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使用指导
患者需严格遵循出院后的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确保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定期复查,同时持续进行康复治疗,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治疗计划。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服用能够改善脑循环和促进脑代谢的药物,预防疾病复发,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饮食指导
在日常饮食习惯中,患者应当遵循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增加维生素摄入量的饮食准则,控制整体的热量摄入,保持饮食的规律性,避免饮食过量或过度饥饿;加强锻炼,坚持每天进行身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饮茶,戒烟戒酒;避免使用刺激性强、易致胃肠损伤及胃排空障碍的药物,对于吞咽有困难的患者,最佳的喂食方式是坐位或侧卧位(健侧卧位头偏向患侧)。
生活指导
(一)注意皮肤保养
由于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加强皮肤的护理至关重要。患者需要定期翻身并拍打背部,保证皮肤清洁,同时使用气垫床以避免产生皮肤压力性损伤。
(二)排便护理建议
患者出院之后,务必确保大便畅通,同时帮助患者养成每天排便的健康习惯。
(三)恢复肢体功能的护理措施
脑卒中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应特别注意良肢位摆放,以预防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足部下垂等问题。
康复指导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选择,避免患者过度劳累。不恰当的训练方式可能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正确的康复方法有利于加快康复进程。
(一)针对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
针对此类情况,需要深入了解卧床患者的理想肢体位置,包括仰卧、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确保按时翻身。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调整患者肢体的位置,以保证良好的睡眠姿势和活动能力。良肢位,也被称为抗痉挛体位,是一种能够有效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措施,良肢位有助于预防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整,建议患者在卧床时勤翻身。
向患侧翻身时:
①患者双手展现出Bobath式(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握手)的握手动作。
②向上伸展其上肢,健康的一侧下肢则会弯曲。
③双上肢在左右两侧进行摆动。
④双上肢摆动转向患侧时,身体会自然地翻转到患侧。
向健康的一侧翻身时:
①患者应保持仰卧的姿势,将健康的一侧腿插入受伤的一侧腿之下。
②双手交叉进行Bobath式并左右摆动至健康的一侧时,患者应顺势将身体翻转至健康的一侧。
③利用健康的一侧腿推动受伤的一侧腿向健康的一侧翻转。
此外,建议患者进行双侧的桥式活动,患者应仰卧,屈膝,伸髋并将臀部抬离床面。若是单侧损伤者,可用双手托住头部或上肢,以减轻疼痛。在必要的情况下,患者家属可以在受影响的一侧提供援助和保护。随后患者抬起健侧足,将其重量放在受伤的腿上,确保骨盆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
(二)针对吞咽功能受损的康复护理
优先选择糊状的食物,如米糊、蛋糕等,这些食物的密度要均匀、黏性适中且不易散开。从少量食物开始喂食,避免大块的食物,防止窒息。
吞咽技巧:①多次吞咽,通过刺激声带反射促进唾液分泌。②声门上方吞咽,主要目标是在吞咽过程中增加声门下的压力,从而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③一口量,即在吞咽过程中,正常人的每次摄入量约为20毫升。在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如果一口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口部泄漏或咽部残留;如果一口量太少,刺激强度不足,难以触发吞咽的反射反应,通常先采用较小的量(3~4毫升)试验,随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三)针对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
言语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失语、语言识别困难、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对言语障碍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那些不能说话的患者,首先指导他们发出“啊”音;对于能够发音的患者,再进行词汇和发音的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从短句到长句;对于有一定语言功能的患者,可通过语音分析来帮助记忆。
此外,患者还可以观察他人的口型,在镜子前随时修正。对语言分辨能力弱的患者,模仿练习可使他们逐渐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对于那些在语言识别和理解上遇到困难的患者,应从简单的单词、短语到日常用语和简单的对话,逐步训练,反复加强,或者让患者听音乐、认人、认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
(四)心理护理
第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给予患者关心、尊重和理解,让其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关怀。
第二,家属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面对患者时,避免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的情绪或随便斥责他们,同时也不能假装听不懂,对患者置之不理。
第三,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为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家属需要深入了解患者并对其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
(五)针对长时间卧床不起、年纪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患者的康复护理
针对此类患者,建议帮助其慢慢地用扶持和靠背的方式坐起30~40分钟,逐步延长坐起的时间。如果不习惯或没有条件,可以让患者自己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站立、弯腰等,以帮助恢复下肢肌肉力量和行走能力。
对于那些能够稳定坐着的患者,可以练习握住床的栏杆站立,同时在床边进行屈位或半起立的平衡练习。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锻炼受伤的腿,提高在移动身体时的平衡能力。家庭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坚持训练,使之逐步做到站立和行走协调配合。
在进行步行练习时,起初需要家庭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行走,每日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步过渡到使用拐杖行走,最终恢复正常的行走能力。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大小适当增减步数,使患者有较多的活动机会,以减轻对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在此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患者皮肤是否受到压迫,家庭护理人员需频繁地协助翻身以促进血液循环,确保床铺保持平整、干净、干爽,没有渣屑,防止压疮。此外,家庭成员也应加强以预防为核心的意识。
结语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阶段的家庭护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原因,部分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需要给予更多关注。脑卒中患者有很高的后遗症风险,大部分的后遗症治疗和恢复都依赖家庭护理,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方式将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在康复阶段,高质量的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损伤的状况。本文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优质的居家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康复指导。在临床实践中,康复期高质量家庭护理是非常值得大力推广的。
编辑:石晶莹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23DZ2301100)卒中相关多学科系列科普活动(二):居家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