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官”之害

2025-02-13 00:00:00陈思炳
检察风云 2025年3期
关键词:奏章俸禄安于现状

“混”,混杂,混合,混同,混为一谈;混乱,混充,混世,混淆是非……字面上看,辞书上的解释,和“混”沾边的,贬义居多。“混”,在官场上,则表现为“尸位素餐”,空有职位,拿了俸禄白吃饭。对于“尸位素餐”者,老百姓称之为“官混子”。

“混官”的常见状态有哪些?

其一,圆滑处世。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苏味道三度拜相,先后居相位9年,言谈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这个“模棱宰相”油滑得找不到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当然,也找不出什么大错误。像个“琉璃蛋”,滚到哪里都浑身光滑,凭着圆滑的处世手腕,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其二,唯上是从。明末有一个温体仁,每天上朝,袖子里放着两份奏章:看皇上脸色的“气候”正常,就呈这份奏章,如果皇上脸色“气候”异常,便呈另一份奏章。清中叶三朝元老曹振镛,做了50多年“太平官”,拿了50余年朝廷俸禄。有人问其秘笈,就是“多磕头少说话”的“唯上”哲学。只当“三旨相公”,不亮自己观点。

其三,安于现状。“混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懒”,心灰意懒不愿为,安于现状不作为,怕惹麻烦不敢为。工作上守摊子,岗位上混日子,履职上保帽子。事业上不思进取不敢为先,庸庸碌碌不愿争先,平平安安不敢率先,浑浑噩噩不求领先,敷衍塞责熬年头,尸位素餐等退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其四,不敢担当。立场不稳、不敢碰硬、不敢较真。常把“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挂在嘴边,事情来了,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常把“为官不易”挂在嘴边,但凡有点难题就畏缩不前。遇事“躲”字当前“踢皮球”;“推”字当先“打乒乓”;“闪”字当头“击鼓传花”。怕惹事上身,怕接烫手山芋。啃不了“硬骨头”,不敢去“闯险滩”,打不了“攻坚战”。

“混官”的思想根源在于“私”,迷失自我,初心不复。一切皆从个人利益出发,关心的是自己的舒适度、酬金数、仕途路,漠视的是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求平安守成,不求建功立业。对待工作,他们心中无数、脑中无事、眼里无活、手里无牌、落实无果。这些人“混”的结果,于小,丢的是好光阴,虚度的是好年华,浪费的是自己有限的生命;于大,失的是德行,弃的是人格,丧掉的是做人之原则,毁掉的是自己的灵魂;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混”的结果,更是影响了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坏了一方的政治生态环境,损害了干群关系,其破坏性不可小觑。

治“混官”,还是从“三观”入手,“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要多读先哲圣贤经典以修志,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修身,要“日能三省吾身”以修心。常想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人民赋予权力,就要为人民“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除思想教育外,还要建立严格的干部考评机制,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政治生态;到群众中考察干部,用“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来给干部打分,对那些不干事、怕担事、避难事的干部坚决调整,对那些对国家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的“混官”,多管齐下,让“混官”们“混”不下去!

图:付业兴" "编辑:张宏羽" " zhanghongyuchn@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奏章俸禄安于现状
戳中皇帝的笑穴
安于现状是孬种
钟章法作品
国画家(2019年3期)2019-09-19 08:12:28
俸禄的标准
给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症”找找病因
人民论坛(2018年26期)2018-11-02 08:23:12
古代官员“俸禄”有多少
读书文摘(2016年7期)2016-05-14 06:39:54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廉政瞭望(2015年12期)2015-09-10 07:22:44
短文集萃
俸禄的标准
读者(2010年4期)2010-05-14 16:13:55
学识与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