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5-01-28 00:00:00李小敏陶华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南阳市水肥设施

南阳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的南阳盆地。南阳市的特殊盆地气候为设施蔬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量大质优的设施蔬菜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本文在对南阳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南阳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一)市场需求

2023年,南阳市的生产总值达4 555.40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4.8%。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已达961.5万。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30.83万hm2,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0.1%。蔬菜总播种面积达25.54万hm2,增幅提高0.9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设施蔬菜发展地理优势

南阳市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四季变化明显,空气湿润,日照充足,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4~15.7℃,年降雨量为800 mm,年日照时数为1897~2 120.9 h,全年无霜期在220~245天。这里的雨水充沛,河流众多,人均水量居全省第一位。此外,由于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靠近武汉市、郑州市、西安市,运输蔬菜十分方便。

(三)设施蔬菜发展情况

南阳市蔬菜播种面积6.73万hm2,总产量674万t,

总产值高达163亿元。其中,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为1.34万hm2,产出蔬菜119万t,总产值达21亿元。设施蔬菜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9.9%,而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17.6%。此外,蔬菜总产值中设施蔬菜产值占比达12.88%。在这些县中,新野县的设施蔬菜占地面积超过667 hm2,社旗县占地面积为1333 hm2,邓州市占地面积为1166 hm2,方城县占地面积为727 hm2,卧龙区占地面积为713 hm2。

(四)设施蔬菜主要棚型

南阳市的设施蔬菜主要棚型有以下几种:中小棚9720个,占地面积1.94 hm2;大棚3033个,占地面积3.03 hm2;日光温室和大型连栋温室667个,占地面积约6.67 hm2。

(五)设施蔬菜主要技术

南阳市设施蔬菜生产采用多种技术,包括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灌溉技术、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牛粪等有机肥发酵及应用技术、设施蔬菜轻简化栽培技术,以及豫西南大棚蔬菜绿色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六)设施蔬菜主要种植品种及规模

2023年,南阳市设施蔬菜基地面积1.8万hm2。其中,辣椒3127 hm2,黄瓜2307 hm2,番茄2480 hm2,茄子1467 hm2,西葫芦8200 hm2等。

二、南阳市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施结构落后,生产安全性较低

南阳市的农田水利、电力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蔬菜种植中常采用简易型日光温室和竹木结构塑料拱棚。这些设施的材料较为简陋,而且内部空间有限,作业不便,产出率较低。此外,这些设施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对冬春低温、高湿、寡照、积雪,以及夏秋高湿、高温天气等不利气候条件,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设施蔬菜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南阳市的设施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大多没有安装 环境调控装置,如温度、光照、灌溉和换气等。由于空间有限,机械自动化操作不便,人均管理面积较小,生产率较低,造成温室大棚作物生产水平与其他先进行业生产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管理粗放,水肥投放过多,对环境造成损害

南阳市设施栽培主要采用高浓度水肥管理模式,设施温室的化肥施用量超过5000 kg·hm-2,但氮肥利用率不到15%。随着灌溉水大量流入地下水,导致居民的饮用水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由于长期以来设施栽培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传播病害严重和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设施蔬菜产量和质量,从而阻碍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现代新技术普及率不高

蔬菜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普遍存在更新慢、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推广方式落后、手段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蔬菜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目前,种植人员未完全掌握高效农业技术,尤其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虽然各级农业部门为帮助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生产,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并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田间地头指导。但是南阳市农业发展速度较快,实用农技人员相对较少,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等方面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此外,缺乏熟练的“土专家”和设施蔬菜生产的“田秀才”,导致大部分设施蔬菜生产主体都凭经验进行环境治理、水肥和栽培管理。基本栽培和无土栽培推广较慢、自动化控制水肥一体化等方面推广效果不佳。

(五)劳动生产力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南阳市设施蔬菜产业主要由个体农户分散经营,农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水、肥、药及栽培管理上,多数农户依赖经验,主观差异较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高产、高效、优质的栽培技术,不能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此外,由于特色化农业发展不充分、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龙头企业数量有限及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导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六)设施主体融资难

发展设施蔬菜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多数设施主体的自有资金不足,需要借款来发展生产。然而,设施主体贷款担保手续烦琐,限制条件多,办理环节复杂。此外,承包的土地和房屋无法作为抵押物,缺乏有效的抵质押资产制,导致在农户需要投入时缺乏资金,从而对设施主体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七)设施主体用地受限

由于土地政策的限制,集中连片发展设施蔬菜、配套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用地受到了限制。此外,如果需要将一般耕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根据自然资源部的规定,为了保证耕地进出平衡,设施主体必须支付每顷最少45万元的设施农业用地费用,这对于设施主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八)风险应对能力较弱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阳市设施蔬菜以中小型拱棚为主,占比超过70%。然而,在建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对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较弱。当极端天气对设施大棚造成破坏时,农民往往面临种植成本高和重建成本高的负担。此外,自然灾害带来的土地流转等情况,会影响农民的投入热情。

三、设施蔬菜发展的对策

(一)设施规模化

为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南阳市采取了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多种类型的温室、大棚设施。这些设施的建造使单个温室或大棚的面积增加了,其目的是为机械化种植提供条件。同时,相关部门应采取园区化和适度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一个园区的面积应以6.67~20 hm2为宜。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构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肥、药品供应体系。

(二)技术标准化

南阳市正在制定各环节的量化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标准化生产转化,并推广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规范、水肥配套技术规范、光温配套技术规范。同时,重点推进作物工厂化育苗设施的建设,促进蔬菜的高产及水肥等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通过简化农业产业化劳动力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服务配套化

推动日光温室设施设备、塑料大棚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设施蔬菜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致力于培育综合性的设施蔬菜发展服务商,包括厂房(棚室、车间)设计、装备制造、建筑安装、运营维护、嫁接育苗和技术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加大对设施蔬菜政策性保险保费补助的投入,适当提高保险费率标准,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并鼓励银行为农民提供贴息贷款以支持设施蔬菜的建设。

(四)管理精准化、智能化

积极推进互联网与设施农业融合,利用原地监测、手机APP等软件,对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湿度、水分、肥料等进行监测,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支持遴选一批不同类别农产品装备制造企业,提高其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水平,从而为提高设施蔬菜发展水平提供设备支撑。同时,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提升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

(五)资金投入常态化

相关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将设施蔬菜、食用菌等项目做大做强,为推动产业发展助一臂之力;充分调动各层次、各市场主体参与设施蔬菜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加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对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银信部门降低贷款门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其向该产业发展倾斜;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担保、联户信

用联保等新型机制,帮助解决设施蔬菜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

(六)园艺技术推广务实化

若想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在一线开展技术集成创新、设施农业生产示范、进村入户指导培训等推广活动的农技人员,应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其农技推广工作,并设立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为实现“技能河南人人持证”和“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提升农民对设施蔬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推动农民广泛应用各项新技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使每个农户都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七)风险保障提升优化

一是对设施低档大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棚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大,

农业保险在强农惠农中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为降低设施主体种植风险,应将设施蔬菜(食用菌)灾害保险引入设施蔬菜生产的全过程。三是通过创新丰富保险产品种类,促进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益”转变,提升设施蔬菜(食用菌)抗风险能力,并增强投资者对设施农业的信心。

(八)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建设标准,全面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管理水平;积极推广实用技术,如集约化生产和无土栽培,建立工厂化育苗中心,努力提高供苗数量和质量;通过示范带动,推广内乡县引进以色列技术和社旗县引进山东寿光市满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促进设施蔬菜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小敏(1975— ),女,河南镇平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陶华(1971— ),男,河南确山人,博士,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刘沛儒)

猜你喜欢
南阳市水肥设施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南阳市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中国农资(2018年25期)2018-08-07 08:21:48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