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有妙招

2025-01-20 00:00:00力光洁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5年1期
关键词:行气活血排石泌尿系

泌尿系结石症状主要为突发的剧烈腰痛,但不同部位的结石临床表现不一,有些肾结石仅表现为腰部酸胀感,多数患者是在体检中无意发现;输尿管结石则多表现为腰痛,可伴血尿或恶心呕吐等不适;膀胱结石多表现为排尿中断;尿道结石多表现为排尿困难,甚至引起尿潴留;若合并感染,则会出现发热、畏冷寒战、脓尿等,严重的话细菌入血则会危急生命。

泌尿系结石在中医上称之为石淋,病位在肾、膀胱、溺窍,肾虚为本,湿热、血淤为标。肾主蛰守,如肾气亏虚则湿热之邪能由中焦脾胃下注膀胱,致使津液煎熬成石。《素问·痹论》中记载:“湿热相搏,气机不畅,则热淋、石淋”。明确提出湿热内蕴于下焦,气化失常,水道不利,致使津液浊而成石;另一方面肾主水,肾气亏虚能直接导致水湿运化失调,亦可诱导结石的形成。而《金匮要略》也提到:“石淋者,热入膀胱,溲时痛也。”强调湿热积滞是石淋形成的重要病机。因此,中医将石淋的病因病机归结于为肾虚、湿热、气滞血淤等因素。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及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主要治法包括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健脾补肾、通淋化石,以及行气活血、通淋排石等。

(1)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适用于湿热下注型患者,方剂如八正散加减,其中的瞿麦、萹蓄、车前子等药物能清热利湿通淋,有助于改善患者小便涩痛、频数等症状。

(2)健脾补肾、通淋化石:适用于脾肾亏虚型患者,方剂如济生肾气丸加减,通过健脾补肾,增强机体的气化功能,促进结石的排出。

(3)行气活血、通淋排石:适用于气滞血淤型患者,通过行气活血,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结石的排出。

此外,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疗法辅助治疗泌尿系结石,如针灸疗法、中药外敷等。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等,根据《灵枢·官能》中的理论,“输泻之气可调经络”,可通过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肾脏和膀胱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结石的排出。中药外敷则将具有清热利湿、软坚散结等功效的中药制成膏剂外敷于腰部等相关部位,药物可通过皮肤渗透,起到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减轻疼痛、促进结石排出的效果。

对于结石较大、无法通过中医保守治疗排出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输尿管硬镜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

对于泌尿系结石,中医强调预防为主,调理体质,以防疾病的发生。结石的成因是本在肾标在湿热,由于肾属水在季节上表现为冬,湿热属夏,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夏冬两季的预防。在饮食上,可以遵循李时珍“夏食寒,以养于阳;冬食热,以养于阴”,以调和阴阳。同时要避免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以防湿热内生。《素问》云:“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另外加强运动,可以散步、游泳等,以促进经脉气血流通,使阴阳相恰,避免气滞血淤,减少结石生成的机会。

猜你喜欢
行气活血排石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0
治疗急性腰扭伤验方
秦国政教授运用“通法”治疗遗精经验浅析
行气活血法耳穴压豆在TKA术后镇痛的应用*
光明中医(2016年12期)2016-08-12 05:24:37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
不同产地黑老虎根薄层色谱研究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
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