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热血:暴晓燕的奉献之路

2025-01-16 00:00:00阿忠
家庭百事通 2025年1期
关键词:血型志愿者血液

在繁华都市里,在喧嚣嘈杂的背后,无数温暖人心的故事如同点点繁星,正悄然上演着。而暴晓燕的故事,恰似其中一颗最为闪亮的星辰,在生命的浩瀚夜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照亮那些身处困境之人前行的道路。暴晓燕18年捐献“熊猫血”(Rh阴性血)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2021年获得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北京市“人道奖”荣誉称号,入选2024年第三季度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受到广泛赞誉。她背后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稀有“熊猫血”,改变人生轨迹

暴晓燕,1986年12月出生。幼时的她活力四射,仿若春日里蓬勃生长的嫩绿新芽,心中早早地便种下了善良的种子,只待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绽放绚烂花朵。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2006年,20岁的暴晓燕做出一个看似平常无奇,却在日后被证明意义非凡的决定——参与无偿献血。那是一次极为偶然的契机,或许在踏入献血点之前,她自己都未曾料到,这次平常的献血行为,将会成为她人生旅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彻底改变她往后的人生轨迹。

在献血的过程中,一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她的心间轰然炸开。她得知自己是Rh阴性血。这种血型在我国人群比例中大约仅为万分之三,因其极度稀少,恰似那珍稀的国宝大熊猫一般,故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熊猫血”。这一发现,让暴晓燕瞬间意识到自己的特殊性。

从知晓自己血型的那一刻起,暴晓燕便如同一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对稀有血型相关知识的探寻之中。终于,她找到“中国稀有血型”互助群。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处处洋溢着温情与关怀。在这里,一条条急需血源的求助信息不断地映入她的眼帘。那些文字,仿佛不再是简单的字符组合,而是化作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痛着她那颗善良且柔软的心。她深刻而真切地明白,对于这些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的患者而言,每一滴血液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红色液体,它极有可能是延续生命的希望之光,是在那无尽黑暗中挣扎时,患者及其家人紧紧握住的救命稻草。这让暴晓燕毫不犹豫地做出一个决定——加入“北京市红十字会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稀有血型知识讲座、成员联谊和献血活动。从此,她拥有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熊猫侠”。这个称号不仅仅是她血型特殊性的一种标识,更是对她那颗无私奉献、拯救生命之心的高度赞扬。

2016年,在北京的一座医院里,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正与严重贫血这一病魔展开一场异常顽强的抗争。老人的生命如风中残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而唯一能够拯救他的,便是那珍贵无比的Rh阴性血。

暴晓燕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仿佛那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也在灼烧着自己的心。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向领导请假,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血液中心。在献血的那一刻,她的心中唯有一个坚定无比的念头:一定要救老人。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自己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那流淌着的,分明是生命的希望,是能够给予老人继续活下去的力量源泉。

然而,老人的病情极为特殊,后续的治疗过程充满艰辛与挑战。大约每50天,老人就需要输血一次,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输血的频率更高。面对如此艰难的情况,暴晓燕和其他志愿者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毅然决然地开启一场漫长而又无比艰辛的接力献血。每一滴血都凝聚着他们对老人生命的珍视与呵护,承载着他们希望老人能够早日康复的美好祈愿。

不幸的是,2019年底,老人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始终坚守在这条拯救生命的道路上,不离不弃。他们总共为老人献血26400毫升。临终前,老人紧紧地握着家人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叮嘱家人,一定要感谢这些志愿者。他深知,如果没有他们,自己根本无法坚持这么久,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一次又一次地为他注入活下去的希望。

当听到老人去世的消息时,暴晓燕仿佛被锤子狠狠地敲击了一下,悲痛万分。她感慨地说:“这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和老人早已不是救助和被救助的关系,更像亲人一样。”是啊,他们之间的情感,是在扶持生命、守护生命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深厚无比的情谊。这种情谊,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严于律己,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达到最佳状态,暴晓燕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自从开始献血,她就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全方位地调整。

在饮食方面,她告别那些曾经让人口舌生津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将它们从自己的日常菜单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富含营养的健康餐。她精心挑选每一种食材,确保它们能够为自己的身体提供充足的养分,以维持血液的优良品质。

在运动健身方面,她更是坚持不懈。无论是清晨那带着露珠的慢跑,还是夜晚在柔和灯光下的瑜伽练习,她从不随意间断。她迎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在公园的小径上奔跑,感受着汗水从额头滑落的畅快;她在夜晚静谧的氛围中,舒展着身体,通过瑜伽的各种体式,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深度的放松与舒缓。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与负责。

2023年,在北京陆道培医院,有一个年仅16岁的女孩正被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一无情的病魔狠狠地折磨。女孩的病情万分危急,急需输血维持生命。暴晓燕接到求助后,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匆忙赶往医院。

当时,女孩已经进仓等待移植手术,然而由于红细胞未达到标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需要输血调整身体的各项机能。而具体需要输多少血,还是一个未知数。这无疑就像一场与死神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拔河比赛,每一滴血,都关系着女孩能否最终赢得这场与死神的较量。

暴晓燕心急如焚,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有分秒的耽搁。于是,她通过各大微信群,紧急召唤全国同血型的志愿者。让她感动不已的是,消息一经发出,真的是一呼百应,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响应号召,放下手头的工作,不顾路途的遥远,自掏腰包乘飞机、坐高铁,甚至有人连夜驾车赶来北京为女孩献血。

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没有一个人抱怨路途的遥远,没有一个人退缩于困难面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无比坚定的目标:让女孩活下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叫作无私的爱,什么叫作对生命的敬畏。直到女孩移植成功,这场惊心动魄的接力才画上圆满的句号。

每一次这样的经历,都让暴晓燕热泪盈眶。她深深地明白,在与死神博弈中,爱是最强大的武器。它能够跨越地域的限制,能够冲破困难的阻碍,能够将无数颗善良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拯救生命而共同努力。

传播血液知识,让更多人加入献血队伍

暴晓燕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或许并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她有着自己的工作,在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负责人,每天也会面临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像每一个平凡上班族一样,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然而,她又是如此的不平凡。

暴晓燕深知稀有血型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她也经常听到许多“熊猫侠”的家人也是稀有血型,并一起志愿献血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温暖的火种,点燃她心中的另一个想法。她开始不断向家人和亲戚们讲述稀有血型的紧缺性和相关献血知识。

每次献血后,她都会兴致勃勃地跟亲人们描述救助不同患者的故事。她总是感慨地说:“每当想到是自己的血液让一个个患者重获健康或生命,让一个个家庭脱离痛苦,就更加坚定了我无偿献血的决心,用可再生的血换取不可再生的生命,太值得了!”她的话语,如同一股股暖流,缓缓地流淌进亲人们的心田,让他们深受感动。

经过血型检测,暴晓燕居住在北京、山西、湖北三地的五位亲人都是稀有血型,这些亲人在暴晓燕的影响下,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加入当地的稀有血型志愿者献血救助队伍,并多次献血救人。他们以实际行动发扬暴晓燕的奉献精神,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暴晓燕是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的志愿者、北京市红十字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志愿者、顺义区红十字会理事会理事、顺义区青年联合会委员。献血18年来,暴晓燕义务捐献Rh阴性血20余次,累计6000多毫升,而且她的奉献仍在继续。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她面临过无数次诱惑和考验。由于她的血型极为珍贵,多次在现场献血并帮助患者联系其他稀有血献血者,患者或家属都被她的善举深深感动,常常会提出要以丰厚的金钱作为感谢。然而,她每次都会婉言谢绝。

在她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金钱和回报,而是出于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每一滴血,都是她送给患者的礼物,这份礼物是无价的,它承载着生命的希望,是对患者及其家人的关爱与祝福。她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始终如一地在这条奉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2024年11月12日,暴晓燕入选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评选的2024年第三季度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实至名归。

编辑|郭绪书

猜你喜欢
血型志愿者血液
志愿者
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 10:50:25
我是志愿者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 16:45:06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多彩血液大揭秘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为志愿者加油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28
我是小小志愿者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