超30家单位。

3.2"链条二:课程结束后开展第二课堂实践

学校金融学课程春秋两个学期均开设,在春季学期金融学课程结课后,学生仍然可以自愿参与任课教师暑假组织的企业调研,通常以8~10人为一组开始暑期社会实践,该实践同时报备学工班,学生参与该社会实践可获取25学时的实践学时,秋季开学后由学工办统一为学生计入第二课堂学时。该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学生在自身暑期专业实习之余,第二课堂实践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重要补充。

3.3"链条三:课程学习之余参与开放实验项目

学校金融学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前,会设定一个开放实验项目,人数通常设定为30人内,实验内容通常与任课教师开展的科研课题相关,学生完成实验内容,可以获得1个创新实践学分。对科研感兴趣,或者想获取创新实践学分的同学,可以自愿报名,在课程学习之余参与任课教师开设的开放实验项目,学习调查问卷的录入、数据整理与分析。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型开放实验项目,既可以锻炼简单的数据录入与整理能力,又可以获取创新实践学分,有效提升实践能力。

3.4"链条四:课外申报大学生科技项目

金融学课程“全链条”实践环节的最后一环是学习学术论文写作,为大四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金融学课堂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对科研表现了较大兴趣,任课教师会指导这部分学生依托前期行业企业调研成果,申报不同级别大学生科技项目,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并发表。

4"启动“三重数字化转型”,聚焦课程提质增效

团队近年紧跟“智能+”的国际趋势,在金融学课程中开启“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方式数字化和教学思维数字化”的三重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自录知识点放至B站+MOOC资源引入+自录视频课供学生复习),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PPT教学+蓝墨云班课+雨课堂+八爪鱼数据挖掘),丰富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学创新发展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重视互联网思维的分析方式。此外,团队正在进行AI助力教学探讨,尝试在金融学课堂引入AI辅助,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演示,引导学生学会利用AI撰写、修改金融分析报告。

5"结语

金融学课程属于金融类课程中的基础课,在金融专业课中处于统帅性地位,概念性知识点繁多,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金融类专业课的高质量推进。学校团队打造的“一个起点、两个结合、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理念,较好激发了学生内驱力,融合了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提升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课堂导入课后实践的课程思政践行方式效果显著,“全链条”实践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但课程团队关于AI如何深度助力教学的探讨还不够深入,任课教师还需加强自身学习,团队还需集思广益,助力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持续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哲,易志高,成春林,等.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优化与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3,(10):6368.

[2]石贵琴,曹瑾,杨珽,等.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24,(2):149152.

[3]李靖,张昌举,赵泽鑫,等.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困境与优化措施[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4):3541.

[4]汪陈,刘珺,张宏妹,等.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3,(1):112115.

[5]周弘,颜廷峰,欧鲲,等.红色金融史与金融学课程思政功能发挥的融合路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26.

[6]王伟,黄颖.讲好金融故事:“金融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3):112116.

[7]冯登艳,高中良.普通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9):4852.

猜你喜欢
金融学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6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55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消费导刊(2017年18期)2017-01-28 10:10:50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2:01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