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外贸企业注重品牌化建设。然而我国外贸会计的专业技能还有所欠缺,存在职能错位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探讨分析经济转型期我国外贸会计发展路径,可对该领域发展起到参考。
外贸会计核算特征
普通会计通常是围绕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各种会计知识,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完善。外贸会计主要负责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外贸会计的外贸结算工作应该遵循国家外贸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外贸经验,以便在处理外贸业务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确定外贸会计凭证的签发和形式的准确性。外贸会计更加关注外贸方面的知识、国际市场经济动态及对外贸的影响,应掌握有关外汇管理的知识,以审慎处理外汇收支、收入等。同时要求这类会计人员具有处理出口退税、出口保险等外贸业务的经验和能力。
外贸会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将人民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贸企业常常需要使用外币。我国对于外汇管理比较严格,外汇核算在外贸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核算精准性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必须使用统一币种结算。业务处理过程中,外汇收支核算可以占到比较大的比例。
在外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借贷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有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演算模式,这也是借贷模式中常用的原则,通过这个原则清晰地分析了借贷之间的关系,外贸会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借贷的数额也会较大,也就会发生“多借多贷”和“同借同贷”的问题。
外贸会计应注重信息化建设
外贸会计主要应用外贸会计业务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多数外贸会计应准确使用该类知识。外贸会计的实务特点在于理论可操作性,该项特点确保外贸会计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若不注重理论知识,无法实现理论操作化与技能化,便不能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外贸会计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及时应用到实际交易活动中。
2024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总体保持了质升量稳的良好发展势头。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随着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外贸会计必须转变传统理念,创新外贸会计工作思路,完善外贸会计职能,以此满足新发展要求。对于自由贸易领域来说,时常会出现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情况,且不同贸易条款和内容的要求不断更新,相应增加外贸会计操作难度。不同人员在外贸工作中,所应用的处理方法不相同,因此对外贸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在外贸外汇核销与结算中,由于条款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约束机制,导致外贸会计职能错位。
虽然在我国很多企业当中的外贸会计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信息化建设不到位的问题,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投入的力度不够。在企业中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外贸业务的过程中,仅仅是购买了昂贵的计算机设备,以及一些会计信息软件系统,并没有重视对其的后期投入。外贸会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因此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这样才能适应经济转型期的要求。
其次,外贸会计与业务相分离。在一些企业外贸会计信息系统中并没有将业务信息完整地录入到信息平台当中去,这样就导致业务与财务相分离,严重影响到了信息交流。
考核机制是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不断推动会计业发展。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若不注重管理效率和效益,将会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积极性和行动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当前,一些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还缺乏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相应影响了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与外贸活动。由于缺乏考核机制,无法有效约束外贸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机制的管控力度不足,易导致外贸会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会使资产使用效率下降,增加外贸企业损失。
经济转型期外贸会计的发展对策
我国外贸会计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经济转型时期,外贸会计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外贸经济业务的发展,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及时地发现外贸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外贸会计工作水平,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外贸经济业务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会计的水平,要采用以下对策:
外贸会计必须按照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应用实务知识与技能,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及时反馈和评价整体规划。通过标准指标对外贸会计的业务水平进行衡量,还可以评价业务效能提升指数。为了加强外贸会计人员的操作能力,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训平台,确保外贸会计的持续化、健康化发展。注重外贸会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严格遵循规范性和合理性原则,不断提升外贸会计人员的技能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外贸会计为了满足国际发展要求,必须对现有职业培训进行扩展,注重转变外贸会计人员的职能。通过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整个外贸会计团队的素质。通过职能转变,使其适应新岗位,要求及时反馈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外贸会计人员还应当准确定位自身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立足于实际需求,不断提升自身操作水平。对于人才教育来说,则应当优化传统教学方式,立足于市场需求开展互动式教学,扩展外贸会计人员的国际视野。
企业还要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外贸会计信息化的专项资金,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监控,根据企业和市场经济变化的环境来对软件进行升级,以及对硬件进行维护。同时,对于一些应用范围比较广的信息项目,可以采用吸引投资的方法来进行维护。
综上所述,外贸会计具有特殊特点,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外贸会计会面临一些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外贸会计工作的问题,立足于实际发展角度,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升外贸会计的业务水平,以此促进我国外贸业务的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市汇丰企业外包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