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科研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5-01-26 00:00:00李栋高志奇黄平平张占强房建东谭维贤
高教学刊 2025年3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研究生教学模式

摘"要:该课题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科研前沿引领不足,支撑发展驱动不足,且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探索提出一种“教学科研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教学和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团队,通过科研活动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是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核心课程随机过程、数字信号处理等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验证,获得较好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3-0126-04

Abstract:Thispaperexploresandproposesa\"teachingandresearchintegration\"curriculumteachingmodelinresponsetothecurrentlackofleadingedgeresearchintheteachingprocessofgraduatecoursesinuniversities,insufficientsupportfordevelopment,andageneralemphasisonscientificresearchoverteaching.Thismodelintegratesandpromotesteachingandresearch,buildinganintegratedteachingandresearchteam,promotingtheimprovementofteachingqualitythroughscientificresearchactivities,andpromotingtheapplicationand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achievementsthroughteachingactivities.IntheprocessofcultivatinggraduatestudentsofinformationandTelecommunicationsengineeringdisciplinein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Technology,especiallyinthecorecoursesofelectronicinformationgraduatestudents,suchasStochasticprocessandDigitalSignalProcessing,practicalverificationwascarriedout,andgoodeducationalandteachingresultswereobtained.

Keywords:localuniversities;graduatestudents;integrationofteachingandresearch;teachingmode;practice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要素[2]。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教育强国水平稳步提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招生人数为61.14万,202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124.25万,比2021年增加6.60万,近10年间,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之多[2-3]。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办好高等教育的点睛之笔”。目前我们基础学科繁荣发展,但是科研前沿引领不足;基础研究成果丰硕,但支撑发展驱动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方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4]。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探索提出了一种现代数字化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学科研一体化电子信息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教学和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团队,通过科研活动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获得了较好教育教学效果。

一"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高等教育若比作一座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为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旨在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对应着金字塔的中上端,需更加关注创新、突破能力以及特定方向相关知识[5]。但在科技创新突破上,一直以来较为薄弱。与此同时,作为研究生的重要师资力量,地方院校引进高水平科研学者的数量远远小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国内顶尖学者在数量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为悬殊。概括起来讲,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6]。

一是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目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普遍存在重科研、轻课程教学问题[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15年教育部专门颁布《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要将文件精神落实转变为实践过程是漫长的,多年来一些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缺乏改革的整体思路和有效方略,研究生培养模式没有实质性突破[8]。研究生课程建设难见成效,除了绩效、评价等功利主义原因,教师的学术惰性也是重要因素。

二是教育教学信息化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高效性问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带来教学的高质高效成为共识[9]。但目前,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在类型、理念、内容、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教学信息化背景要求[10]。一方面,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部分地方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和应用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只接触到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缺乏与科研的结合。地方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科研训练的需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缺乏科研实践的机会。

三是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上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成长、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把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内在逻辑,加强建设、提高质量,使之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发挥更大作用,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成为重要论题[11]。

二"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平台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课程学习在研究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可以说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搭建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而研究生核心课程正是这一平台的重要载体。因此,构建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平台是研究生一流核心课程建设必须要遵循基本思路。以信通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随机过程建设为例,课程建设总体思路:按照“六化”的建设思路建设完善,即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化、教学过程模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习模式团队化、教学考核科学化与教学内容项目化。

(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化

由于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随机过程应用创新不断,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增加非线性系统分析的直接分析方法、Price定理及其在典型非线性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希尔伯特变换及应用、信号的复信号表示、窄带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等内容,构建四个专题模块;设计典型案例集,如量化噪声分析方法应用案例,通信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案例、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模拟案例、多普勒速度调制案例和雷达信号检测器性能分析案例等。

(二)"教学过程模块化

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实施可以划分为四个教学专题,即概率与随机过程基础、随机过程的变换、典型随机过程、估计与检测理论,并明确每个专题的教学活动,具体如图1所示。

(三)"学习模式团队化

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和基于团队学习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形成学习团队,每个团队4人左右。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课前预习、概念测试、课堂研讨、案例研究、实验、课程论文。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

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不能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因此尝试新的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报告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研究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让其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科研项目实践和案例,进行随机过程理论讲解;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对随机过程分析处理应用的最新发展进行交流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根据讲解内容,给出几个课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课题,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采取报告和讨论形式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考核科学化

以前通过笔试来评价学生成绩,不够全面。通过这次教学改革要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主要考虑课堂表现、课后思考、大作业、讨论和报告环节等几个方面,根据学生在每个方面的表现给出一个成绩,最后按照百分比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六)"教学内容项目化

教学团队结合科研方向和在研项目,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成果要求。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进行实践和应用,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具体实施中,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教学团队会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项目。项目的设计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且教学内容项目化鼓励学科交叉和融合。项目可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教学内容项目化的评估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评估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通过教学内容项目化,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同时,教学内容项目化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三"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将教学和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科研活动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它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特别适合培养科研人才和创新人才。

(一)"遵循构建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平台的核心课程建设理念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要把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成为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的平台,并建构了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专业环境。①建立课程教学老师与科研导师合作机制。在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模式中,教学导师和科研导师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指导学生的教学和科研训练活动,确保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②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寻找与科研导师项目契合的切入点,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与导师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③鼓励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通过教学活动,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通过教学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教融合促进不同阶段学生的学术成长。教学和科研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教学和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科研训练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二)"重构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核心课程建设内容体系,突出高深知识、前沿性与跨学科特点

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核心课程建设,需要通过设计和实施项目,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中设计的研究项目,要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四个学术属性及高深知识、前沿性、跨学科内容。专业课程前沿性、跨学科的认可有条件,并由于专业、课程不同而存在差异,实施过程中还体现出对文献阅读与学术写作、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内容。①项目设计: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以项目为基础,通过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项目,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应用。②跨学科合作:项目驱动的核心课程建设鼓励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③学生参与:学生在项目中扮演主导角色,通过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实践环节:项目驱动的核心课程建设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实习、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指导老师参与指导:学生在项目中有专门的导师指导,提供学术指导和个人发展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和项目方向。⑥学术交流和展示:项目驱动的核心课程建设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展示,与其他学生、教师和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术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的核心课程建设,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特别适合培养实践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三)"完善“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工作机制,有力促进团队整体科研水平和科研产出

研究生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的模式的建立,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动力。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推动科研的开展。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科研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的模式鼓励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科研项目中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科研问题。这种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创新,提高团队的科研水平。再次,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的模式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通过教学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这种实践应用可以增加团队的科研产出,提高团队的学术影响力。最后,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的模式能够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学术讨论和合作,分享科研成果和经验。这种学术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团队的学术成长,提高团队的科研水平和产出。

总的来说,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团队整体科研水平和科研产出,促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有力促进了科研产出量的提升,对于本校相关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束语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遵循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思路,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重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核心课程内容和结构,要求所有核心课程教学实施环节要让学生至少体验一个项目的研究周期,将科研课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科研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问题。目前,该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过两年建设,在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基于项目驱动的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团队整体科研水平和科研产出,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明显。2023届毕业研究生统计数据显示:参与科研项目比例100%,完成1项以上科研学术成果人数比例100%,高水平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数量提升36%,研究生就业率10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人民日报,2020-07-30.

[2]戚晨,雷宇.研究生教育时代来临培养质量仍有提升空间[N].中国青年报,2023-07-17(005).

[3]胡莉芳.教育性与研究性——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1):62-69.

[4]马永红,张飞龙,刘润泽.广义科教融合: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回归及实现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4):60-70.

[5]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9):71-74.

[6]王战军,李明磊.中国高水平研究生院评价:特性、指标和方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2):33-40,68.

[7]蒋承,刘霄.象牙塔尖的再生产:博士生学术职业意愿及其实现路径的实证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2):128-138.

[8]刘嘉,刘金明.质量文化视角下研究生课程教学优化与改革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7):39-41,44.

[9]何柏娜,黄桂春,胡元潮,等.双语双线混合式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9):66-70.

[10]兰珍莉.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内涵、功能及实现条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4):60-63.

[11]彭翠英,刘俊,朱允华.“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初步研究——以南华大学生物学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179-18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JGCG2022081);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随机过程》核心课程建设项目”(YHX202129)、“《随机过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RC2400004066)

第一作者简介:李栋(1984-),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研究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科教导刊(2020年8期)2020-01-09 20:59:14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4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
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简介
武陵学刊(2011年3期)2011-10-28 06: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