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好品山东”项目“峄城石榴”品牌创建过程中标准引领,计量、检测、认证等系列化融合工作的理念和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实施突出峄城特色、具有技术引领作用的系列标准,填补了枣庄市石榴标准的空白;传递了强化质量管理、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为“峄城石榴”品牌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枣庄的优质石榴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石榴产业,品牌建设,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2.021
0 引 言
枣庄石榴作为枣庄市的特色产业,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枣庄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战略,大力支持石榴产业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全市石榴全产业链的调研活动,确定了“以品牌为引领,以质量与标准为保证,以计量、认证、检测、专利、科研创新为支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打造高端、高质、高效的全国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工作目标,助力全市石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聚度,增强产业活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1 枣庄石榴产业特点
枣庄市石榴种植区和产业聚集区主要集中在素有“中国石榴之乡”之称的枣庄市峄城区。目前,全市石榴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600 余万株,石榴产量超过1.2亿斤,石榴产业相关经营主体182家,其中:公司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家、个体工商户74家。从产业类型来看,石榴加工企业30余家、种植类50家、石榴盆景85家。三产方面依托国家4A级“冠世榴园”风景名胜区,形成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居住为一体的特色“农家乐”石榴主题旅游产业。
1.1 原生资源优势
枣庄石榴栽培历史悠久,是国内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石榴产地,保存石榴种质372份,保存数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五,枣庄市峄城区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石榴种质保存与科研生产交流基地。
1.2 特色园艺优势
枣庄石榴园艺产业发达,是国内石榴盆景生产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产地与集散地,石榴盆景制作者达3000人,在园盆景盆栽总量30万余盆,产值5亿元以上[1]。峄城石榴盆景制作技艺代表了国内乃至国际盆景艺术的最高水平,先后获得众多奖项,拥有“中国石榴盆景之都”的盛誉。
1.3 文化积淀优势
拥有“冠世榴园”“山东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好品山东”等国字号、省字号品牌。建有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和中国石榴博物馆,主编出版了国内首部《中国石榴文化》专著,拥有匡衡“凿壁偷光”、三近书院等石榴文化历史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枣庄石榴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榴籽的经典语录提升了石榴文化的内涵。
1.4 专业市场优势
枣庄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石榴鲜果、石榴加工品的产地和集散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石榴绿化苗木、石榴树桩、石榴盆景盆栽的产地和集散地,石榴及其相关产品市场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市场格局。
1.5 全产业链优势
经过近40年的产业化经营,石榴产业链不断完善,已开发出石榴果汁、石榴酒、石榴茶、石榴保健品、石榴化妆品、石榴盆景、石榴根雕等20多种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复合型大产业[2],成为枣庄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6 科研创新优势
枣庄市建有国家级石榴科研和推广机构——峄城区石榴研究院,建成了国内唯一的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聘请国家农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林科院、枣庄学院等学校院所的知名专家、教授、博导成立了专家智库顾问团,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石榴遗传育种研究合作协议,开展科技创新示范。冷库单果塑膜密封、气调等储藏技术被广泛应用。微型节能贮藏保鲜石榴库项目,使石榴加工技术跨越发展。
1.7 产业政策优势
枣庄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以石榴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培育打造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新动能。目前,全市石榴产业拥有创新创业共同体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省级研发平台3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3个,产学研项目15个,有效发明专利31个,企业注册商标89个,国家级品牌11个,省级品牌16个,建成公共服务平台1个(石榴大数据平台),每年研发投入金额1000余万元。
2 石榴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规划缺失,产业带动乏力
石榴作为小众水果,受种植区域条件所限,全市逾9 0%的石榴产业集中于峄城区,规划的前瞻性和拓展性与产业期望有差距,对地方经济带动有限。
2.2 品牌意识淡薄,文化传承欠佳
“枣庄石榴”品牌影响力和价值有待提升,知名商标少,推介与营销投入不足,旅游形象识别系统不完善,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传媒结合不够,节会活动较少,知名度和美誉度尚需提高。
2.3 龙头引领不足,加工增值薄弱
石榴相关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附加值低,缺乏龙头带动,鲜果消化与创新加工能力弱,中低端产品居多,高端产品研发处于起步阶段,招商、融资与销售渠道不畅,资源利用率低。
2.4 市场活力匮乏,产业潜能受限
目前,全市仅有峄城区建有石榴综合交易中心,但该中心刚刚启用,暂时还未能形成规范、功能齐全且具有影响力的石榴批发交易格局。石榴盆景盆栽产销场地分散且规模小,缺乏高端展示平台,制约了规模与效益。景区景点分散,经营模式单一,冠世榴园开发深度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要素不健全,特色旅游亟待升级。
2.5 政策扶持缺位,资金支持微弱
尚未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石榴加工企业无补贴政策,项目资金短缺,争取上级预算资金困难,市、区扶持资金力度小,难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3 石榴产业标准引领品牌建设做法
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品牌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实施品牌建设资金奖补,引导企业走品牌化道路。以标准为引领,构建计量、检测、认证一体化融合的区域品牌。2 0 2 2年成功推荐“峄城石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建设名单。
3.1 全面实施标准化引领提质工程
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枣庄精品石榴栽培标准化试点”为基础,持续巩固和加强标准化建设。
2020年,发布DB 3704/T 001—2020《峄城石榴生产技术规程》,首次系统规范了峄城石榴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苗木选择、栽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保鲜贮存等技术要求,为峄城石榴生产周期确立了最准确的内涵。
2023年,为推进智能化、现代化石榴标准化生产,发布DB 3704/T 0029—2023《石榴大数据平台建设规范》;为明确主要病虫害防治,发布DB3704/T 0025-2023《峄城石榴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DB3 704/T 0037—2023《石榴生产气象服务技术规程》;为确立枣庄石榴产品特色,发布DB 3704/T 0038—2023《石榴籽粒硬度评价规范》。
2024年,先后发布了DB 3704/T 0043—2024《石榴冻害预防技术规程》、DB 3704/ T 0 045—2024《石榴蜡封接穗嫁接技术规程》、DB 3704/T0046—2024《地理标志产品 峄城石榴》、DB 3704/T 0047—2024《石榴桃蛀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 3704/T 0048—2024《石榴微穗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等,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枣庄石榴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枣庄石榴标准体系建设时间轴图表(地方标准为例)如图1所示。
3.2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意识
围绕提高石榴质量水平,制定了绿色食品石榴标准基本配套体系,建立健全了镇、村各级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网络,统一制定了《绿色食品石榴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了石榴全产业链质量监管,加快推进石榴产业链小微企业质量体系提升。
3.3 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提供服务保障
加强石榴及石榴汁、石榴酒、石榴饮料等相关产品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完善监测手段,整合监管力量,为石榴产品提供科学指导。建立稳定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积极推广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生产,完善质量可追溯、安全检测等制度,实现品牌化、规范化管理,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
3.4 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推动绿色发展
把“三品”认证作为石榴及相关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的先导,健全安全监管体系,提高“三品”认证工作水平,充分挖掘经济附加值,提高石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持续做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积极动员企业申报认证,目前,全市拥有绿色产品认证证书5张。
4 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推进石榴产业发展的落实措施
4.1 完善石榴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引导、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制定石榴产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发挥各方面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标准的制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鼓励石榴生产经营主体自行或联合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同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并通过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推动标准体系的动态更新和持续优化[3],实现石榴苗木、标准种植、盆景盆栽、产品研发、精深加工、物流交易、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推动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
4.2 强化品牌培育,健全激励机制
构建系统完善的石榴产业品牌培育与奖励机制,全面开展石榴品牌提升行动。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企业的质量品牌意识,积极引导企业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品牌战略规划。加强品牌策划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品牌营销活动,致力于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石榴知名品牌和行业标杆。
4.3 强化市场监管效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以石榴产业为核心主线,精心打造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布局。加强石榴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督管理,提高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水平。大力推进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助力“峄城石榴”打造涵盖农食产品、旅游服务等多元化的区域公共品牌,充分彰显其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精耕细作的独特品牌理念。充分发挥认证的宣传示范引领作用,成功实现“峄城石榴”从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努力打造山东省首个县级全区域、全产业链的区域示范品牌。
4.4 强化体系建设,维护竞争环境
全力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显著加大对石榴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保障企业品牌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企业质量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企业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诚信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质量水平。
4.5 强化品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大幅加大枣庄市石榴品牌的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石榴品牌专题宣传活动,生动讲好石榴品牌故事。积极鼓励各类媒体安排石榴品牌公益宣传,大力举办世界石榴大会、全球石榴产业发展高端研讨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国性的展会活动,有序组织参加各类农交会、农博会,持续有效扩大枣庄石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6 强化绿色发展,增进产业联动效益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推动石榴产品生产实现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成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市石榴产业协会,组建专业化的加工、盆景等协会组织,有力促进行业自律,实现企业抱团发展。积极打造以石榴为代表的农特产品电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高效的石榴产业直播供应链基地,大力支持采取线上推广和实体体验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展销平台以及网红带货等新兴营销模式,广泛开展多渠道、精准化的品牌推广活动。
4.7 强化延链强链补链,推动石榴产业集聚化
以石榴产业为引领龙头,研发生产高端石榴饮品、养生保健品等“石榴+”新产品,拓展石榴产业发展链条[4],有力带动石榴同类及相关产业的集聚延伸。通过石榴饮料拓展带动全国饮料产业发展,由石榴盆景引领推动全国盆景产业进步,由石榴茶促进全国茶产业繁荣,由石榴加工带动其他水果加工产业升级,由工业研发催生丰富的节会活动,由节会活动创造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功完成“石榴集散交易中心—石榴研发加工中心—石榴产品活动会展—相关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同类产品研发加工中心—同类产品活动会展”的全产业链延伸,形成石榴产业发展的多联互动效应,积极推进“枣庄石榴”产业发生深刻的“质量变革”,最终实现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5 结 语
枣庄市石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标准化水平、强化质量管理、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以及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有望实现石榴产业的做大做强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对石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石榴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积极探索石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资料
[1]敏,孟健,王洪涛,等.峄城石榴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J].农技服务,2020,37(7):113-115.
[2]侯乐峰,罗华,李体松.山东峄城石榴市场2017年销售情况分析与建议[J].山西果树,2018(6):41-42+46.
[3]张星,刘欣,刘志千,等.地理标志产品临潼石榴标准化发展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4(08):97-100.
[4]曹志杰,李娟娟.“峄城石榴”品牌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23,43(5):98-101.
作者简介
高金生,工程师,主要从事质量发展、标准化和品牌建设研究工作。
李朋,工程师,主要从事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和体系建设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袁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