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5-02-13 00:00:00简宁
检察风云 2025年3期
关键词: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叶兰君是富有经验的公益诉讼“老兵”。她聚焦电动自行车充换电站消防安全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在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召开“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会上,大家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2024年,叶兰君获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立法点”)专家人才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设在街道的基层立法点的“特邀专家”。这是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进展。

2024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作为首提地检察机关,长宁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参与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让人民对司法活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的监督,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司法实践中有更生动的体现,以确保司法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听取公众代表意见与建议

检察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主要针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导致国家或公众利益受损的情况。这些案件或许聚焦不到具体受害者,却为全社会所关心,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不谋而合。

在办理此类案件时,长宁区人民检察院邀请社会公众代表全过程、实质化参与其中。比如,检察官邀请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残联督导大队、“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体验式排查,发现各类问题50余处。再如,针对环境损害公益诉讼案件中涉及的替代性修复方案,主动听取人民监督员、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结合“根据上海气候、土壤特点栽种本土化植物”的建议,促使检察官形成了更为规范、科学的环境损害赔偿费用使用方案。

“社区公开听证”是参与民生类公益诉讼的直接方式。叶兰君在办理电动自行车及充换电柜消防安全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首次尝试在古北市民中心召开公开听证会,就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经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事实及行政机关履职情况开展集中评议,主动听取代表委员、基层立法点代表等公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升社会公众对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的防火安全意识。

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还有一支“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公益检察室定期听取志愿者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评价与建议,对公益诉讼线索举报人进行奖励。除此之外,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还与长宁区人民政协建立了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与公益诉讼检察的衔接转化机制。2024年以来,检察官已收集社情民意200余件,转化形成公益诉讼案件的有5件,公众代表参与公益诉讼的案件比例超68%。

邀请人民群众为立法建言

立法点的职能之一,是开展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保护相关的立法草案的意见征询活动。一年来,长宁区人民检察院配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提出书面立法建议,通过立法点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2024年6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新增了强化文物普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力求使文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基于此,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主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申请了该法案的立法征询,希望为文物保护法的完善注入“上海智慧”。

立法点联动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整合全市资源,邀请各博物馆、历史建筑修缮、文物保护技术、文物收藏等领域人士建言献策,提高了立法征询意见建议的针对性、广泛性和有效性。征询会上,历史建筑保护成为关注的焦点。与会人员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建议称,应当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预防性功能,重点对存在严重损害风险的情况从源头落实治理。

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
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举行立法意见征询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检察官联合华东政法大学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向立法点提供了关于优化检察公益诉讼条款的立法建议。这些法律规范涉及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领域十分广泛。由于都直接关系社会公益的维护,与公益诉讼的价值追求一致,这些法律规范都应建构公益诉讼机制。

不论是立法前还是立法后,长宁区人民检察院都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立法意见征询会上,检察官就办理监督盲道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发现的问题及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提炼总结,提出进一步优化公交车站盲文提示、语音播报功能等立法建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授权检察机关开展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公益诉讼。该部法律出台并正式实施前,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举行“75号咖啡”法律沙龙,对如何用足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设的公益诉讼条款等进行了充分研讨,更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形成妇女权益保障合力。

检察官认为,在邀请人民群众为立法建言的过程中,即使有些内容不能作为法条纳入法律文件,但其反映的问题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可以在听取意见的同时,及时收集线索,进而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依法履职推动民生改善

以科学方法、民主程序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涵。许多公益诉讼关乎民生,因此,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持续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在此过程中与公众代表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以检察履职推动民生改善。

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特殊人群而言至关重要,是人民城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抓住长宁争创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的契机,对多家大型综合商场、苏州河沿岸等开展调查,发现部分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存在基础设置不规范、无障碍引导标识缺失、无障碍呼叫按钮无响应等问题。对此,检察官邀请市人民监督员、长宁区政协常委、上海无障碍建设专家组成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召开听证会,共同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管用的整改方案。

近年来,健身机构“跑路”引发了不少预付卡纠纷。2024年,长宁区人民检察院针对体育健身行业预付消费卡乱象开展了专项行动。公益检察官对本区开展预付费消费卡业务的体育健身机构进行了排摸,发现多数体育健身机构均未与协同监管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对接并公示信息对接标识。该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检察官在听取多方意见后,建议相关监管职能部门对体育健身机构经营者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对接或公示信息对接标识的行为,通过约谈经营者或其主要负责人等方式,限期予以整改。检察官还应邀对辖区内体育类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发卡企业开展培训,解读体育健身行业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法律义务和责任,有效提升了相关企业的责任意识。接下来,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将会同行政执法机关,对未依法履行对接义务的体育健身场所进行查处。

编辑:张钰梅" " zhangclaire08@163.com

猜你喜欢
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童眼看苏河
小主人报(2023年1期)2023-03-15 01:08:16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传达学习省两会精神
公民与法治(2022年3期)2022-02-05 04:04:05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晋州市人民检察院 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纪实
公民与法治(2020年2期)2020-05-30 12:28:48
My Best Friend
我是玫瑰
小主人报(2018年2期)2018-01-05 23:28:32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方圆(2016年22期)2016-12-06 15:02:40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告诉权探究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职权设定的演进与更新
“马读会”,二十二年的衷情和坚守:记上海市长宁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中国火炬(2013年6期)2013-07-24 14: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