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低血糖

2025-02-06 00:00:00张国华聂承东
健康博览 2025年1期
关键词:低血糖葡萄糖状态

俗话说,“高血糖要钱,低血糖要命。”冬季气温低、温差大,会刺激人体加速产热代谢,导致葡萄糖消耗多,易引发低血糖。与高血糖的慢性进展不同,低血糖的发作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让人猝不及防。上一秒还活力四射,下一秒可能会突然感到天旋地转、胸闷气喘、视线模糊,甚至失去意识,这样的经历让人心有余悸。

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又称为低血糖症,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葡萄糖作为人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被形象地称为“燃料”,它主要来源于日常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白面、牛奶、水果及直接摄入的糖类。正常情况下,人体空腹血糖水平维持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低血糖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及糖尿病患者中,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3.9毫摩尔/升,非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2.8毫摩尔/升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可分为轻度低血糖、中度低血糖和重度低血糖三类。

●轻度低血糖

轻度低血糖是血糖下降的早期阶段,症状相对较为轻微,但不容忽视。患者通常会感到强烈的饥饿感,仿佛胃部空空如也,急需食物补充。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心慌、手颤,这是由于身体为了维持正常功能而调动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导致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提示身体正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

●中度低血糖

除了轻度低血糖的所有症状外,患者还可能表现为情绪上的喜怒无常,甚至出现精神错乱的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失去对自我行为的控制,如随地大小便等。

●重度低血糖

重度低血糖是低血糖状态中最危险的一种,患者可能出现昏迷、抽搐、肢体痉挛等症状,同时可能会发生心律失常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低血糖可能会损伤大脑

大脑细胞几乎完全依赖葡萄糖供能,一旦葡萄糖供应不足,脑细胞将不得不转而利用酮体作为替代能源,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且效率远不及葡萄糖。因此,在低血糖状态下,大脑细胞会持续消耗有限的葡萄糖储备,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血脑屏障功能受损以及电解质转运紊乱等脑功能障碍,造成急性应激性脑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低血糖状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大脑神经细胞将面临变性与坏死、脑水肿等不可逆的损害。

●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当低血糖发生时,机体会进入一种应激状态,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诱发血管痉挛。这种血管痉挛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此外,低血糖状态下,机体为了迅速补充血糖,会释放大量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在短期内确实可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但长期或反复的刺激却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哪些人容易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是低血糖的高危群体。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在于控制血糖水平,但这也带来了低血糖的风险。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不当时,如患者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忘记服药或运动量与药物剂量不匹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血糖急剧下降,诱发低血糖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糖。

●胰岛素瘤患者

胰岛素瘤,也称为胰岛β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但它能异常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导致患者频繁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类患者即使在未进食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出现低血糖,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根治。

●肝肾功能衰竭患者

肝肾衰竭等危重疾病状态下,患者体内代谢功能受损,可能影响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导致血糖调节失衡。尤其是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脏无法有效储存和释放葡萄糖,使患者在空腹或剧烈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肾功能衰竭会影响体内多种激素和电解质的平衡,间接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长时间未进食者

经常错过正餐、暴饮暴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糖、高脂而缺乏蛋白质及纤维素)的人群,其血糖水平往往波动较大。长时间未进食身体就会消耗储存的糖分来供能,若此时未能及时补充,便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过度者

运动不规律或过度运动同样会带来风险。特别是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运动过程中会大量消耗血糖,若运动前未适当补充能量,或运动后未及时补充,都可能诱发低血糖。

●空腹或饥饿状态下饮酒者

酒精摄入会干扰肝脏对葡萄糖的代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饮酒,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作为能量来源,酒精对血糖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极大地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此外,酒精还可能掩盖低血糖的早期症状,如心悸、出汗、手抖等,使得患者难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情况。

低血糖发作时如何自救

低血糖发作时,首要任务是给身体补充糖分以提升血糖水平。应选择能迅速被身体吸收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如白糖、糖块、糖水或葡萄糖溶液等,以提高血糖浓度,缓解低血糖症状。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自救,可以遵循三个“15”原则。

第一个“15”:一旦发现低血糖症状,立即摄入约15克的碳水化合物,相当于1勺白砂糖或蜂蜜、3~5块普通糖果或3~4块小饼干的量,15分钟后检测血糖。

第二个“15”:如果第一个“15”完成后症状未缓解或血糖仍未恢复,应再次摄入15克碳水化合物,并继续等待15分钟后再次检测血糖。

第三个“15”:若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自救,血糖仍未达到安全水平,或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停止自我处理,并呼叫120或寻求他人帮助,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如何预防低血糖

●保证睡眠充足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分泌,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合理饮食管理

三餐最好定时定量,确保营养均衡,避免长时间空腹导致血糖骤降。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血糖波动过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

●限制酒精摄入

酒精会干扰肝脏的糖代谢过程,减少肝糖原异生,从而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及易发生低血糖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饮酒。若确实需要饮酒,应严格控制饮酒量,并在饮酒前后监测血糖变化。

●避免运动过度

过量或不适宜的运动也可能诱发低血糖。运动时应量力而行,避免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运动。

●严格用药规范

对于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遵医嘱用药至关重要。不自行增减药量、不随意更换药物品种和剂量,是避免低血糖的重要措施。

●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及频发低血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在调整降糖药物品种或剂量之后。建议三餐前和睡前进行血糖测量,或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个性化监测方案。

●随身携带糖果

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群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快速升糖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糖分。

温馨提示: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频繁出现低血糖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专业治疗。

编辑/朱秋悦

猜你喜欢
低血糖葡萄糖状态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状态联想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7 05:35:44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妇女之友(2016年11期)2017-01-20 20:02:31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9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27
热图
家庭百事通(2016年3期)2016-03-14 08:07:17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