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25-01-13 00:00:00孙镜振
投资北京 2025年1期
关键词:外部环境弹性人力

事业单位在推动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挑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弹性管理强调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逐步成为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能的有效工具。

弹性管理作为一种注重灵活应变和高效配置的创新管理模式,增强组织活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探索弹性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弹性管理理论概述与发展趋势

弹性管理是一种强调灵活应变、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优化管理结构,使组织能够在不确定和动态的环境中保持高效运作。弹性管理并非传统的固定模式,而是侧重于实时反应和快速适应外部变化,强调柔性决策、灵活调度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不同,弹性管理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弹性调配和动态调整,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弹性管理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并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和组织开始意识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转而采用弹性管理策略。例如,现代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波动、技术创新和竞争压力时,往往通过灵活调整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金融、制造、信息技术等行业,弹性管理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应对外部挑战的关键因素。

弹性管理有助于企业开展创新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弹性管理具体可分为系统内部性和系统整体性。系统内部性包括“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资”,系统整体性包括“弹性计划”。

弹性管理体现在计划工作中,意味着整个计划要具有应变能力。制定计划时,要在行动方案、计划指标上保持适当的可调节度,以利于各要素能自行调整、补充、配合、完善。实施计划时,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计划进行修正和完善,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计划顺利进行;在组织工作中,须在人员安排上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其次,组织结构也要保持弹性。组织工作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关系也是一种弹性的体现;在决策工作中,程序化决策一般按固定程序进行,弹性较小。非程序化决策要求管理者创造性地发挥管理才能,灵活机动、科学决断,弹性较大;在控制工作中,规章制度既要严密、严格,又要可行。具体执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把它用到控制工作中。

未来, 弹性管理将进一步发展并渗透到更多行业和领域。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弹性管理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尤其是在公共事业、事业单位等领域,弹性管理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系统优化,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决策支持。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低、管理机制僵化等问题。首先,许多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较为固定,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工作需求。其次,事业单位通常存在人员流动性较低的问题,可能缺乏创新活力和主动性。最后,管理机制较为传统,决策过程多为上级主导,缺乏灵活性,无法迅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组织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时反应迟缓。这些问题使得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亟须寻求新的应对策略。

弹性管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首先,弹性管理强调资源的灵活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帮助事业单位优化人才结构。通过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调整组织的需求,从而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和多元背景的人才,增强单位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弹性管理还强调根据业务需求及时调整岗位设置,使员工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岗位刚性和员工流动性低的问题。

弹性管理提倡灵活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动态激励方式。在传统的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往往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难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而弹性管理通过实时调整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可以根据工作表现和环境变化进行及时反馈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这种动态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提升组织的适应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事业单位可以在确保稳定运行的同时,提升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

弹性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与成效

通过弹性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调整和跨部门协作,实现人员的多样化和流动性,避免了传统岗位设置的刚性限制。这种灵活配置能够帮助单位更高效地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冗余,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在绩效考核方面,弹性管理提倡动态的、差异化的绩效评估体系。传统的绩效考核往往依据固定标准,难以根据外部环境和岗位职责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容易导致员工对考核标准的不满与反感。通过弹性管理,事业单位可以设定灵活的绩效目标,依据员工的岗位变化、工作表现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同,实时调整绩效评估的内容与标准。例如,项目型岗位可以根据项目进度设定阶段性目标,固定岗位则依据个人能力和工作成果进行评定。这种个性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能有效应对不同岗位和任务的需求变化。

在员工培训方面,弹性管理强调培训的个性化和灵活性。事业单位的培训通常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但随着工作内容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单一的培训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通过弹性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岗位需求以及组织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例如,可以采用在线培训、短期课程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训内容可以根据业务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确保员工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总体来说,弹性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能有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和员工培训的效率与效果。通过灵活、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组织目标的达成。

未来,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弹性管理将在事业单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组织高效、持续地发展。

(作者单位:衡水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猜你喜欢
外部环境弹性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12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模具制造(2019年4期)2019-06-24 03:36:40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论民国时期检察权行使的外部环境——以青岛刁复墀贪污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