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综合征”,你中招了吗?

2025-02-10 00:00:00曾子芮
廉政瞭望 2025年2期
关键词:公职人员事务成都市

本刊全媒体记者曾子芮

行至年关,各个单位已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收尾工作,但此刻也正是该警惕“节前综合征”的关键时期。少数工作人员主要精力已不在工作上,虽然还没到假期,状态却已提前休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一些不紧急的工作,有的人会心安理得地推到“过了年再说”,大有不再“接单”的状态。

其实,“节前综合征”对很多人来说,多多少少都难免有些。在重大节假日来临之前,有些人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会有些“稳不住”,对假期过度期待,导致心思难以集中在当前工作或事务上,忍不住思考假期规划,频繁查看旅游攻略、购物信息等。对待本职工作则可能动力下降,拖延心理严重,甚至出现迟到早退、离岗脱岗等违反纪律的行为。

“马上就能办好的事,不应该拖到年后。”成都市锦江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春节放假阖家团圆的期待,是幸福美好的,更是正常的。但不能让期待过度,影响政务效能。该工作人员说,春节前通常是业务高峰期,民众集中办理各类事务,工作人员需长时间不间断受理业务。加之现在考勤、请假等管理制度严格,几乎不会出现无故空岗的情况。“忙起来的时候甚至想不到快过年了,只想把一个接一个的业务处理完。”

把一年的工作在年前完美收官,本是一件圆满的事情,但也要预防一些形式主义让假期变“加期”。有些单位会出现?“节前文件雪崩”?现象,特意赶在节前下发文件,导致基层人员加班加点赶KPI、制作各种总结表,容易滋生消极情绪,降低工作效率,这也成为“节前综合征”的一种表现。成都市某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春节前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重要时刻,但为了达成年度?KPI,他们往往选择在假期来临前进行最后冲刺。“我们在节前必须做完。优先级不高的事务,也要在放假期间做完,不能拖到节后。”这名工作人员说。

每到重大节假日来临之际,纪检监察机关便会发布关于正风肃纪的提醒和通知,选择这些时间点,一片苦心显而易见。节假日是人们与家人朋友欢聚、放松身心的时刻,有些人或由于自己太过于放松,或错误地认为节假日期间监管会有所松懈,滋生侥幸心理,置风纪于不顾。

2024年端午节前,安徽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秘书长白金明、淮北市委原副书记操隆山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这些案例中的违纪行为多发生在节日期间。2025年元旦节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又密集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这些节前“警钟”,真真是在给广大公职人员打“加强针”。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无论何时、何种情况,思想之弦都要绷紧。

猜你喜欢
公职人员事务成都市
“事物”与“事务”
基于分布式事务的门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河湖事务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