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奇:想让人人做影视

2025-01-15 00:00:00沈青黎
莫愁·时代人物 2025年1期
关键词:影视制作短剧影视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闯入每个行业,重塑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当这股智能风暴遇上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短剧制作,一个大胆的梦想便开始生根发芽——赵天奇,一位科技与影视的跨界舞者,正试图用AI的力量打破传统影视制作的高墙,让每个有故事要讲的人都能成为导演,让每个梦想都能在银幕上绽放。

用技术死磕“影视死角”

赵天奇的童年梦想是成为科学家,用科学改变世界。在北京邮电大学读博期间,赵天奇研究3D显示与内容技术,师从信息光学界专家徐大雄院士。就在他读博的第二年,谷歌的“深度学习”技术让一只猫在上千万张YouTube照片中被认出,AI技术浪潮开始走进大众视野。赵天奇从一直很感兴趣的影视制作出发,开始研究如何用AI实现3D内容制作。他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发了自动补背景功能,将2D转3D的制作成本降低约30%,这一创新,让他在影视制作领域崭露头角。

2012年,赵天奇成立了十二维度公司(后更名为聚力维度),希望用AI在影视制作领域实现全自动的2D转3D,让技术真正和产业需求接轨。他是公司唯一的技术人员,其他人则负责寻找项目落地变现的方向。在电影《阿凡达》上映后,3D电影市场迅速打开。巧合的是,赵天奇在一次行业展会上接触到了《郑和1405:魔海寻踪》制作方。

当时电影制作中遇见了技术问题,赵天奇受邀连夜赶往电影片方,路上还在修改第二天要展示的算法。第二天,他现场展示了几个自己制作的镜头,成功赢得竞标,收获了一笔总额200万元的订单。这是赵天奇团队接到的第一笔大单,也是进军影视后期制作的敲门砖。

赵天奇认为世界上很多问题都能用科技解决,“我想尽可能用技术解决人类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希望用AI"100%实现全自动的2D转3D技术。”就这样,影视制作成为赵天奇多年来用力死磕的“技术死角”。

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

2016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谷歌的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让AI技术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赵天奇也在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但到底要做什么?”最终,他决定继续将AI技术与影视制作相结合,坚信:“如果没有AI,影视制作是一个小行业和非技术行业,但有了AI,影视制作就是一个大行业,更是一个技术行业。”

博士毕业后,赵天奇去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期间,他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受导师影响,坚信工科院校的研究必须落地实用。因此,他和团队在聚力维度的前五年,一直激情满满地进行前所未有的技术攻坚,目标是实现“人人都能做影视”的愿景。

在数字世界里解决影视制作问题并不容易,赵天奇调研了全国各地的动画公司,确定了数字人的大方向。经过再三测算,他选择了3D路线。当时的3D捕捉技术依赖于昂贵的体感设备,这让个人创作者难以承担。赵天奇决定走一条新路——用普通摄像头完成面部表情、手势、肢体动作的捕捉与驱动。这需要从零开始研发:“此前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因为这需要从真实的影视制作流程出发,倒推出这个技术方向。”

赵天奇在公司建立了“科幻成真”实验室,负责全部研发工作。经过艰难的探索,2021年,团队终于实现了用单目摄像头完成高级别数字人的表情、手势、动作捕捉。

在ChatGPT发布后,赵天奇带领团队测试了ChatGPT的能力,并开始探索3D视频生成模型。2024年2月,OpenAI新产品Sora一经发布,便成为行业标杆,点燃了全球创业者对多模态模型的兴趣。

然而,赵天奇发现,影视制作真正的痛点在于能否实现多个镜头间的稳定可控。他说:“实际的影视制作中长镜头非常少,一个镜头可能几秒钟就够了,大家更需要两个镜头之间的稳定可控。”这种符合世界运行规律的稳定可控的内容生成,是Sora面临的最大难题。赵天奇和团队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为影视制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AI影视的无限可能

近几年,短剧市场以低成本、快节奏和便捷传播的特点迅速崛起,成为娱乐产业的新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赵天奇敏锐地捕捉到了短剧市场的潜力,决定将AI技术应用于这一领域。

在很多短剧迷看来,短剧的诱人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真人演员的千差万别,如果被AI统一,那表情划一、穿帮现象比比皆是,就不好看了。赵天奇却认为那只是技术还不成熟的表现,尽管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真正的AI短剧,但他希望能够实现工业级“真AI”影视制作。其最终目标是让作品不穿帮,让观众看不出内容是AI生成的,且心甘情愿为之付费,而“真AI”要求整个影视生产制作流程中绝大多数成本都由AI完成。

为了实现“真AI”之梦,赵天奇一直带领团队探索AI影视下一代技术的突破口,希望借助全流程3D"AI影视制作平台赛博演猿cybactor,让每一个有导演梦的人单独完成全流程影视制作,并将成本降低到1%。

影视成本降低了,人人都能做影视,那真正的优质内容是否就会减少?赵天奇不这么认为,他说:“AI能够解放更多人的创作力,让每个创作者都能够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影视作品,整个内容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好内容的产量自然会随之增加。”他曾对现有影视模式进行过深度调研,发现之前的拍摄模式导致制作电影的权利被少数人垄断,很多编导、演艺方向的学生毕业即失业,有才华的创作者苦于缺少优质资源而无法实现自己的创意。“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想当导演,但实际情况是,假设一家动画公司有三百人,可能只有两个导演,因为必须有其他两百多个人去手K动画(手动按帧调整动画中物体的位置和动作),才能让两个导演把自己的故事做出来,但技术可以让他们人人逐梦,百花齐放。”赵天奇坚信,自己要做的就是帮更多人圆梦。

“我们一直在挑战未知,看向未来。”赵天奇要拥抱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是对创意自由的一次深刻解放。用AI点燃短剧制作的新火花,让人人成为影视内容生产者,是他未曾改变的方向。

编辑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

猜你喜欢
影视制作短剧影视
微短剧飘红之后
新航空(2024年3期)2024-06-03 22:25:26
VR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7:22
短剧暴富
影视展
环球时报(2023-03-15)2023-03-15 17:22:12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江南(2022年3期)2022-04-30 08:23:53
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制作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与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分析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32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7
影视风起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