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半瓶

2025-02-14 00:00:00戴建业
文萃报·周五版 2025年3期
关键词:首因效应马尔库塞青云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能按照理性原则来生活,因此,“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

这可能是他身而为人的自恋。试问,有多少人能真正按照理性原则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理性在为情感辩护,而不是情感为理性服务。

譬如,我们在恋爱的时候是因为先爱上他这个人,再去寻找爱他的理由,而不是先找到了爱他的理由,再去疯狂地爱他。没有爱的冲动,就没有爱的理由。事业也和恋爱一样,人先有追求某一远大目标的生命激情,然后才会去思考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路径。

遇上同一件事情,面对同一种风景,不同的人常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且看林黛玉与薛宝钗如何面对暮春的柳絮。看到“一团团逐对成球”的柳絮,林妹妹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的哀叹——柳絮轻才会飘零,人命薄才会漂泊。

可是,“东风卷得均匀”的柳絮,反而激起了薛姑娘的雄心:“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柳絮“无根”便无羁,缺点反成优点,坏事变为机会,否则怎么能“上青云”呢?

对人、对事、对景的第一印象,是以后做出决定的“首因效应”,甚至是有没有“以后”的关键因素。难怪马尔库塞不仅把建立新感性视为审美命题,而且还把它作为政治任务。同样,李泽厚不仅把它作为美学课题,还把它提升到心理本体的哲学高度。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教育的目的不是要积累一堆知识,而是要学会一种思维。”我倒是觉得,教育的“第一义”是让人建立新感性,一种新感性的建立之日,便是一代新人的诞生之时。有了新感性,我们的后代才会有敏锐的直觉、积极的心态、向上的活力、乐观的精神。当看到半瓶酒时,他们都会快乐地说:“太好了,还剩半瓶!”

(摘自《读书》2024 年第8 期戴建业/文)

猜你喜欢
首因效应马尔库塞青云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0:44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青年文摘(2020年22期)2020-12-21 15:44:39
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山西青年(2020年5期)2020-12-08 19:48:58
詹青云的A面和B面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06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导游员应如何做好首因效应的功课
夏日午后
金秋(2016年22期)2016-05-04 01:01:32
简论新闻采访中的“首因效应”
视听(2016年11期)2016-04-12 00:54:41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新闻传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0
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