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写字教学中主要存在过高的要求、弱化的指导、无效的示范、忽视的习惯、缺失的兴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教学对策:把握课标要求,落实教材重点;完善指导过程,确保写字时间;改进传统方法,发挥示范作用;坚持双线并进,养成良好习惯;丰富指导形式,激发写字兴趣。
【关键词】写字教学存在问题教学对策
一年级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书法启蒙教学的意义重大。一年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为学生进一步学好硬笔书法奠定基础。
一、一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年级写字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问题一:过高的要求
我们经常在一年级的课堂中看到这样的写字评价标准(表1)。一些教师总是用书法作品的要求来衡量学生的写字,挂在嘴边的是“漂亮”和“美观”。教师人为地拔高了写字的要求,加大了写字的难度,从而也加重了学生的写字负担,进而使学生产生害怕写字的心理。
(二)问题二:弱化的指导
写字指导一般被安排在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往往把它视作“机动环节”,如果时间不够,就草草了事,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加快指导环节。有的教师蜻蜓点水式地走走流程,不去追求实在的教学效果。另一种是减少指导环节。有的教师跳过观察和范写环节,让学生直接写字;有的教师听到下课铃声便戛然而止,教到哪儿是哪儿。
(三)问题三:无效的示范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书写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重视范写的细节,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有的教师没有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就找不准关键笔画的位置;有的教师在边长只有七八厘米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根本看不清楚所写的内容;有的教师范写时将田字格放在自己胸前的位置,学生只能看到教师的背影。
(四)问题四:忽视的习惯
一年级写字教学时,有的教师只重视写字方法的指导,却忽视了写字习惯的培养,不关注学生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不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不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与整洁。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非但没有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反而形成了不规范的握笔习惯,写字时,提笔就写,不去观察。要改正这样的不良习惯,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五)问题五:缺失的兴趣
笔者做过一个访谈,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写字兴趣,结果有71.4%的学生最不喜欢语文课的写字环节,他们觉得没意思、不好玩、太单调。问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认为写字很难,因为“手好酸”而怕写字;二是因为教师写字指导方法单一,评价方式没有变化。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很难形成主动写字的愿望和热爱汉字的情感。
二、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一年级写字教学提出如下对策。
(一)对策一:把握课标要求,落实教材重点
新课标第一学段(1~2年级)写字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对比一、二年级的统编版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一年级教材比二年级教材多了“常用偏旁名称表”,一年级上册教材还多了“常用笔画名称表”。另外,每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中都有一些“书写提示”,一年级涉及的绝大多数是独体字的笔顺规则(表2),二年级重点关注的是合体字的间架结构。
依据新课标和教材,我们可以细化一年级的写字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2)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写字。(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4)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相较于其他年级,一年级写字教学应更多地关注笔画和笔顺,要能说出汉字的笔画名称、写好每一个笔画,要掌握基本的笔顺规则。
(二)对策二:完善指导过程,确保写字时间
完整的写字教学一般包括观察、示范、练写、评价这几个基本步骤。在一年级写字集中指导环节,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要写的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找到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培养学生动笔之前先观察的习惯。
示范。教师在田字格中逐笔范写要写的字,并结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书写要点”,指出写好这个字的注意点。如写“可”字,“口”写在竖中线的左侧,要写得小一点儿;最后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的右侧,笔画要写直,不同于弯钩。
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将要写的字描两个写一个,描第一个字时,重点记住这个字的笔顺;描第二个字时,重点关注每个笔画的位置。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评价。教师选择学生的写字作业呈现在屏幕中,让学生评价,通常选择两个学生的写字作业,一个写得比较规范,一个有明显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修改学生的写字作业。
在写字开始之前,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做手指操。如“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开花”,活动手指关节,为写字作准备。在评价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修改自己的写字内容。
要确保一年级写字教学质量,充足的写字教学时间是基本保证。一般而言,要完整呈现写字教学过程,需要6~8分钟。
(三)对策三:改进传统方法,发挥示范作用
言传身教,教师的范写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写字的过程,学习书写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的范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1.用好田字格
教师用作范写的田字格,最小边长以12厘米为宜,因为边长过小,离黑板较远的学生根本看不清楚教师范写的内容。范写时,粘贴在黑板上的田字格的位置应超过教师头顶的高度,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得到。
2.借助新技术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技术,用手机拍摄写字的短视频,用铅笔在语文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然后在教学媒体中呈现。这样的短视频,相较于传统的在黑板上的范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让学生看清教师写字的细节,可以将视频窗口放大至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楚;二是吸引学生去看,据统计,学生观看短视频的专注度要远远高于看教师现场板书;三是更加会被模仿,因为教师是用铅笔在书中的田字格中范写,有一种神奇的具身感。
(四)对策四:坚持双线并进,养成良好习惯
写字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指导学生写好字;另一条是暗线,即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暗线更为重要。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的姿势
一是握笔姿势。教师应通过亲身示范、学生示范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做到“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还要留条缝,老三垫在笔下面,老四老五藏里面”。二是写字姿势。头要摆正,身要挺直,胸离桌一拳,臂平放,双脚放平。在学生写字时,教师还要强调这两个姿势,并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2.仔细地观察
“未观察,不动笔。”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清楚关键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专注教师的范写,还要比较自己描写的字与红字笔画有什么差异,发现自己写的字与例字有什么区别等,切实养成“要写字,先观察”的习惯。
3.“提笔即练字”
新课标提出“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落下的第一笔开始,一笔一画地写,努力把每一个笔画写规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证把字写端正,做到书面整洁。
(五)对策五:丰富指导形式,激发写字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爱上写字,提高写字教学效益。
1.数字赋能
教师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优化写字教学,动态呈现一个字的书写笔顺,还可以制作一些微视频,让学生看清书写要点。如“幅”字由“巾”和“畐”两个部件构成,为了避让“畐”的“田”部,“巾”字第二笔横折钩要适当往上一些。这些微视频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与美。
2.口诀助学
口诀音韵流畅,节奏轻快,易于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学生写字时,教师呈现写字技巧的口诀,方便学生记忆与掌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留天留地留两边,汉字写在正中间”提醒学生把握在田字格中写字的规律,可以通过“框内有竖穿横时,横画左右留空隙。框内无竖只有横,横画靠左不靠右”提醒学生区分框内横的写法。
3.评价激趣
教师要多给一年级学生一些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写好字、爱写字。一是丰富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批阅式等第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盖上“优秀作业”的章,或送上学生喜欢的贴纸。二是组织作业展评。教师可以定期评选“写字小能手”“小小书法家”等,在班级中展出,营造浓厚的写字氛围。
【参考文献】
阮淑娥.巧用口诀助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J].华夏教师,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