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家里计划翻新二楼的房间。我和姐姐的卧室在二楼,里面堆着许多书籍杂物。妈妈让我们有空时回来,看看哪些物品需要保留,哪些可以丢弃。
找了个假期,我和姐姐都回去了。我们仨蹲在房间里,拉着家常,将东西一一整理。好多物品都存载着学生时代的回忆,时不时带出一点惊喜。其中有个木柜子,是上锁的,柜门早已经残破不堪,稍微用力便扯开了。
木柜子里有个黑皮包,我问妈妈里面装了什么。妈妈也忘记了,打开黑皮包,里面居然有许多磁带和光盘,保存得很好。我猜测,这是爸爸买的,妈妈笑了,说这些都是她买的。
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她喜欢听张学友的歌,还会抄喜欢的歌词。说着,她把歌词本找出来给我们看。本子已经发黄残旧,笔迹也有些许模糊,但能看出妈妈当年抄录歌词时很用心:歌词周围都装饰了花边,还粘贴了从报刊上剪下来的歌手图片。母亲说,她听张学友的歌曲时,还没结婚,结婚生子后,为生活到处奔波,慢慢地也没有闲心去听歌抄歌了。“别看我这些年听得少,张学友的歌,我几乎都会唱。”母亲带着一丝骄傲,跟我们说。
我和姐姐都很惊讶,因为在我们的记忆里,极少见妈妈听流行音乐。小学的时候,父亲给家里添置了VCD。父亲爱听费翔的歌,家里总能听到《故乡的云》这首歌。而我和姐姐还不懂音乐的美妙,对我们来说,用VCD播放电影光碟,才是最有趣的事。母亲从未说过她喜爱听张学友的歌,当父亲在放声高歌、我和姐姐挤在电视机前沉迷电影时,她似乎总在忙,不是在厨房就是在屋后的果园里,要么和邻居去集市,很少见她有休闲的时候。
母亲小心地翻阅着歌词本,眼神是喜悦而幸福的。原来,我的母亲在没结婚之前,也有过青春呀。承载她青春记忆的,是那一本本歌词本和一张张光盘、磁带。结婚后的母亲,忙于生计,被诸多家庭琐事缠身,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喜好。
我有些难过:当母亲回忆往昔,对自己过往的人生会不会有诸多遗憾呢?比如一直没时间听自己喜欢的歌。
我想起前些年和朋友去演唱会现场的事,便和母亲提起。母亲问我:“演唱会有趣吗?”我手舞足蹈,满脸兴奋地跟她描绘演唱现场会是多么震撼,氛围是多么美妙和梦幻,我喜欢的歌手,唱了许多我喜欢的歌曲。我看到母亲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羡慕。
我希望母亲也能重新拾起自己的喜好。后来,和姐姐商议过后,我俩合力抢到张学友演唱会的门票,准备让姐姐陪伴妈妈去听演唱会。母亲得知后,既惊喜又无措。她说:“我年纪那么大了,还是不去了。票价贵,你们赚钱也不容易,还是退了吧。听演唱会还要去其他城市,我会晕车。并且你们爸爸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说:“张学友的票难抢,不许辜负我们的心意,必须去听演唱会,其他事有我们,不用担心。”
于是,就在前不久,母亲终于亲眼看到那个她喜欢了几十年的歌手,现场聆听了她内心哼唱了无数遍的歌曲。
母亲在现场特别兴奋,姐姐给她录了很多视频。母亲自己也录了很多现场视频,发了好几条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要知道,母亲之前的微信朋友圈都是空白的,从不发信息。视频里的母亲,在人群中笑容满满,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看起来青春无限、无忧无虑。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