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思维的发展阶段,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画图思想”是在思维工具的辅助下用清晰明了的图示梳理,呈现数学知识,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画图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必要性。教师应该认识到“画图思想”的价值,并积极探索渗透策略,将“画图思想”的价值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思想”的渗透价值
1.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
数学知识体系庞大,包含大量的概念、定理,特别是几何问题,图形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等,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画图思想”引入数学课堂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促使学生直观探究数学知识。例如,教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对比观察两个图形,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借助“画图思想”,学生很快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性质,并掌握角、边等元素的关系。除几何领域的知识外,学习代数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符号与问题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代数表达式。故而,“画图思想”的渗透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即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其中,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如何高质、高效地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画图思想”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相关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识别解题的关键点,进而找到解题的方案。以“分数加减法”知识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将一个圆平均分,以此探究加减法规则,实现问题建模。后续解题时,学生直接运用模型,极大提高了解题效率。因此,“画图思想”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思想”的渗透策略
数学教学涉及多个环节,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渗透。
1.在课前预习中渗透“画图思想”
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预习效果的好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直接影响。以往教学中,教师布置习题检测的预习任务,通过结果式评价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这种预习方式以教定学,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可渗透“画图思想”,引导学生绘制“问题树”,将疑难问题罗列出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实现以学定教。
例如,“倍的认识”教学时,教师提前设计预习型微课,向学生演示单元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学习目标。学生观看微课,记录问题,将问题以“树形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学生画出一棵大树,树干上标记“倍的认识”,树干延伸出很多枝条,分别是“为什么老师说要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倍的模型是什么?”“我该如何与其他伙伴合作?”“和一年级学过的比大小有什么区别吗?”等问题,枝条上的问题分别指向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新旧联合等,学生在“问题树”的驱动下,有针对地学习,每解决一个问题便消去一个枝条,直到全部掌握所学内容。学生绘制的“问题树”不同,教师可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不同的“问题树”,学生在对比中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2.在新知探究中渗透“画图思想”
新知探究阶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由此掌握新的概念、定理、公式,为后续的实践应用奠定基础。“画图思想”不仅为了呈现知识,还为了可视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借助各种图示一步步建立新知。鉴于此,教师借助图表工具带领学生学习新的内容。
3.在习题计算中渗透“画图思想”
小学数学体系中,计算类的题目占据半壁江山,学生提高计算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关键在于理解算理和算法。画图法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目中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教师利用画图法帮助学生解题。
例如,排队问题是学生经常面对的练习情境,我们在操场上排队做操,我可以知道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几,也可以算出队伍总共有几人,还可以知道我和我的好朋友之间有几个人。这些问题都很有趣,但是学生只靠想象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对此,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题目:有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做操,从左边数起,乐乐排在第2个;从右边数起,笑笑也排在第2个,乐乐和笑笑之间有几个小朋友?第一步:“有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做操”,画6个圆圈代表6个小朋友。第二步:标出乐乐和笑笑的位置。“从左边数起,乐乐排在第2个”,找到左边,标出乐乐的位置;“从右边数起,笑笑也排在第2个”,找到右边,标出笑笑的位置。第三步:数出乐乐和笑笑之间有2个小朋友。
使用画图法可以轻松解决排队问题。在解决排队问题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看清排队的方向,分清“第几个”和“几个”。
4.在巩固复习中渗透“画图思想”
巩固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便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查缺补漏,将繁杂的知识点简单化、系统化。故而,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巩固复习。
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为例,知识体系包括分数加减法、长方体、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确定位置等,内容较多,覆盖面也广。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目录,建立主要分支,再根据关键词自主回顾相关知识点,并在思维导图上进行加工和整理,学生结合每一单元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上一层层划分,将知识点逐渐细化。通过不断整理、构建网络,学生的知识愈加系统。
综上所述,“画图思想”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思维等得到发展。教师应该重视“画图思想”的渗透,为学生创造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