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邓颖超红岩岁月的家风建设

2025-02-10 00:00:00左娇娇
红岩春秋 2025年1期
关键词:南方局邓颖超红岩

2025年是周恩来、邓颖超结婚百年。红岩岁月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婚姻中“百感交集”的一段时光。这一时期,他们身处国统区恶劣艰难的政治环境,置身于全民族抗战洪流,家庭生活遭遇重大变故。为着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目标,他们团结斗争,为坚持国共合作、反对投降分裂宣传奔走,克服艰险,患难与共。他们的爱情、家庭始终与革命事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交织并行。

“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同行人

1943年8月8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话时谈到,“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对于周恩来而言,邓颖超是经受得了“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能一辈子从事革命”的伴侣。在邓颖超心中,与周恩来“最可靠的长期的相爱的基石和保证”是“我们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1]。二人始终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共同为共产主义奋斗。

抗战时期,国民党不允许共产党组织在国统区公开活动,中共中央南方局不得不以秘密的方式运行。周恩来、邓颖超与南方局同志一起秘密开展各项工作,在逆境中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他们广泛同民主党派及各界党外人士接触,阐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阴谋,团结一切主张抗战的进步力量,争取民主,统一抗战。

在文化战线,周恩来经过与蒋介石博弈,促成设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使其成为一个合法的工作机构。在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等为主的舆论宣传阵地,周恩来先后发表纪念抗战文章及社论,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提出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各党派合作,反对具有分裂性质的军事行动等。邓颖超也通过《新华日报》加强理论宣传,指导妇女工作,有力推动了抗战大后方的妇女运动。她先后发表《坚持抗战和动员女工》《目前局势与妇女工作》等社论文章,还领导《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开展宣传工作,使其成为指引国统区妇女奋斗的一面旗帜。

1939年6月18日,由于国民党在各地制造的摩擦事件愈演愈烈,周恩来离开重庆返回延安,研究解决办法。7月10日,周恩来骑马到中央党校作报告途中,因马惊坠地,致使他的右臂撞到石崖,造成粉碎性骨折。延安一个半月的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周恩来右臂肌肉还出现萎缩。8月底,周恩来在邓颖超陪同下到苏联治疗。由于担心国内的工作,他忍受巨大痛苦选择了不开刀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所需时间短,但手臂再也不能复原。

皖南事变后,面对紧张局势,党中央连日发出指示,指出国民党已准备破裂,“你们在重庆的环境日险,作用日小,因此,应立即设法借故离渝返延”[2]142,要求南方局领导同志及办事处、报馆等重要干部在最短时间内离开重庆。由于重庆阵地的重要性以及向国民党顽固势力展开政治进攻的需要,周恩来表示要坚持到最后,邓颖超也表示要留在重庆坚守岗位,并且二人都做好了坐牢、牺牲的准备。最终,党中央同意了周恩来等的意见。

这一时期,周恩来和邓颖超还共同经历了重大家庭变故。1940年11月,邓颖超母亲杨振德因病在重庆逝世,邓颖超在母亲墓前立誓:我一定坚守母教,坚定忠实于中国革命事业,为民族、为阶级斗争到底!1942年6月下旬,周恩来患小肠疝气住院,治疗半个多月。在他住院期间,父亲周懋臣突发重病离世。周恩来由于生病并不知情,邓颖超负责处理后事。得知父亲病故后,周恩来悲痛欲绝,出院当天守灵至拂晓。遭遇生活变故时,周恩来、邓颖超相互支撑。处境艰难的日子里,他们坚定信念,携手为共产主义奋斗。

“从锤炼中奋斗出来”的实践派

1948年3月7日,周恩来在致邓颖超的书信中提及孙维世,劝告她“必须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敢于正视错误,纠正错误,如此,方能从锤炼中奋斗出来”[2]237。在红岩,面对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周恩来和邓颖超从提升自身开始,带领南方局同志在实践的锤炼中持续提升。

周恩来激励自己加紧学习,邓颖超制订“要有丰富的常识,提高文化学习”[3]111的准则。他们以身示范,勉励同志们努力学习,追求革命真理。整风学习期间,南方局成立学习委员会。周恩来和邓颖超分别参加所属支部、小组活动,根据整风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和党员一起讨论,并联系工作实际,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他们强调,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加强组织纪律,遵守保密制度,反对自由主义,根据工作分工开展调查研究等。他们还多次在各类会议上向同志们讲党的路线斗争史。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写下《我的修养要则》,以鞭策自身。4月22日,他向南方局干部作《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报告。同日,邓颖超总结出“自我修养”11项,以实践经验督促自身、影响大家。

在干部培养上,1941年10月,南方局成立高级学习组,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馆25人参加,学习思想方法论和党史等内容。周恩来为组长,讲授党史。从建党到抗日战争,周恩来讲课10余次。他用毛泽东“太忙就挤,不懂就钻”的名言,勉励大家勤奋学习。邓颖超则十分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教育。1939年6月至1940年5月,她组织开办了五期妇女干部训练班,亲授课程,为党培养了大量妇女干部。二人还特别注重教育培养青年干部,号召青年调查研究国内外重大问题,钻研业务;鼓励他们练习写作,积极给党报、党刊写文章,提高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在党的建设上,南方局系统贯彻党中央“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方针,把党的组织和党员置于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周恩来提出“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成为群众的党”[3]111等七点要求。同时,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对党员提出勤业、勤学、勤交友,以实现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的“三勤”“三化”组织和斗争要求。而作为南方局妇委书记的邓颖超,则具体领导妇女抗日救亡运动,提出把妇女运动从不宽广的少数人迅速扩大深入到各阶层,深入到工厂中去,到劳动妇女和农村妇女中去。这些举措为党在国统区站稳脚跟夯实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为扩大抗日救亡统一战线奠定了群众基础。

“革命情义万年长”的夫妇范

1942年7月6日,病中的周恩来在致邓颖超的书信中满怀歉意地写道:“若云夫妇范,愧我未能齐。”[4]14二十多年后的端午节,邓颖超用“革命情义万年长”[4]109表达了夫妇同心的坚定。在红岩战斗的岁月里,面对意外和挑战,他们用深厚战友情谊滋养相伴的时光。

无论在延安还是莫斯科,受臂伤病痛折磨时,周恩来都出于为党工作的考虑,选择了需忍受剧烈疼痛的保守治疗方式。在延安,周恩来婉拒医生劝告,忍着疼痛练习左手写字,一如既往起草、批发电文。因吃饭穿衣和生活都不方便,他用左手给邓颖超写了一封信。邓颖超才知道他受伤,赶到延安照顾他。在苏联治疗时,因肌肉萎缩,手臂已变形,在医生帮助下,周恩来的手臂才回到一定角度,固定下来后,配合适当按摩促进肌肉生长。治疗趋于稳定后,邓颖超抽出时间到莫斯科郊外考察学习。其间,周恩来忍痛尝试用右手给她写了一封信,在邓颖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三十多年后,在周恩来病逝4个多月后,邓颖超在这封信的落款后写下“一九三九年于莫斯科。76.5.27记”的补记。

在红岩期间,办公及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各类用房都极为紧张。邓颖超的母亲来到红岩后没有住的地方,饶国模邀请她住自己家,邓颖超却坚持使用一间不到4平米的阁楼角间。因为放不下床,就以地板为床,先铺稻草再垫被褥,邓颖超的母亲便睡在地铺上。周恩来、邓颖超很乐观,打趣说是“铺着金丝褥子住在高楼上”。困苦艰险的革命岁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始终积极面对,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和感染了红岩的工作人员。在童小鹏和紫菲的婚礼上,邓颖超作为主持人向新婚夫妇祝福,周恩来以家长身份活跃婚礼气氛。荣高棠的儿子爱笑,邓颖超叫他“小乐天”,自称“大乐天”,周恩来则称自己为“赛乐天”。

周恩来和邓颖超虽然没有孩子,但他们对革命后代视如己出。在苏联治疗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特意去看望在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的孩子们,他们都是中国革命烈士遗孤和革命者后代。由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年轻人多,大家先后成家立业,孩子越来越多。在邓颖超的关心支持下,1942年春,红岩建起了托儿所。她提出让母亲们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根据年龄及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工作之余,周恩来、邓颖超常到托儿所看望孩子们。得知托儿所玩具不够,周恩来动员警卫班、公务班、厨房等部门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制作玩具。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红岩岁月的红色家风,展现出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坚定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参考文献

[1]邓颖超.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M]//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5.

[2]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南方局大事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3]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编辑/董婉妮

猜你喜欢
南方局邓颖超红岩
邓颖超:春天过后不是秋
环球人物(2024年4期)2024-03-01 01:46:42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南方局历史是一座富矿
红岩春秋(2019年10期)2019-11-12 23:30:52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46
抗战时期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及其意义探析
党史文苑(2017年14期)2017-08-15 20:56:04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
文史春秋(2016年6期)2016-12-01 05:43:02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百家讲坛(2016年18期)2016-11-01 12:47:15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3期)2016-07-12 12:55:32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研究
让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