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予幼儿“鼓励”而非“表扬”

2025-01-23 00:00:00李苇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真棒赋权手工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十年里做了一个关于“表扬”和“鼓励”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获得“鼓励”的孩子敢于面对挑战,并且在失败之后将原因归为“自己的不够努力”这种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而获得“表扬”的孩子难以面对挑战,在失败之后则将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够聪明”这种自身不可控的因素。这不由得让我反思在幼儿园实习和工作的过程当中,是否应更多给予幼儿“表扬”而非“鼓励”?“表扬”和“鼓励”有什么不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鼓励”幼儿?在不断积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表扬”和“鼓励”存在着很大差别。

“表扬”与“鼓励”,到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在使用场合方面。“表扬”在幼儿收获了好结果之后使用;“鼓励”则可以在幼儿面临成功、进步、失败、沮丧等更多情况时使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当幼儿取得了优异成果后才能得到“表扬”,而在幼儿面对困难、挫折或者失败时需要更多“鼓励”。

其次,在幼儿关注方面。获得“表扬”幼儿会关注有好结果,而获得“鼓励”的幼儿则会更加关注自身努力和进步。例如,在开展手工活动时,当幼儿制作出了精美的手工作品,幼儿教师常常会表扬幼儿,说道:“你的作品做得真好,你真棒!”而“鼓励”时教师则会说:“你的手工作品比上次做得更加精美,颜色很鲜艳,线条有粗有细,感觉你很用心!”。在这种情况下,受到“表扬”的幼儿会更关注自己做得手工作品好不好,获得“鼓励”的幼儿会更关注“手工作品比之前的更好”蕴含的进步、用心和努力。

最后,在长期效果方面。长期被“表扬”的幼儿会力求完美来取悦他人,他们会认为只有在获得他人认可时自身才有价值。长期受到“鼓励”的幼儿会更努力和自信,因为他们不需要其他人的赞美或者认同就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教师怎么更好地“鼓励”幼儿?

教师的鼓励要具体且有针对性。在幼儿园的活动当中,常常会听到教师对幼儿的夸奖,如:“你在刚才的活动当中表现得真好”“你今天做得真棒”“你的作品特别漂亮”……但这些“夸奖”都太过于笼统,幼儿接收到的信号只是“我真棒”,并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做得好。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描述具体行为把上述笼统的话语更加精准、具象,针对幼儿的行为给予肯定与鼓励,例如:“你刚才在活动中认真倾听别的小朋友讲话,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新想法,你表现得非常好”。这样幼儿能够了解自己是因为仔细倾听和认真思考,所以受到鼓励,教师有效强化了幼儿的良好行为。

幼儿教师要以“好奇之心”鼓励幼儿。这里的“好奇之心”鼓励幼儿是指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成果或行为以一种充满好奇的语言和幼儿进行对话,以充满好奇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对话,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尊重和鼓励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幼儿教师要采用赋权式的鼓励。赋权式的鼓励是指教师对幼儿要充满信心,以激励的话语给予幼儿力量。其实最简单的一句鼓励莫过于“我相信你”。但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的认知发展还处于前运算阶段。所以,教师采用赋权式鼓励时需要将语言表述得更具体。

正面管教所有的方式都是鼓励。当他想放弃一件事情,他可能哭着说“我不想画画了”,你跟他说“我们再坚持一下,慢慢来,老师陪着你”。甚至什么都不说,在他伤心的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都是莫大的鼓励。鼓励不一定是要让对方喜笑颜开,但是鼓励一定是要让幼儿感受到进步和改变自己的力量。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并潜移默化地对幼儿的身心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幼儿教师应当将多给予幼儿“鼓励”而非“表扬”。

猜你喜欢
真棒赋权手工
唐乐乐真棒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中国西部(2022年2期)2022-05-23 13:28:20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南大法学(2021年6期)2021-04-19 12:27:30
试论新媒体赋权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2
做手工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24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今天真棒
幼儿画刊(2017年2期)2017-03-20 15:51:55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