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是一种对人体具有极强毒性的化学物质,且其毒性当前难以解除。口服百草枯后的死亡率非常高,通常来说仅需服用5~10毫升的20%百草枯原液(5毫升大约相当于一个矿泉水瓶盖那么多),若抢救不及时,中毒者的死亡率基本是100%。
鉴于百草枯对人体的极大危害性,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其使用。自2014年7月1日起,我国撤销了百草枯水剂的登记和生产许可,并停止了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16年7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了百草枯的销售与使用。到了2020年9月26日,我国又禁止了百草枯可溶胶剂在境内的销售和使用。然而,尽管有这些严格的禁令,仍有部分商贩在非法售卖百草枯,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1)消化道症状:中毒者会感到口咽部和腹部有强烈的烧灼感和疼痛,伴随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胃穿孔或消化道穿孔。
(2)皮肤症状:中毒会导致皮肤黏膜的化学烧伤,表现为溃疡、红斑、水疱及皮肤发红发痒等症状。
(3)呼吸系统症状:百草枯中毒对肺部的损伤最为严重和典型。早期可能出现肺泡水肿和出血,随着病情恶化,会导致广泛的肺部纤维化,造成呼吸困难、胸闷,甚至呼吸衰竭。严重者需要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命随时受到威胁。据统计,百草枯中毒导致的死亡中,有50%~70%是死于肺间质纤维化。
(4)神经系统症状:中毒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和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5)肾脏症状:中毒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6)肝功能损伤:中毒者可能出现黄疸,以及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1)确保急救人员自身安全:包括戴上手套,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或残留的农药,以防止皮肤吸收导致自身损伤。同时,应立即阻止患者继续接触毒物。
(2)紧急呼救:立即拨打120电话,请求专业医疗团队的援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防止因恶心呕吐而导致的误吸或窒息。
(4)皮肤清洗:对于皮肤接触毒物的患者,应使用大量清水清洗皮肤,持续15~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肥皂水或其他化学物质,以防止产生化学反应。
(5)避免催吐:对于消化道中毒的患者,切勿进行催吐,以免刺激胃黏膜,导致进一步的损伤,甚至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6)眼睛冲洗:若眼睛受到污染,应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15分钟。
(7)监测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有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8)携带中毒样品:在转运患者时,尽可能携带导致中毒的样品,以便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1)减少毒物吸收与排出:尽快进行洗胃、吸附、导泻等操作,以促进毒物排出。
(2)补液利尿:充分补液联合利尿,有助于加速百草枯的排泄。利尿后需密切监测并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3)血液净化: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包括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其中,血液灌流是首选方法。
(4)药物治疗:可选用普莱洛尔与肺部结合的毒物进行竞争;大剂量环磷酰胺与地塞米松可用于预防肺纤维化;去铁敏与N-乙酰半胱氨酸也是可选的治疗措施。
需注意的是,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患者出院后,应至少进行半年的随访,并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脏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