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拥有耕地面积9.47万hm2。粮食产业是商水县的支柱产业,小麦种植面积8.2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6.93万hm2。近年,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商水县粮食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提升。2020—2023年,粮食产量从8364 kg·hm-2提高到9234 kg·hm-2,年总产量从12.07亿kg提高到14.48亿kg。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农业技术的创新应用有着直接关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
(一)智慧浇灌技术的应用
通过农业物联网云端系统的管理,实现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农户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能远程操控智能灌溉系统,指令机井首部设备和田间固定式管网淋灌设备进行灌溉与施肥,实现大规模无人值守的灌溉和施肥管理,达到一人操控,可让千亩田同时灌溉施肥的目的 ,真正使节工、节水、节能成为现实。传统浇水方式单次用水量为675 m3·hm-2;智能灌溉单次用水量为195 m3·hm-2,节水率为71%。传统一次性施用专用肥需要750 kg·hm-2;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调整后,可为作物分期施肥,用肥量为600 kg·hm-2,节肥率为20%。传统浇水的人工及耗油成本高,小麦季每公顷单次为900元,玉米季单次每公顷为1500元;智慧灌溉单次每公顷需要电费75~150元,省工率在90%以上。
(二)滴灌水肥调控技术的应用
2023年,商水县依托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在玉米种植上应用了滴灌技术。全县应用滴灌面积约为866.67 hm2,玉米播种后及时进行滴水灌溉,用水量为150~225 m3·hm-2,起到了苗齐、苗匀的作用。在玉米施肥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一炮轰”的施肥方式,转变为分期施肥,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在基施底肥600 kg·hm-2的基础上,在苗期、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利用滴灌设备分别施入不同配方水溶肥150 kg·hm-2,满足不同生长期对不同元素的需求,从而实现水肥的精准调控。此外,通过对化河乡、张庄镇、平店乡、固墙镇等乡镇的12位种植主体进行调查,发现2024年玉米滴灌种植水平创历史新高,产量增幅在1500~3750 kg·hm-2,平均增幅约为2250 kg·hm-2。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和商水县的农技人员实测得出,最高产量达15 412.2 kg·hm-2。
二、深翻土地技术的应用
旋耕土地的耕作方式以其作业速度快、省工省时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但是旋耕使耕作层变浅15 cm左右,犁底层增厚,土壤板结严重,表层土病菌、虫卵基数加大,作物病虫害加剧,抗逆能力减弱。
近年,农技人员针对土壤板结问题,制定相应的土地深耕措施,要求逐年加深耕层,第一年耕深25 cm,每年递增5 cm,直至深耕层为40~50 cm。深翻后做到耙细、耙匀、耙平、耙透、耙实,不仅能够促进作物根系良好发育,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和免疫能力,还能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耕地深翻时不可一次过深,否则熟土层埋于下面,生土层置于表层,会导致作物生长综合性状表现下降,给作物生产造成损失。经调查,连年深翻土地比未连年深翻土地田块病虫害发生概率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增产750~1125 kg·hm-2,增产率在10%以上。对旋耕地块进行科学深翻后,病虫害大有减轻,抗逆能力提升,增产幅度在8%~10%。
三、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近年,随着微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肥的应用,解决了土壤因旋耕、施用化肥、作物重茬存在的土壤板结、有害菌基数加大、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壤毒素增多、土壤营养元素失衡、肥料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施用高质量微生物有机肥300 kg·hm-2,可减少施用无机化肥150 kg·hm-2;施用生物颗粒剂15 kg·hm-2,可减少施用1/4化学农药。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减施无机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作用,达到了病虫基数减少、土壤酸碱平衡、营养元素协调、作物自毒现象减少、肥料利用率提高的效果,从而为作物高质高效绿色生产创造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为挖掘作物最大生产潜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新型播种技术的应用
(一)小麦气吸式播种技术的应用
小麦气吸式播种是小麦常规宽幅播种的又一次升级,是高质量的精量播种。播幅一般在22~26 cm,播种带5~8 cm,行间距17~20 cm。小麦气吸式播种一次性完成了开沟、气吸取种、排种、覆土、镇压、施肥等多项作业,播种的小麦均匀摆放,个体健壮,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多,成穗多,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玉米增密播种技术的应用
玉米增密播种技术是实现玉米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2023年,商水县玉米种植户改传统等行距栽培模式为增密模式,并引进了40 cm—80 cm—40 cm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15 cm—60 cm—15 cm三角定苗单株异位摆放种植、50 cm—80 cm—50 cm品字型错位摆放种植等新型播种机械,每公顷种植密度从传统的67 500~75 000株增加到82 500~90 000株,既增加了种植密度,又提高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性,同时给玉米水肥管理带来了诸多方便。据调查,采用新型播种模式种植的玉米田块比一般田块增产15%左右。
总体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粮食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既实现了粮食作物的节本,又实现了增产增效,还解决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刘云霞(1978— ), 女,河南商水人,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 "刘沛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