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莽撞幼童到内在自我的探索者

2025-02-05 00:00:00
新班主任 2025年2期
关键词:乐园毒品老鼠

乔能俊

中学高级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专家,乔能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被评为“荆楚好老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各地讲学、执教公开课两百多场次。现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常务副院长。

放学路上,女儿突然问我:“爸爸,为什么有人会自杀呢?”

我倒抽了一口气,不知道说啥好。这个话题令我很不自在。

“是因为抑郁吗?”她看我愣住了,拉拉我的手。

“你是怎么知道‘抑郁’这个词儿的?”

“你看的书上有啊!”她笑着说,“我们家的桌子上不是放着好几本心理学的书吗?我看过一点点。”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如释重负。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她催促着,“人为什么要自杀呢?”

“让我想想。”

我确实需要想一想:这个话题适合她这个年龄吗?我能确保把它讲清楚吗?我该从哪里讲起呢?……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根本就讲不好这个话题。

“爸爸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等我思考一段时间后跟你聊,好吗?”我决定不讲。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我和爱人谈到女儿的身高时才猛然意识到:我们天天关心她的生长状况,担心这个操心那个,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她的心理成长。我相信,那次看似无意的发问一定在她心里酝酿了许久,其动机源于她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毫无疑问,这是给家长发出的一个信号:她已经看到了“青春期”的那一抹亮光。

这个问题让我警觉起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按照“我的童年”剧本养育孩子——我就十分热衷于眉飞色舞地给女儿讲述我小时候的故事,希望以此给予她成长的启示。殊不知,两代人之间有太多差别。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资相对匮乏,注意力几乎全都聚集在“吃”“穿”上面,要是哪天能够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前前后后能兴奋好几天。而今天的孩子,他们衣食无忧,拿着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走遍天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时,就会产生更高级别的需求,比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需求。可以说,今天的孩子比我们这代人更加渴求心理的关怀,他们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需求。

现在的孩子还面临另一个问题:他们的精神世界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内在冲突加剧。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许多孩子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研究表明,长期沉迷网络会导致大脑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大脑皮层厚度变薄,特别是与注意力和认知控制相关的区域;海马体功能下降,影响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前额叶和顶叶白质减少,这些区域对情绪调节、决策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多巴胺生成系统异常,使得个体对奖赏和刺激更加敏感。除此之外,学业的高度竞争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困难,同龄人之间自由玩耍、坦诚沟通越来越少;全社会的焦虑情绪蔓延至成年人的世界,孩子不幸成了焦虑时代的牺牲品……

孩子成长的世界远比我们那个时候残酷,众多因素促使他们提前结束“童年”,陷入自我认知的迷雾与旋涡。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一天到晚唠叨的只是作业和成绩,那么等到他们叛逆的那一天就后悔晚矣。从某种程度上讲,养育孩子不是和时间赛跑,而是和我们自己的认知赛跑。

在孩子身体开始发育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探索内在的自我,鼓励他们成为自我世界的对话者和建构者。我们要创造头脑放松、身体舒适、自由呼吸的家庭氛围,以对话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我是谁?我有价值吗?为什么我会感到孤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让孩子在自我观察与反思中发现自我、发展潜能,跟随自己的兴趣成长。

有一天,女儿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看短视频?”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觉得拍摄视频的人学过心理学。”女儿说,“他们利用了小孩子注意力短、喜欢开玩笑的特点,把视频拍得很精彩。”

“你说得有点道理。”

“可我又觉得不太对。”女儿若有所思地说,“我也是小孩,我为什么对它不感兴趣呢?”

我沉吟了一下,说:“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看你听了有没有新的思考。”于是我给她讲了心理学上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老鼠乐园实验。

20世纪70年代,有个叫布鲁斯·亚历山大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为什么会对毒品上瘾”,设计了两组实验:一组老鼠生活在贫乏、单调、拥挤的笼子里,而另一组老鼠却生活在“乐园”里——这里不仅场地宽敞、温度适中,还有丰富的食物和各种玩具,最重要的是老鼠们可以自由互动、社交、交配和玩耍。亚历山大为两组老鼠都提供了两种水:普通的水和混有毒品的水。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生活在“乐园”里的老鼠几乎不碰毒品水,即使偶尔尝试,它们也很少上瘾;相反,那些被关在狭小笼子里的老鼠则对毒品形成了强烈依赖。

讲完故事,我问女儿听出了什么。

“生活越幸福的老鼠是不是越不容易上瘾?”女儿猜测。

我告诉她,在这个实验里,生活在“乐园”里的老鼠的确很幸福,有好吃、好玩的,自由自在,它们的各项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因此它们对毒品不感兴趣。在某些方面,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当人对短视频有很强的依赖性的时候,说明他在其他方面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女儿很困惑地看着我。我接着讲:“那些喜欢看短视频的人,在家庭里很可能缺乏爱,缺乏自由,缺乏尊重,缺乏鼓励,缺乏认可。他们的情感世界就像第一组老鼠那样,是单调、冰冷而有压力的,因此他们需要用短视频来填补他们所欠缺的部分。”

“我现在知道了!”女儿微笑着说,“因为我不缺少你所说的爱啊、自由啊,所以我对短视频不太感兴趣,至少不像有些人那样感兴趣。”

“我也认为是这样的!”

安静了一会儿,她又冒出一个问题:“爸爸,那些东西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重要吗?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有些爸爸妈妈不给他的孩子呢?在他们眼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们又开始了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我很享受这种与女儿平等探讨的氛围。父母的职责不是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奔赴各个考场,也不是推动他们沿着同一路径发展,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穿过充斥着塞壬歌声的迷雾,让他们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我们懂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便能获得幸福的人生。这是父母能够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责任编辑"陈建军

猜你喜欢
乐园毒品老鼠
销毁毒品
环球时报(2022-12-19)2022-12-19 17:16:30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火烧毒品
南方周末(2019-06-27)2019-06-27 19:47:54
老鼠开会
大灰狼(2018年1期)2018-01-24 15:53:20
笨猫种老鼠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老鼠分油
哈哈乐园
祝您健康(1997年12期)1997-12-28 03:05:44
哈哈乐园
祝您健康(1997年10期)1997-12-28 03:05:42
哈哈乐园
祝您健康(1997年9期)1997-12-28 03: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