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在卧室一角的篮球已经很久没人动过,因为长时间没有充气,它像个垂头丧气的孩子,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已经明显凹陷进去。每当经过这个篮球旁时,我都会沮丧地问自己:难道培养女儿的篮球兴趣就这么难吗?
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初中时便迷恋上篮球。即便现在已工作多年,我仍然会在闲暇时约球友们一起打球锻炼。在我看来,篮球是最能释放压力、最能锤炼意志的体育项目,因此我极度渴望女儿能在我的影响下喜欢上篮球。然而事与愿违,我想尽办法,女儿依然没能坚持下来。
我最早开始培养女儿的篮球兴趣是在她上幼儿园小班。那时,每到晚上我都会腾开客厅的空间和她在地上滚篮球玩。为了不打扰邻居,我还会在周末时带她去室外球场练习拍篮球。女儿兴致很高,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我预期的发展。但和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小朋友们一样,女儿开始不断地变换着兴趣爱好,从篮球、足球、羽毛球到乒乓球,每一种兴趣都没能持续太久。于是,我决定换种方式继续将培养女儿的篮球兴趣提上日程。
女儿小学一年级时,我有意地在她面前打开电视或平板电脑播放篮球比赛的视频,并给她买许多球星玩偶。起初女儿也记住了诸如科比、麦迪和杜兰特等球星的名字,并跟着我了解了一些比赛规则,可很快她又失去兴趣。有一次,我带她去球场上练习投篮,因为不小心被篮球砸疼了脑袋,她便哭闹着说再也不想打篮球了。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个篮球也像失宠了似的被遗弃在卧室的角落里。就在我打算放弃时,一场突然到来的班级比赛又让我看到新的契机。
一个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后一脸愁容,仿佛有什么烦心事。在我的不断询问下,女儿才告诉我她被同学们选上打秋季篮球比赛。我笑着说:“这不是挺好的事吗?”女儿很苦恼地说:“好什么呀,我又不会打篮球。她们选我无非是因为我个子高。”“不会打可以练啊,你难道忘了爸爸是篮球高手吗?”我似乎已经看到曙光。女儿抬起头问:“可是,下周一就要比赛了,现在练还来得及吗?”我拍着胸脯对女儿承诺道:“当然来得及,这件事就包在你爸身上!”见我胸有成竹的样子,女儿脸上的愁容一下子褪去很多,于是我们便约定每天下午放学后练球一小时。
令人惊奇的是,女儿这次练球的兴致仿佛更高了。也许是作为班干部迫切想要为班级做点贡献的缘故,女儿在投篮训练时会虚心向我请教。根据她的身高和力气,我指导她如何借助腿部、腰胯和手臂的力量来把篮球扔得更高、更准。经过我的指导,女儿在篮下投进十个球。看着女儿在球场上激动、兴奋的样子,我不禁感慨,培养兴趣的机会总是来得这样令人难以预料。
在随后的训练中,女儿的热情越来越高,即使在往返球场的路上,她也要不停地练习拍球。因为训练扎实的缘故,在随后的篮球比赛中,女儿为班级贡献了宝贵的几分。看着女儿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我决定顺其自然地引领她继续打球,直到她自己爱上篮球。
就这样,我终于“等”来培养女儿篮球兴趣的最佳时机。很多时候,一些刻意的培养计划总会中途夭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并注意方式,说不定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教育本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缓慢过程,对于一项事物的热爱不能掺杂过多功利性的想法。想让孩子收获一项爱好,应多一点耐心。不要急,也许那个“水到渠成”的兴趣之花就会在你的等待中悄然绽放。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