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断食可能抑制毛发生长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研究员张兵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会诱发激活的毛囊干细胞凋亡,进而抑制毛囊再生和毛发生长。
目前,常见的轻断食方式包括16/8限时进食(即每天只在固定的8个小时进食,剩下的16个小时不进食)、隔日断食和每周两天断食等。研究团队设计了三种小鼠进食方案:正常饮食组、16/8限时进食组以及隔日进食组,并在实验前将小鼠毛发剃除。96天后,正常饮食组小鼠的毛发恢复如初,而16/8限时进食组和隔日禁食组小鼠仅有部分区域的毛发恢复,且毛发稀疏。
张兵分析,间歇性禁食或许触发了一种古老的“刹车”机制,用于暂停身体部分组织器官的再生活动,以适应食物供应的波动。
证据显示月球年龄约为45.1亿岁
《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月球形成时间大约在45.1亿年前。分析显示,约43.5亿年前,月球表面的“再熔融”过程或许掩盖了一段更古老的历史。
一般认为,月球是在早期地球与一个火星大小的原行星相撞(影响地球历史的最后一次大撞击事件)后形成的。对该事件发生时间的估算,是基于对月球岩石样品的测年。这些岩石样品据推断是从撞击后存在的月球岩浆海中结晶形成的,如此推算出月球年龄在43.5亿岁左右。不过,这个年龄无法解释热力模型与其他证据之间的多个差异,如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以及月球表面部分锆石矿物的年龄,这些证据显示月球的年龄可能高达45.1亿岁。
2027年夏季北极可能出现“无冰日”
据《自然·通讯》杂志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到2027年夏天,北极或将出现有记录以来首次所有海冰几乎都融化的情况。
北极海冰正以每年超过12%的速度消失。而当北冰洋海冰面积少于100万平方公里时,即可视为北冰洋无冰。团队此次用300多个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估算发现,北冰洋最早的无冰日可能在未来三年内出现。
团队发现,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融化200万平方公里或更多的海冰。异常温暖的秋季首先会让海冰融化,随后是温暖的北极冬季和春季,阻碍海冰形成。当北极连续三年或更长时间出现这种极端升温时,第一个无冰日可能将在北极夏季末出现。
全球超四分之三土地比三十年前更干旱
联合国发布的《旱地的全球威胁:区域和全球干旱趋势及未来预测》报告称,尽管洪水和风暴等与水相关的灾害在世界一些地区愈演愈烈,但近几十年来,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土地却变得更干旱。
据报告,与上一个三十年相比,在1990年至2020年的三十年间,地球上约有77.6%的陆地经历了更为干燥的气候。同期,干旱地区增加430万平方公里。
近几十年来,全球约有7.6%的陆地已跨越干旱阈值,即从非干旱地区变为干旱地区,或使干旱程度加剧。这些地区大多从湿润地区转变为干旱地区,给农业、生态系统和当地人民带来严重后果。报告还警告称,如果全球未能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到本世纪末,全球另有3%的湿润地区将变成干旱地区。
饮用咖啡或茶有助预防头颈癌
通过对十多项研究数据的分析,美国犹他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饮用咖啡或茶与罹患头颈癌(包括口腔癌和喉癌)的风险降低有关。头颈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而茶和咖啡等流行饮品中含有强大的抗癌和抗炎物质,可能减轻致癌物质的部分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国际头颈癌流行病学协作组织不同科学家开展的十四项研究的数据。他们汇总了9548名头颈癌患者和15783名未患癌症的对照者的信息后发现,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饮用超过四杯含咖啡因咖啡的人罹患头颈癌的总体风险降低了17%。而即使饮用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也能带来一些好处,可使口腔癌风险降低25%。研究还发现,每天饮用1杯或更少的茶,可使头颈癌风险降低9%,下咽癌风险降低27%。研究人员强调,咖啡和茶的饮用习惯相当复杂,还需要更多数据,进一步研究相关影响。
果糖间接“滋养”癌细胞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饮食中的果糖会促进黑色素瘤、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动物模型中肿瘤的生长。这一发现可能为多种不同类型癌症的护理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癌细胞对葡萄糖有很强的亲和力。从化学结构上看,果糖与葡萄糖相似,但在人体内的代谢方式不同。葡萄糖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而果糖则几乎完全由小肠和肝脏代谢。
研究人员最初以为,肿瘤细胞会像代谢葡萄糖一样代谢果糖。但令他们惊讶的是,在测试的肿瘤类型中,果糖几乎没有被代谢。此次,研究人员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喂食了高果糖饮食的动物血液中小分子的变化,结果发现,多种脂质物质的水平升高,其中包括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进一步实验表明,喂食果糖的动物的肝细胞会释放LPC。研究人员表示,癌细胞本身并不能轻易地将果糖作为营养物质利用,因为它们缺乏相应的生化机制,但肝细胞可以将果糖转化为LPC,然后分泌出来以滋养肿瘤。研究人员观察了多种不同癌症,发现它们都遵循相同的机制。
编辑 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