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探索

2025-01-15 00:00:00柏宇光
商场现代化 2025年4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摘 要:在数字化浪潮翻涌的当下,研究企业管理创新策略至关重要。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企业运营各个环节,颠覆传统模式,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本研究聚焦于企业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管理理念、流程与方法创新,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员工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文章基于数字化企业管理概念,剖析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提出思想进阶铸就新认知、理念焕新筑牢基石、技术聚焦推动升级等创新改革策略,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在当今数字时代,企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环境快速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促使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企业运营方式,更重塑了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创新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海量数据资源、智能化技术手段以及全球化市场格局,企业若墨守成规,沿用传统管理策略,必将在时代浪潮的发展中逐渐落后。深入探索数字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提升管理效率,激发员工创造力,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一、数字化企业管理概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管理,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企业管理涵盖诸多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致力于选拔、培养和激励优秀员工,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财务管理负责规划和监控企业资金流动,确保财务健康和资金合理运用;市场营销管理则聚焦于市场需求,推广产品或服务,以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生产运营管理关注生产流程的优化,保障产品质量和交付的及时性。

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管理概念得到拓展和深化。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数字化企业管理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对企业各项管理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创新。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企业能够实时获取海量内外部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市场、开发产品和优化服务。数字化还促使企业管理流程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借助数字化平台,企业内部沟通与协作更加便捷高效,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资源的快速整合与共享。

二、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

1.企业数字化管理思想滞后

尽管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效率的关键作用已获广泛认同,但众多企业管理层在思想上仍难与趋势同步。部分管理人员对传统管理模式过度依赖和信任,对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与接受极为有限,惧怕数字化转型带来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故而对创新和变革持保守态度。此种滞后会严重阻碍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制定与推行,使企业在激烈得市场竞争中错失先机,滞后的思想让管理层无视数字化管理在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客户体验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其错以为传统管理模式足以应对当下市场需求,未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此类管理者对数字技术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缺乏深入认识,难以有效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在面对数字化转型所需的高额投入时,其往往因顾虑短期成本增加而犹豫不决,忽略转型带来的长期收益,从而更倾向于维持现状。

2.企业数字化理论基础薄弱

现代企业在进行数字化管理改革时,面临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数字化管理理论认知不足和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框架方面。数字化转型复杂全面,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而许多企业准备不足,导致实施困难重重,许多企业对数字化管理理论理解不够深入,未深入研究和进行系统性认识,仅看到其他企业成功转型后的效益提升,盲目跟风、照搬模式而忽略自身状况,最终导致转型效果差。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改革时,缺乏科学系统的框架和理论指导,因数字化管理涉及技术应用、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调整和管理模式变革等,无系统理论支撑,改革容易思路混乱、步骤无序。例如,引入新技术未考虑与业务流程兼容,导致流程断裂或重复,影响运营效率。理论探索和实践缺乏系统性,限制了自身创新,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在制定数字化战略时,忽视内外综合分析,缺乏科学决策支持和风险评估,导致转型效果不稳。

3.数字化管理技术渗透不足

数字化管理技术渗透不足是现代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其优势显著,但许多企业未充分发挥潜力,体现在技术投入、应用和整合等方面。技术投入不足是关键原因之一,许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因高成本而犹豫,中小企业尤甚,资金资源有限让其更谨慎,担心短期财务压力和投资风险,采取保守策略,虽然降低了短期成本,却限制技术创新和长期竞争力。技术应用不全面也是重要表现,推进数字化管理时,企业只关注单一技术应用,忽视整体技术生态建设,如引入ERP或CRM系统却未有效集成,导致信息孤岛严重,无法全局共享数据和全面协同业务。应用新技术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未充分考虑各业务环节和管理层面的需求,导致效果不佳。数字化转型需要各环节管理层面的无缝整合,形成协同体系,但许多企业推进时缺乏系统规划设计,未有效整合各类技术系统,如供应链管理中,未有机结合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导致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和监控,影响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三、数字时代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1.思想进阶创新:铸就企业数字化管理新认知

数字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思想必须实现深刻进阶,以适应并有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此转变并非管理理念的简单改变,而是从心理与意识层面进行全方位重塑,全力塑造契合数字化环境的全新管理文化。企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仅着眼内部资源的局限,积极引入外部创新资源。数字化时代,开放心态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如阿里巴巴,其开放平台战略成功吸引大量第三方商家和开发者,携手共建庞大且活力四射的生态系统,不仅增强了自身市场竞争力,还带来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企业应激励员工保持开放心态,积极探寻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契机,通过组建跨部门团队和跨职能小组,打破内部藩篱,推动信息共享与协同创新。例如,华为“铁三角”团队,由销售、技术和交付三方构成,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与企业竞争力。企业还要从恐惧风险转为满怀信任与信心,数字化转型难免伴随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不应成为企业前行的阻碍。例如,微软在转型中,凭借沟通策略和员工培训,让所有员工理解并支持企业的数字化战略,消除员工疑虑,增强其参与感与责任感。

为激发员工参与数字化转型的热情,企业需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借鉴谷歌“20%时间计划”,允许员工用 20%的工作时间投入感兴趣的创新项目,激发创新热情,收获诸多突破性成果。企业管理还要从控制监督转向授权赋能,传统管理模式强调严格管控,限制了员工创新与灵活应变的能力。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必须深知授权赋能对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如海尔推行“人单合一”模式,将权力下放给基层员工,鼓励其在与用户互动中自主决策创新,有效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和用户满意度。企业应建立灵活工作机制,支持员工在不同项目和团队间流动,灵活安排工作与项目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给予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归属感。企业也要从孤立运作迈向协同合作,数字化时代,企业内部各部门协同合作是实现高效运作与创新的关键。例如,腾讯通过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打破业务单元间的壁垒,促进信息高效流通和资源共享,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推动多个创新项目成功落地。企业应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促进内部协同与信息共享,构建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通过思想的深度进阶,企业能在数字时代重塑管理文化,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开放心态、增加信心、授权赋能、协同合作,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柱,助力企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稳立不败之地。

2.管理理念创新:筑牢企业数字化管理基石

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不仅要求更新管理理论,还要在实际操作中筑牢根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予坚如磐石的支撑,此过程需企业管理者在理念、文化与制度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创新及优化。企业要更新核心管理理念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变迁,传统管理理念注重效率和成本控制,忽略客户价值与体验提升,数字化时代,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重新界定管理目标与策略。例如,亚马逊的“以客户为中心”理念贯穿于企业各环节,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需构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数字化转型不单是技术变革,也是文化重塑,企业要积极推动数字化文化建设,激励员工拥抱变化、勇于创新。例如,IBM在数字化转型中,运用内部创新竞赛和开放式创新平台,点燃员工创新热情,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了员工归属感与使命感。

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促使数字化文化落地,如内部培训、跨部门交流、创新激励等,保证每位员工理解并支持数字化战略。企业还要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数字化时代,市场变化风驰电掣,传统层级化管理模式难以迅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应采用扁平化管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与执行力。以腾讯为例,其内部构建小团队创新机制,实现快速决策和灵活响应,腾讯的“赛马机制”,鼓励不同团队在同一项目竞争,最终选取最优方案。此种灵活制度既提升了创新效率,又增强了员工参与感和竞争力。企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借助海量数据,获取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决策支持。例如,阿里巴巴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和消费者行为,迅速调整产品策略和营销方案。企业应建立完备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准确安全,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企业还需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夯实数字化管理基础,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和培育数字化人才。例如,华为与全球顶尖高校合作,引入大批高端技术人才,利用内部培训和人才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员工数字化技术和创新能力。企业应构建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机会,吸引并留住优秀的数字化人才,为企业筑牢数字化管理基础,增强管理效能和综合竞争力。

3.聚焦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数字化技术升级

技术聚焦不是对既有技术单纯地优化与提升,还要求企业在技术应用、平台构建及生态系统打造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创新与升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与技术发展态势。企业要在技术应用领域进行深度挖掘与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于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大幅提升管理效能与决策科学性。例如,沃尔玛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掌控全球各地销售与库存状况,优化供应链与库存管理,显著提高运营效率与客户满意度。企业应积极摸索并应用此类新兴技术,凭借数据驱动管理模式,构建灵活高效的数字化平台,实现管理技术升级,达成资源整合与共享,增强管理效能与创新能力。例如,阿里巴巴借助云计算平台,为全球企业提供灵活高效的云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升级。

此外,企业要打造开放共赢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数字化时代,单一企业之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和能力共享与协同。以苹果公司为例,其构建AppStore应用生态系统,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共同推动苹果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发展。企业应积极促进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凭借开放平台和生态系统,吸纳更多创新资源与智慧,携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升级。企业还要注重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达成管理技术全面升级,技术应用必须紧密贴合企业业务需求,方能真正彰显其价值。例如,京东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快速高效配送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企业也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维持技术领先优势,在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技术不断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例如,华为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保持在5G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企业应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引入高端技术人才、设立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升级,确保在技术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进而实现管理技术的全面升级,提升管理效能与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在数字时代,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策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若能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巧妙运用创新策略,便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此目标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敏锐洞察力,精准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勇于突破传统管理的束缚,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作的企业文化,不断优化管理流程,以数据驱动决策,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从而使企业在数字浪潮中稳健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葛秀丽.数字化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思考[J].财经界,2023(21):36-38.

[2]邢应春,潘鸿飞,王喜银,等.省级电网企业管理系统性提升路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1-7.

[3]李鑫,许林阔.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工商管理课程改革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5):123-126.

[4]俞立平,胡甲滨.高技术企业稳定创新与突击创新作用机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4(5):98-110.

[5]黎娟.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教学改革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9):31-33.

[6]贺鸣.数字时代企业管理教育现状与价值创新路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2(2):47-48.

作者简介:柏宇光(1984.11—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33:39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30:23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51:35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7:21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59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1:27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