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预防
(一)健康饮食
控制糖和盐的摄入量是维持心血管健康的关键。过量摄入盐可引起高血压,这是引起脑梗死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建议每日摄入盐不超过6克,减少食用加工食物及速食。此外,摄入过多的糖会增加体重,增大患糖尿病的概率。选择低糖食物,如全麦制品、新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和保持健康体重。
多吃蔬菜和水果对预防脑梗死同样重要。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特别是深绿色叶菜、红色和橙色水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帮助身体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从而减少血管内的损伤。此外,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以代替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进一步减小患脑梗死的风险。
补充足够的水分也至关重要。多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约2000毫升),避免摄入过多含糖饮料及咖啡因。另外,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在饮食方面做一些调整就能有效减小患脑梗死的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二)定期运动
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和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以维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压及胆固醇水平,减小患脑梗死的风险。
增加力量训练对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人们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集中锻炼主要肌群,如腿部、背部等肌肉群。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降低体脂率,还能提高骨骼密度,减小骨折的风险。
坚持多样化、有趣的锻炼方式有助于长期坚持锻炼。可以尝试多种运动方式,如跳舞、瑜伽、团体运动等。另外,设定一个可行性高的目标,并且及时记录自己的进步,有助于提高锻炼的积极性,提升锻炼效果。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增添了乐趣,还能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小患脑梗死的风险,提高自身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三)定期检测血压
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压,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病史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可以在诊所、社区卫生中心或药房进行血压检测。用自动血压计自测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必须保证仪器的精确度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正常情况下,收缩压应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小于80毫米汞柱。当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时,考虑为高血压。如发现血压偏高,应及时控制。
(四)戒烟限酒
烟草里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引起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加速血栓的形成。要想成功戒烟,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戒烟方案,包括明确戒烟日期、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使用诸如尼古丁代用品(如戒烟贴、口香糖),以及处方药等戒烟工具。另外,心理支持与行为治疗对成功戒烟也是非常重要的,参加戒烟援助团体,与家人朋友分享戒烟目标,有助于增强戒烟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
过量饮酒不仅会导致高血压,还会影响肝脏功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饮酒过量还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进而增加患脑梗死的风险。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杯(相当于2瓶啤酒或2小杯烈酒),女性则不超过1杯。此外,尝试替代饮品,如无酒精饮料、矿泉水或健康饮料,可以有效减少酒精的摄入。
脑梗死的治疗
(一)血栓溶解治疗
血栓溶解治疗是针对脑梗死的一种关键治疗方法,旨在迅速溶解阻塞脑血管的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减少脑组织损伤。血栓溶解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治疗的效果通常与治疗开始的时间直接相关,因此一旦发现脑梗死症状,应尽早就医。理想情况下,溶栓药物(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应该在症状出现后4.5小时之内使用,超过这个时间,药效就会大大减弱,风险也会增大。因此,早期发现症状,及时就医,是提高溶栓术成功率的关键。另外,需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实施消栓术。在治疗前,需通过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的性质、范围,排除出血性脑梗死的可能。在治疗期间,患者要在加护病房接受严密的监护,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出血风险和血压波动等不良反应。为保证安全有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治疗计划。
血栓溶解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康复和辅助治疗,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此外,患者还需要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的调整,防止疾病复发。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胆固醇调节剂等。同时患者需调整饮食、加强锻炼、戒烟限酒,以全面改善健康状况。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长期预后。
(二)手术干预
在脑梗死治疗中,手术干预通常是针对那些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的严重病例,手术干预的时机和类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一些脑梗死患者,尤其是那些伴有明显血管狭窄或堵塞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血管内手术以恢复血流。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取栓术和颅内动脉搭桥术。取栓术是指通过导管插入技术将血栓直接取出,从而恢复血液流动。此类手术一般适用于药物溶栓效果不佳或患者在非治疗窗口期的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干预通常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CT检查或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确定血管堵塞的位置和程度,排除其他潜在风险。手术通常在导管室或手术室进行,患者可能需要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精确地操作导管或其他手术工具,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术后,患者会被送往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以防止出现并发症并确保术后恢复。虽然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症状,但患者在术后仍需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以恢复受损功能。
(三)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一般始于脑梗死急性期稳定之后,早期的康复治疗是恢复功能的关键。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疗法。物理疗法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运动训练,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协调及平衡。
在康复训练中,作业疗法与语言疗法是不可或缺的。作业疗法侧重于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吃饭等。治疗师会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帮助患者完成自我照顾和生活自理。同时,针对有语言障碍或交流障碍的患者,语言治疗师将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如语言训练、交流工具和社会互动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及沟通能力。
康复训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个体化调整的工作。每位患者的康复过程都不相同,因此训练计划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有规律地评估与反馈对保证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应积极参与,家属可为患者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另外,在康复训练的同时,患者也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作息规律、适量运动等,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防止脑梗死复发。
脑梗死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同时注意规律饮食,减少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脑细胞、脑神经的药物。另外,患者还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防止脑梗死复发。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50岁以上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80%的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和40%的肿瘤。
编辑:石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