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记者杨洋 1月6日,记者从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山西、两次深入太原考察调研,勉励太原市“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嘱托太原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太原牢记领袖嘱托,强化省会担当,始终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着力点,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全力推动科技和产业互促双强。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悉心打造一流科创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太原市对标国家实验室标准,建设超10万平方米洁净空间的“第一实验室”,引入顶级科研团队开展研发攻关,在智能物联网、AI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研制的甚长波锑化物探测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标准建设“晋创谷·太原”,揭牌以来已注册企业243家,申请知识产权520件。
锚定转型不动摇,全力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向外,太原市积极招引种子项目,华为矿山军团全球总部、沪硅半导体、晶科能源等一批牵引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地。向内,培育壮大潜力企业,全力支持本土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升级改造。山西电机厂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值3年就翻了一番。
坚持“四治”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鲜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汾河43公里生态长廊纵贯全城,6个国考断面、4个省考断面水质显著改善,断流近30年的三晋名泉晋祠泉实现复流,全力攻坚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5,达历史最好水平。如今的太原,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市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林木覆盖率达43%,蓝天白云成为常态,“锦绣太原城”盛景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加均衡。“十四五”以来,太原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8所,新增优质义务教育学位11万个,为城乡低保、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各类补助23.41亿元。特别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揭牌,现在太原拥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群众大病不出市就能得到更好救治。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建成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43个,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实现县县全覆盖,“朝阳”更加蓬勃,“夕阳”更加绚烂。城市书房、自助图书服务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部免费开放,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连续3年全国第二,“家门口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过去的一年,太原市入选“2024年度活力之城”、人才友好型城市50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位列“2024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单”第32位、“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第35位,连续2年位列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省会城市前5,连续3年上榜“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在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2024世界城市名册》榜单中的排名从2020年的223名上升到139名,太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