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和一群学生用川剧演绎小萝卜头的故事

2025-02-05 00:00:00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小萝卜头川剧实验学校

川剧《小萝卜头》取材于小说《红岩》有关小萝卜头的部分章节,讲述烈士宋振中与监狱看守斗智斗勇、传递情报直至牺牲的故事。

1949年底,刘邓大军挺进西南的故事。重庆地下党通过《挺进报》将这一消息秘密传进了关押小萝卜头的白公馆。黄显声趁给小萝卜头教书识字之机,让小萝卜头将《挺进报》秘密送到渣滓洞去。谁知被看守“猫头鹰”发觉,小萝卜头机灵地化险为夷,渡过危机。

小萝卜头从渣滓洞归来,也给母亲徐林侠带回好消息:重庆地下党将组织劫狱,解救渣滓洞、白公馆里被囚的革命志士。母子俩暗暗祝福,期盼自由的到来。母亲让小萝卜头趁第二天上课之机,将消息告知黄显声。谁知第二天突然戒严。小萝卜头上课取消。小萝卜头与“猫头鹰”周旋,想跟黄显声见面,遭拒。小萝卜头待在院内,等待机会,见黄显声。正当小萝卜头梦幻中与蝴蝶欢舞之时,传来噩耗:地下党劫狱失败。

重庆近郊,已闻刘邓大军进军重庆的炮声。黎明前,覆灭在即的敌人残忍地杀害了小萝卜头全家,以及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

——原创红色革命题材儿童川剧《小萝卜头》剧情梗概

去世时年仅9岁,生命短促却活得坚韧——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被称为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在重庆鲜少有人不知道他的故事。

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将这段故事搬上川剧的舞台,一群8到10岁孩子的演绎,复活了历史、激发了情感、传承了川剧。

一次大胆尝试

走进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处处可见川剧艺术元素。

回忆起原创红色革命题材儿童川剧《小萝卜头》的创排过程,该校专职川剧老师廖梅、张濒予感慨万千。

红岩精神,承载着党和民族的厚重历史,是重庆这座城市最具鲜明特色的红色标识。而小萝卜头的故事,是小说《红岩》中一个感人至深的章节。

小萝卜头8个月大时就随父母入狱,牺牲时还未满9岁,其短暂的一生几乎都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度过。重庆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成为共和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2018年,驿都实验学校决定创作一出关于小萝卜头的川剧大幕戏,并计划于次年“11·27大屠杀”烈士殉难70周年纪念日上演。

廖梅回忆,通过学校特聘的川剧专家顾问肖德美牵线搭桥,最终形成了“阵容豪华”的主创团队: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肖德美任艺术总监,当代著名剧作家、音乐家李天鑫任音乐总监、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刘毅担任导演。

尽管小萝卜头的故事耳熟能详,却没有可以借鉴的剧目。为了创作好剧本,团队走进小萝卜头曾经与敌人作斗争的地方,深入挖掘创作素材;为了让唱词朗朗上口,便于孩子们演唱,团队数易其稿,反复精心打磨。

“凡是热爱川剧表演艺术,具有表演天赋并有一定的艺术培养潜能,身体健康,品德好、形象气质年龄符合具体角色的驿都实验学校的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学校发布主要演员招募令,寻找最适合的小萝卜头扮演者及配角。

小萝卜头是男娃娃,但创作团队看来看去,没有看到合眼缘的男孩子。三年级学生薛喻露的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最后一致决定由她来反串小萝卜头。

“创作团队从学校1000多学生里进行层层选拔,薛喻露唱得准、有灵气,最终脱颖而出。”廖梅说,同时选出的还有十多名出演配角的孩子。

排练过程,充满艰辛。这些孩子虽然加入了学校的川剧社团,但实际上仍是“零基础”,神态、动作、唱腔等无一不是从头学习。这对老师和孩子都是一次挑战。

孩子们非常刻苦,让创作团队深受感动。不管学习多忙,他们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一小时进行排练,假期也不间断。

这是一台大幕戏,演员要掌握的台词、唱段、动作很多,为了表演效果,还曾进行三次较大改动。

张濒予说,第三次修改后,不少孩子怕记不住新的内容,回家后就哭了。“哭着睡下,醒来照样坚持。”

经过日复一日的排练,孩子们的进步令人欣喜。

“比如刚开始学习时,孩子们会不自觉地背向观众席,我们帮着他们不断抠细节,后来就形成了面向观众席的习惯,表演也更加自如。”张濒予说,“入戏难”对孩子们来说也曾是个大问题,一些场景无法表现出对应的情感,通过引导,慢慢都能做到位了。

公演前最后一次彩排,孩子们的表演让导演刘毅喜出望外。他着实没想到,一群8到10岁的孩子,通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

一笔宝贵财富

成渝古道重镇白市驿是远近闻名的“川剧之乡”。在白市驿中心街,2018年正式开馆迎客的白市驿川剧院,是重庆市首个乡镇级川剧院。

2019年11月27日,这出由驿都实验学校师生与四川省川剧界携手编剧、导演的儿童川剧——《小萝卜头》,在典雅恢宏、美轮美奂的白市驿川剧院首演。

上台前,受邀前来的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特意走进后台,拥抱了一下小演员,给孩子们带来了莫大的鼓励。

这一天,台下座无虚席,不时响起掌声。因为演员们的生动表演,不少观众的眼眶红了一次又一次。

剧中,小萝卜头的妈妈徐林侠在新年到来前,改掉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给小萝卜头缝制新衣。当得知自己身上的新衣是妈妈的衣服改的,小萝卜头连连摆手说,“妈妈,妈妈,我不要新衣裳了,你还是改回去嘛。”妈妈说:“暖在儿的身,就暖在娘的心。”妈妈又说:“马上要过年了,要吃汤圆了。”小萝卜头问妈妈:“汤圆是啥子?”

看到这一幕,再想到小萝卜头尚在襁褓之中便入狱,一些观众已经开始哽咽。

最后一幕,黎明到来前,小萝卜头一家即将赴刑场。这时,徐林侠为了救儿子,狠下心骗他说,“我不要你了。”而此时,年幼的小萝卜头也意识到将与妈妈永别,哭着不肯离开:“我以后一定听你的话,好好读书,妈妈不要走。”“没娘的孩子活受罪,就像一堆草木灰,要想分开娘和我,除非水往上流石头飞。”

“我的儿啊、我的儿啊、我的儿啊……”三句同样的话,徐林侠用不同的唱法来体现,丰沛的情感席卷而来,台下抽泣声不断。

直至表演结束,观众们还沉浸在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中,更难忘一句句引人落泪、给人力量的唱词——

“我是苦命的小娃娃,九岁坐了八年牢,牢房里面过家家。脑壳长得大,手脚不发达,小萝卜头这名字不算差。妈妈壮我胆,理想发了芽,天不怕地不怕……”

“魔鬼一声叫,英雄仰天笑,先烈抛洒满腔血,换来江山分外娇。春雷报春到,亲人将来到,山城升红旗,你在林中笑。”

有家长感慨道,“我们是听着小萝卜头的故事长大的,现在用川剧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更容易让烈士的事迹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据介绍,因为这部剧的受众主要是学生,所以主创团队还做了许多的创新。

比如,在小萝卜头晒太阳进入梦乡的这一段,渴望新生活和自由的他梦到飞来了许许多多的蝴蝶。舞台上无法放飞蝴蝶,那不如创作一段现代舞吧。创作团队让12个身着蝴蝶仙子衣服的小姑娘,伴随着现代音乐翩翩起舞,构筑了一个暖色的梦。

同年12月,该剧目选段《小萝卜头—狱中梦蝶》荣获“第三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一等奖;次年10月,斩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最佳集体节目奖。

回忆起那年首演,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但如今,出演这部剧的那一拨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毕业了。

“只要剧本在、老师在、基础条件在,有好的苗子,我们要排演这出戏是比较容易的。这个剧目,就是留给我们学校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廖梅和张濒予说。

一项优良传统

毕业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廖梅和张濒予二人,于2014年、2017年先后来到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成为专职川剧老师。这无疑是因为这所学校坚持川剧传承,让川剧走进课堂,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

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彩林介绍,我们学校曾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受艺术教育少。白市驿是著名的“川剧之乡”,2010年,学校把川剧特色校本课程引进校园,在全校进行普及,在1—6年级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川剧课,让学生真正了解川剧艺术、学唱川剧。

川剧被确定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之后,学校对校园环境、理念文化、师资力量的精心打造与培养,让这项非遗文化在学校迅速发展、创新传承。2012年,市川剧院授予该校为“川剧艺术培训基地”,身为院长的沈铁梅前来授牌。

为了能够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学校还编写了3版川剧读本:《学川剧》(2012版)、《中小学生川剧唱段》(2016版)、12本《学川剧》系列(2020版)。

“我们从最初全校各年级共用一本教材,到如今已拥有了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1—6年级12册教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逐渐形成了川剧艺术课程体系,把川剧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罗彩林表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词用川剧唱腔唱出来是什么味道?驿都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的体会最深刻。

2018年,肖德美为新版教材作序时写道:“走进川剧课堂,学生课桌上摆上一本川剧校本教材《学川剧》,仔细翻阅,内容丰富,川剧历史缘由、各种知识介绍、川剧绝技,特别是把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唐诗谱成戏歌,对学生进行教学,按川剧的昆、高、胡、弹、灯的形式进行传唱,我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一所农村学校的川剧传承之情,让我决定和这所学校牵手合作,从而指导他们。”

有了沈铁梅、肖德美等诸多川剧名家的指导,学校的川剧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在川剧课程的有力推动下,学校还顺势成立了川剧社团。每天下午的社团活动中,拥有天赋的孩子还能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细细学习唱念做打。

一堂堂川剧课,为孩子们的艺术梦想插上翅膀;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更是为学生们构筑了一个绚丽多姿、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浓郁的川剧文化氛围之中。

如今,学校已精心举办三届川剧艺术节,精心编排的众多川剧节目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校园之内,而是一步步迈向更广阔的舞台,以其独有的方式助力川剧“戏水长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小萝卜头川剧实验学校
神奇的川剧变脸
写给小萝卜头的信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少先队活动(2022年3期)2022-03-31 12:05:37
小萝卜头在狱中
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根据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编写
川剧版画传四方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8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辽宁教育(2020年4期)2020-04-01 10:22:24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坚守川剧的后现代主题
绵竹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