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语

2025-02-05 00:00:00陈涛行超
福建文学 2025年1期
关键词:写作者陌生人外婆

陈涛(《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文学博士):吴桐语所创作的这组《少年时》散文从亲人起笔,于习焉不察的日常中努力生发出自己对于生活与人生的见地。患病的爷爷失掉了原有的强大,显得无助无奈,然而爷爷心中深藏对“我”的爱,让世界温暖明亮,犹如阳光中奔跑的白马,不时叩击读者的心弦;外婆枯瘦如箬竹,没有所谓的“高节”,可从来没有一日不在努力,在平凡中默默积蓄并展示着个体的力量;望梅姐姐如皎洁明月,却抵不过生活的重压,让我们真切体会到美好的失掉与改变;“我”在马路上谨慎与陌生人的肢体接触,看似冷淡,实则是内心紧张。“我”与之前的亲人一样,既是个体,又是许许多多个体的剪影。吴桐语以平白的语言写下一个个触动我们的人物,那些隐秘的内心、复杂的况味背后则是青年一代对生活的诚实表达,其中有苦,有甜,有心痛以及不屈的热望。

行超(《文艺报》副编审、文学博士):如同大多数写作者的处女作一样,吴桐语的散文《少年时》是关于自我成长过程以及少年心事的点滴记录。《少年时》的文字清丽自然,人物对话中有闽南方言的加入,更令其具有鲜明的语言风格和地方文化色彩。作者从身边的家人写起,爷爷、外婆,又写到邻居姐姐和陌生的过客。可贵之处在于,年轻的写作者不是沉湎于自我的世界、一己的悲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他人,她在爷爷离世时感动于深沉的亲情,在外婆的人生中感受到坚韧的力量,同时更将这份爱与力量传递给身边的人:备受非议的望梅姐姐,“我祝她永远如月光般平和皎洁”;面对摔倒的陌生人,“我”没有盲目伸出援手,而是以一份可贵的体谅,思考“我扶起她是对她好,还是她更想自己站起来?”在文中,作者想象“城市是一座大型的水力发电站,靠着输送人潮来维持日常运转”,个体的人是其中的水滴,短暂相会之后各自奔涌——与妈妈最大的不同是,“我”的爱与关心始终伴随着个体意识与边界感——这是新一代年轻人的情感关系与世界观。我们期待这种全新的意识,它在未来也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文学样貌。

吴桐语,2004年生,福建邵武人,现就读于鲁东大学。初次发表文学作品。

猜你喜欢
写作者陌生人外婆
掉在地上的都要捡起来
黄河(2024年2期)2024-05-24 00:00:55
外婆
黄河之声(2022年3期)2022-06-21 06:27:10
给外婆的一封信
儿童时代(2021年4期)2021-06-09 06:22:04
外婆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6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42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2
外婆回来了
如何面对陌生人
儿童绘本(2017年8期)2017-05-10 18:18:21
陌生人敲门不能开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安徽文学(2016年2期)2016-02-03 0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