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辙押韵

2025-01-26 00:00:00刘增志李帅彦张春磊
军嫂 2025年1期
关键词:李静诗集单位

2013年3月,我在海军某部服役,与大学生士兵李静在同一个单位。

一次,为了营造比学赶超的训练氛围,连里特意组织我们观摩话务专业的出机考核。

考核中,李静表现十分突出,完全不像才接触专业2个月的新同志。上机、应答、处理,从专业素养到服务态度,她用完美的表现征服了严苛的考官,也打破了连队尘封了许多年的出机考核纪录。

我想着,有机会一定好好认识认识这个李静。

一个月后,我路过连队的学习园地,看到李静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宣传栏,便好奇地凑了上去。

那天单位的文化“快报”,登了我为雅安抗震救灾战士写的一首诗,“我的诗写得还行吧?”我问李静。

“挺好的,就是少了点在一线的现场感,也少了些底蕴。”李静说完,转身离开了。

我自诩有点写作天赋,也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作品,没想到,竟被李静这样评价。

第二天,我守在李静下班的路上,递上一首自己颇为满意的“三行诗”,想着找点面子回来。“脂粉气太重了,不太像男孩子写的。”撂下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李静又一次潇洒离去。

“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第三天,我再次找到李静,开门见山地问:“你能不能说清楚,什么叫脂粉气太重?”

李静笑着说:“你一味地追求用词的华丽,罗列典故,脱离了这一类型诗词的质朴。写诗,最讲究情真意切,情动而笔至,如果靠辞藻堆砌,不是脂粉气太重吗?”寥寥数语,让我陷入沉思。

按照李静的意见,我对那首小诗反复修改,没想到,竟在一个我曾多次被退稿的平台发布了。

从那以后,每当我有新作品,都先找李静这个“非著名评论家”审阅一番,再根据她的意见进行修改。而这样一来,我的上稿量竟多了起来,其中几篇稿子还被央媒采用。

2017年,李静5年服役期满,决定退役返乡,我则留在部队继续服役。

那天,我特意向连队申请去火车站送别退役战友。看着卸下军衔的李静,我突然红了眼眶,从怀里掏出一本诗集《关于爱你的三句话》递给她——那是我几年间为她写的100首“三行诗”,自己悄悄整理成册的。

“以后,你愿意和我一起‘虚度时光’吗?”我问李静。

李静爱惜地把诗集封面的褶皱捋平,然后面对我错愕的表情,轻轻地给了我一个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到老家河南信阳后,李静经常去200公里外的驻马店替我照顾父母。后来,她通过地方考试,进入了信阳的派出所工作。

有一次微信聊天,我对李静主动说起她两地奔波的事,希望她再慎重考虑我们的关系——毕竟以她的条件,没必要为了我迁就这么多。过了许久,李静回复我:“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因你嫣然一笑,君子迎难而上。”

那是我送李静诗集里的一个小节,如今变成了她给我的回答。

2018年5月,我和李静在信阳领取了结婚证。

2024年11月,"刘增志一家三口合影。

查攻略、订车票、安排食宿……我们准备去浙江杭州旅游。不巧的是,单位突然来电话,因临时有任务,我需要提前归队。

见我满脸歉疚,李静笑了笑说:“我也是当过兵的,‘退伍不褪色’可不是说着玩的,工作要紧,旅游嘛,以后有的是时间。”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发而至,我们原定春节后举行的婚礼不得不推迟,而且李静因之前路过武汉,需要进行居家隔离。

李静被隔离的第14天,我们视频通话时,我发现她有些心不在焉,说话间也是言辞闪烁。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她才告诉我,自己早上出现了发烧、腹泻等状况,这与网上公布的疑似感染症状高度相似。我有些慌了,第一反应就是想着向单位汇报,看能不能请假回家。

李静安慰我不要着急,不能因家里的事打乱了单位的工作节奏。她说,自己已经向相关部门报告过了,会有人来处理的。

后来证实李静没什么问题,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发微信打趣她:“看吧,当初非要选我,生病了连个端水递药的人都没有。”

李静云淡风轻地回复我:“再苦的药我自己吃,你安心工作,就是给我最甜的糖。”

等到疫情好转时,我赶紧向单位提交休假申请,赶回家去看李静,她却一副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

2021年10月,李静怀孕,我因为工作原因,几次产检都没能陪她。有一次,我去部队医院拿药,正好看到一对夫妇来产检。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李静,想到她每次都要一个人去医院产检,心里就不是滋味。

中午,我给李静打电话,商量要不要把当年剩下的假期,在她产检的时候休完。她一如往常地教育我:“当了那么多年兵,怎么觉悟提升得这么慢呢?休假都是有计划的,你变了,别人就得变,都得围着你转?你安心工作吧!”

“安心工作”是每次聊天结束时,李静都会对我说的话。那一刻,她好像不只是站在一个妻子的角度来说这句话,还是一名战友、一名老兵。

孩子快要出生的那段时间,李静突然对我说,要不你给我写首诗吧,读你的诗,总会觉得心里踏实一些。

我想了想,给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帆起南湖渔唱晚,几多秋韵怎堪书。墨清宣白文山傲,一目天涯勿忘初。”

读完诗,李静笑了笑说:“孩子的名字有了,叫墨一。就像你,只为我一个人写诗。”

2023年3月,在我与李静相识第10年的时候,我的又一本诗集成册了,想名字的时候,我斟酌了很久,最后定名为《静墨》——也代表着李静和儿子刘墨一的名字。

这么多年,虽然不知给李静写过多少文字,但每次只要我给她看新作品,她还是会像当初那样,先是仔细琢磨,然后再给出点评。

我和李静因为诗词结缘,可我始终感觉她才是真正的诗人。而李静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你把诗写在纸上,我把诗写在日子里。都是用心创作的作品,哪来的高低之分呢。”

诗歌搭桥,我和李静在生活的平仄转换中越发合辙押韵。

(作者单位:海军某部)

编辑/刘濡

猜你喜欢
李静诗集单位
爱在深秋
新航空(2023年11期)2024-01-16 19:13:15
春之舞
新航空(2023年3期)2023-09-06 05:14:26
“难忘”藏在哪里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21年11期)2021-06-25 07:00:00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20年17期)2020-10-21 05:54:52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19年7期)2019-05-05 08:41:56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