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记者随上海市人大代表们赴青浦区、松江区视察沪上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乡村振兴建设正逐步打开新思路,朝着多维融合的方向拓展,种植、养殖、乡村度假、品牌建设,无不展现着年轻一代农业农村工作者的创新格局和务实思路。
记者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乡村产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延伸;上海市依托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平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致力于向高端农业要空间、向精品农业要效益、向品牌农业要市场,从而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据悉,沪上制定了《上海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通过充分发挥上海市大流通、大市场优势,以满足城市多样化、便捷化需求为目标,重点发展食味稻米、绿色蔬菜、特色瓜果、都市花卉、优质畜禽、生鲜乳业、健康水产等本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农业农村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更多业态类型。
通过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编制印发的《上海市现代设施农业专项规划(2024—2035年)》(沪府〔2024〕39号),记者了解到,本市当前已布局了3.6万亩共12个现代设施农业片区以集中打造农业科创示范应用场景,结合蔬菜保护镇、绿色田园先行区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和能级。各涉农区相应制定了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比如:崇明区结合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聚焦本土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集聚发展乡村生态产业链,以全面打造乡村生态产业示范区;金山蟠桃、庄行蜜梨、大团水蜜桃、马陆葡萄、白鹤草莓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引领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发展,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在项目支持方面,为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在推动上海市乡村振兴和“三园(美丽家园、绿色家园、幸福家园)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上海市制定印发了《上海市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都市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农田建设项目”以及“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地方财政项目,支持各涉农区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能力、休闲农业等方面的高质量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加强市区两级统筹,做好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有效衔接,实现优势互补、重点聚焦、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各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当前,上海市正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农业的强国建设。通过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立足超大城市和都市现代农业特点,大力促进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不断夯实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向高端精品、强链延链升级。
比如:松江区正大力发展稻米特色产业,围绕水稻优质品种选育、稻米生产加工储藏、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提升“优质稻米”主导产业科技水平,聚焦加工、流通、营销、服务等链条环节,逐步形成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农业产业强镇到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阶梯式发展,推动稻米产业链增值,区内农业总产值达18.38亿元。
除了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之外,沪上乡村振兴建设近些年正秉持着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以其多维度发展不断提升附加值背后的溢出效应。
经农业农村委同志介绍,当前沪上坚持产业优先,以农业农村投资促进工作为抓手,结合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强优质企业和特色产业导入,深度挖掘特色乡村资源。先后引进了相关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农旅、民宿、文创、康养、总部经济等产业发展,为乡村引流赋能并承接城市溢出功能。通过加快城乡融合,以“农业+”模式引进企业全方位参与乡村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作用,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据了解,奉贤区青村镇李窑村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禀赋,通过“股金+租金+薪金”方式,激活农村文旅产业潜能,打造具有现代品格、江南韵味、水乡特色的村庄,获评“全国文明村”“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上海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本次人大代表视察的青浦区和睦村,以徐泾河为主线打造“和睦水街”,引入红豆集团作为管理平台,打造集江南水乡格局与现代建筑美学等多元文化元素于一体的乡村空间,将特色餐饮、风情民宿、文创、茶室、咖啡厅、工作室等融入乡娱、乡宿、乡游、乡物产品链,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增加村民收入。秋收之后,记者随行见到不少市民在此品茗小憩,田间步道、民宿茶坊,乡村旅游休闲的新格局初见雏形。随着乡村振兴建设大环境的不断改善,经营者的队伍里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受到了不少自由职业者和旅居者的青睐。人大代表们眼见乡村环境愈发雅致,纷纷表示周末节假日也想带着家人来上海的“后花园”度假。
除此之外,据悉上海市各区正积极挖掘有“沪味”的乡村产业品牌内涵,随着南汇8424西瓜、青浦茭白、崇明水仙、崇明白山羊、黄浦江大闸蟹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金山农民画、嘉定竹刻、颛桥剪纸、叶榭软糕、崇明糕、高桥松饼等“乡字号”“土字号”的手工制品品牌屡创消费热点,区域内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家门口就业和增收的良好途径。
松江区小昆山镇万亩粮田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该镇西北部区域,涉及汤村、永丰、荡湾三个行政村,东起昆港公路,南起横山塘,西北与青浦区接壤。区域面积为11.09平方公里,建设面积为8.20平方公里。该区域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合理布局林业、水系和乡村旅游”为发展方向,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为基础,与“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同步推进。致力于将连片农田打造成全国领先的农业设施现代化、农业组织规模化、农业科技标准化的万亩高水平粮田和“田成方、林成行、渠成网、路通畅”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记者随人大代表们在松江区小昆山万亩良田现代农业示范区了解到,松江区的农户们正着手将纯净的无农药蔬菜带上人们的餐桌。通过科技赋能农业生产,诸如采用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模式(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利用养殖废水生产光合细菌液体肥料。现场展示的通过上述技术种植的“松江大米”等产品吸引不少代表和游客驻足了解。
在松江区昆秀水产养殖基地,人大代表们实地察看了“黄浦江大闸蟹”的现代化绿色养殖环境,结合水质、水草、光照等要求,称赞工作人员的养殖理念可谓“绿色环保”。当代表们对品牌防伪提出关切时,工作人员表示已专门引进了价值不菲的设备用于在螃蟹背壳上打上防伪印记,以遏制假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