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实用性与推广策略研究

2025-02-14 00:00:00王立言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实用性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育教学逐渐从单纯的体能训练转向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高校阶段,体育课程不仅是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途径,更是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及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平台。在这一背景下,排球作为一种集体性强、技巧性高、娱乐性和竞技性兼具的体育项目,逐渐成为高校体育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因此如何提升排球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高校体育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实用性为基础,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高校体育课堂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排球器械推广策略,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排球器械" 体育课堂" 实用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3-136-3-ZQ

前言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发布)及《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019年发布)等政策文件,国家在推动体育教育发展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要增强青少年的体育意识、提升身体素质,同时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另外,《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师应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质,能够有效运用各类体育器材和设备进行创新教学。排球器械包括不同类型的训练设备,如弹力带、训练网、自动发球器、弹射装置等。这些器械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和场景模拟,有效提升学生在排球训练中的参与感与技能掌握程度。排球器械的应用不仅依赖于器械本身的功能,更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使用排球器械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课程目标进行灵活设计,并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深入研究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实用性与推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1、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实用性

1.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首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传统的排球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反复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长时间的枯燥练习可能导致学生的疲倦感与兴趣下降。然而,通过使用排球器械,可以将训练内容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感。例如,使用轻便的练习排球或弹性排球,可以减少学生受到的来自球的压力,提升其参与度,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轻便器械的使用能够减轻对技能掌握的焦虑感,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学习过程中。

在排球训练中,通过结合各种教学器械,如训练球道、标志锥、跳绳等,可以将排球的基本训练与其他体能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多种形式的锻炼,提高运动的趣味性。这种多样化的训练方式,能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从而增强其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不仅如此,排球器械的应用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巧,增强成功体验感,提升自信心。尤其是当学生成功使用某种器械完成特定动作时,会获得成就感,所带来的正向反馈会进一步促使学生保持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激发更高的运动热情。

1.2、提升技能训练效果

排球器械的使用对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排球教学往往侧重于基本动作的重复练习,缺乏有效的工具辅助,这使得学生的技能进步较为缓慢且效果有限。而通过排球器械的引入,可以更精确地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训练,从而提升技能训练的效果。

排球器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使用轻便的排球进行发球、接球、扣球等基本动作练习时,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正确的发力和动作协调性,避免了传统训练中因球速过快而导致的错误动作。通过器械的逐步引导,学生能够在不断调整动作的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技巧,从而提高其排球技术水平,排球器械的使用能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技能的不足。例如,借助标志锥、网架等器械,学生可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训练,如提升接发球的反应速度与准确性、加强跑动与传球配合等。

1.3、丰富课堂教学多样性

高校体育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场所,还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教学中引入排球器械,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器械,如弹力带、支撑装置、网架等,设置不同的练习环节,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身体素质与排球技术。器械的多样性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竞赛、挑战等形式组织课堂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竞争,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可以通过器械设置分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能够享受运动的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观察学生在使用不同器械时的表现,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技术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器械的灵活使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克服技术难题,从而提高其排球水平。由于学生在不同器械的辅助下完成训练,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2、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推广面临的问题

2.1、器械配置不合理

在高校体育课堂中,排球器械的推广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器械配置的不合理。虽然排球器械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但若器械配置不科学、不合理,反而可能限制其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甚至影响教学质量。许多高校在排球器械的配置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部分学校虽然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器械,但这些器械并未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配置,过多的基础训练器械和过少的竞技性训练器械,导致一些学校的排球课程内容过于基础,未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技术潜力,有些学校为了节省经费,在器械购买时缺乏针对性,选择的器械种类较为单一,未能考虑到学生技能差异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这种不合理的器械配置,不仅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枯燥,进而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

器械配置的不合理还可能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有些学校购买了大量的高性能排球器械,但由于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这些高端器械往往未能得到有效使用,甚至可能闲置在一旁。相反,一些学校购买的基础器械可能因数量不足而无法满足全班学生的训练需求,导致课堂上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练习中,降低了教学效率。

2.2、基于器械开发的课堂活动较少

排球器械的推广不仅依赖于器械本身的存在,更需要教师根据这些器械设计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目前高校排球课堂中,基于器械开发的课堂活动较少,这限制了排球器械的真正价值,许多高校的排球教学仍以传统的讲解和示范为主,较少结合器械进行创新性的活动设计。教师往往将器械仅仅作为基本训练工具,如用简单的排球、标志锥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器械本身所蕴含的多种教学潜力,由于缺乏创新性的课堂设计,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往往变得单一且机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对器械的使用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认为器械仅仅是辅助工具,过分依赖传统教学模式,未能结合排球器械的独特功能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这种局限性使得器械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较弱,进而影响其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2.3、器械训练难以提升排球技巧

尽管排球器械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基础阶段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但许多学生在使用器械进行训练后,往往难以将这些技巧转化到实际比赛中,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战术和竞技对抗时,器械训练的效果受到限制。器械训练通常偏重于学生的个体技能训练,而缺乏对团队配合和战术意识的培养。在排球运动中,团队协作和战术配合至关重要,而器械训练往往侧重于某一单项技能的提升,如发球、接球或扣球等。虽然器械能够帮助学生在初级阶段掌握基本技能,但这种单项训练模式难以促进学生的整体战术理解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比赛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虽能熟练完成某些技术动作,但难以在快速变化的比赛环境中做出有效反应,无法充分发挥技术水平。

许多学生在使用器械时,能够完成某些技术动作,但一旦进入正式比赛,技术动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便会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器械训练的环境和实际比赛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训练环境的限制,学生难以在高速对抗的比赛中快速适应并完成技术动作,器械训练更多的是以控制力和力量为主,缺乏对比赛中瞬息万变的应变能力和实际对抗的训练。

3、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推广的有效策略

3.1、设备配置与教学设计的优化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器械的配置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科学规划,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合理的器械配置应考虑到不同排球技能的训练需求。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可以选择轻便、易控的排球器械,如轻量排球和弹力排球,这些器械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排球基本技能的感知,并克服初学阶段的恐惧感和不适感。对于中级学生,可以选择标准排球或特定训练器械,如球道、阻力带等,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后进一步提升其技术水平。而对于高级学生,则可以使用高性能的竞技器械,如专业排球、训练用的传球网和弹射器,帮助学生模拟更真实的比赛情境,强化战术意识与实战能力。

器械的引入不仅要丰富课堂内容,还要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互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设置有挑战性的任务和竞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通过合理设计排球器械的使用方式,教师可以将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化为更多元的课堂活动。例如,在发球训练中结合弹力带进行力量和精准度的训练,或在接发球时使用标志锥来强化学生的步伐和反应能力,从而实现基础技能与战术应用的统一,学校可通过共享器械资源、合理配置器材的方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利用器械进行训练,教师还应增强自身的器械使用和教学设计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2、促进教师培训与器械使用的专业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对器械的掌握程度对课堂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排球器械的高效使用,高校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器械应用能力和创新教学设计能力。由于排球器械的种类繁多,每种器械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各有不同。教师通过专业培训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器械的特性,如何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与课堂目标合理配置与使用器械。例如,针对初学者的教学中,利用轻便排球和弹性器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而在中高级水平的教学中,使用更高端的器械进行战术模拟训练。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排球器械,提升课堂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比赛应变能力。

一方面,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技巧训练,器械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灵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如使用训练网、阻力带等器械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提升学生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通过器械的辅助,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的团队合作和战术配合的练习,如使用标志锥和障碍物进行场地跑动与配合训练,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战术运用能力,创新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技巧,还能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检查器械使用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的反馈、课堂录像以及定期的教学研讨,教师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器械应用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高校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排球教练和专业人员为教师进行讲座与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器械使用的原理与技巧,从而更好地促进排球课程的有效推广。

3.3、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感,才能确保排球器械在课堂中的有效使用,并真正提升教学质量,高校应当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生在排球器械使用过程中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排球技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对基本技能感兴趣,有些则希望增强体能和配合能力。高校在排球课程中可以提供不同的器械训练选项,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技能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工具,初学者可以选择标准排球和弹性训练器械进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进阶的学生可以使用专业训练器械进行战术训练和对抗练习,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器械,设计个性化的训练项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任务,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团队合作和比赛模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还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排球器械竞赛和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并通过竞争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例如,组织排球技能大赛、器械使用挑战赛等活动,既可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学生能够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体验到排球器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排球训练中。

4、结语

排球器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推广,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手段。尽管排球器械具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技能训练效果和丰富课堂内容等优势,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器械配置不合理、课堂活动单一、训练技巧提升困难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排球器械的实际使用效果,也制约了体育课堂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在器械配置上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各类器械能够满足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的需求。其次,高校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对排球器械的使用技巧和创新教学设计能力,确保器械在课堂中的高效应用。此外,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兴趣激发也是排球器械推广成功的关键。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竞赛和团队合作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自我提升的动力。综上所述,排球器械的推广不仅仅是器械本身的引入,更需要从教学体系、教师素质和学生参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优化,才能实现器械在提高排球技能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方面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侯凯刚.高校排球训练中器械使用的创新与实践[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20).

[2]许雷.“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校排球模块化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27).

[3]贾东.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男排运动员非稳定状态防守技术效果实验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2.

[4]杨延山.济南市民办高校排球课现状调查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5]梁修路.北京市部分高校开展水中排球运动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6]郭旗.中美高校体育馆空间设计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余仕伟.湖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5.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实用性教学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7:25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09:37:56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