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赋能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径

2025-01-09 00:00:00程鹏翔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影视动画实践路径人才培养

[摘 "要]本研究探讨了AIGC技术在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逻辑,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考虑到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独特性,以及培养周期短、内容不全面等挑战,AIGC技术的融入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研究指出,通过针对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实训改革的实践路径,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AIGC "影视动画 "人才培养 "实践路径

本文系2024年度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AIGC技术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4SZX711)研究成果;2024年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AIGC驱动高职三维角色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20240202)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戏曲表演专业群实训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3GZ02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通过应用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大型预训练模型,依托对现有数据集的深度学习,在文本、音乐、图像及视频创作等领域都有卓越表现,为影视动画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工业流程创新和革命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AIGC技术提升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与质量,缩短培养周期、丰富培养内容与形式、拓展实践平台与就业渠道,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课题。本研究聚焦运用AIGC技术推动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揭示其内在价值逻辑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以期为高职影视动画教育高质量发展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AIGC技术赋能高职影视动画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

AIGC技术对影视动画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不仅为专业提供了创新动力,同时也引入了创新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利用AIGC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不仅顺应时代趋势,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学生就业前景的有效路径。AIGC技术在缩短培养周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就业渠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全方位增强学生的专业技巧和艺术创作潜力,进而提高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1.AIGC技术背景下影视动画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革新,影视动画的制作手段及其表达方式正经历着显著变革。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已迅速渗透至影视、动画、动漫等领域,极大地优化了艺术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在更根本的层面上重新塑造了产业规则。AIGC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概念提取,不仅助力创作者生成创新的视觉内容,还大幅提升了影视动画的制作效率,提升了作品的质量。

全球范围内,AIGC技术在影视动画行业中已展现出明显的成果。如Netflix的《犬与少年》和Corridor Crew的《剪刀、石头、布》,这些作品的成功商业化不仅证明了AIGC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还展示了其在影视动画制作中的独特价值和创新能力。尤其是《犬与少年》,该作品中所有的动画背景均由AI生成,展现了AIGC技术在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在中国影视动画市场,AIGC技术的应用也在稳步增长。《神弦曲-猫儿与时光铃铛》的亮相象征着国内电影界AIGC动画的一大进展,这不仅展现了AIGC技术在中国动画领域的深入应用,而且标志着国内动画产业技术创新和表达方式的新趋势。

然而,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挑战。首先,AIGC的普及可能会对传统动画技能的重要性构成威胁,影响行业的就业格局。其次,技术的迅速变革要求动画专业人员不断更新技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最后,虽然AIGC技术为创新提供了新途径,但如何在技术应用中保持创作的原创性和独立性,是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影视动画行业在利用AIGC技术的同时,需要审慎应对伴随而来的复杂挑战,以确保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高职影视动画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AIGC技术的进步不仅为影视动画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设定了新的标准和需求。通过应用AIGC技术增强和优化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不仅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专业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

首先,现行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培养周期普遍为三年,实际的课程教学时间为两至两年半。在有限的时间,涵盖前期设计、中期制作、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的教学。前期如角色与场景美术设计、编剧等课程,由于教学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学习和训练,导致知识和技能不够全面,难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其次,从高职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的作品来看,大多数集中在模型设计与制作,或是短时长的动画样片上。这样的培养内容与影视动画专业的本质存在偏差,学生虽在模型制作、动画调试等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技能,但缺乏对整个影视动画制作过程的全面掌握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最后,受专业培养内容的限制,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选择较为有限,通常仅能在大型项目中承担特定环节的工作,限制了他们职业技能全方位发展的机会。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国内高校动画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教育部已将动画专业归入15个就业率较低专业之列,并且连续数年被标记为高考招生的警示专业。这种现状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就业满意度,也影响了该专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3.AIGC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水平

本研究认为,引入AIGC技术将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为学生开辟更广泛的学习和就业途径,从而促进专业的高质量发展。AIGC技术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水平。

首先,AIGC技术能够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考虑到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紧凑的培养周期,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充分涵盖所有关键技能。然而,引入AIGC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助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掌握如自动角色建模、场景渲染等复杂技术。此外,AIGC所提供的案例分析还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库,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AIGC技术通过拓展课程内容,能够加强核心创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影视动画教育通常在前置设计类课程内容上显得不足,而AIGC技术的运用使得教育者能够设计更全面、深入的课程。例如,应用AIGC工具,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角色和场景设计,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创意思维、故事叙事以及作品全流程制作。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核心创作能力,也更好地满足了专业培养的目标。

最后,AIGC技术的应用能够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并实现专业技能的全面应用。通过掌握AIGC技术,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并参与影视动画产业链的更多环节,如AI辅助剧本创作、虚拟角色表演等。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选择,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

AIGC技术赋能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在探索AIGC技术赋能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这一核心问题时,必须围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训改革这三个关键维度。首先,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整合AIGC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满足当代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需求。其次,教学方法的改革则聚焦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AIGC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兴趣。最后,实训改革应重点考虑将AIGC技术实际应用于影视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应着眼于AIGC技术在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影视动画核心课程进行创新重构。课程改革应借鉴AIGC技术在影视动画制作中的全工业流程赋能,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加速动画制作流程,并与传统课程的核心内容相融合,达到人才培养全方位改革的目标。

首先,在剧本的脚本阶段,涉及《视听语言》和《动画剧本创作》等前置课程。利用AIGC技术协助进行创作和生成脚本内容,进行剧本的框架搭建,辅助剧本叙事的逻辑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剧本的创意上。例如,在电影《无限电影》的制作中,结合四种不同的算法模型进行作品创作,这四种模型包括剧本生成、视频字幕制作、剧本与视频字幕的匹配生成、对话音频和背景音乐的生成。这些模型的紧密协作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反馈循环,从而实现了电影制作的创新。同时可以结合AI游戏设计工具,如AI Dungeon,这是一个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模型来创建冒险内容的游戏平台,为AI在游戏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开放性和自由度。该工具可为学生提供课程的实践平台,使他们在游戏设计和互动式叙事中练习技能,深化对动画剧本创作的理解。其次,AI技术在角色和场景设计课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引入DALL·E、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运用大量的图片和文本标签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归纳成蕴含众多特征参数的多维特征数据向量,也就是算法所理解的各种图像主体、主题、风格、特征等的数据标记世界。学生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角色和场景设计稿,提高设计效率和多样性,探索更广泛的艺术风格。最后,模型制作和动画调整课程中的AI应用也至关重要。以《三维角色设计》和《三维场景设计》这两门课程为例,它们融入了NVIDIA的GauGAN360和GET3D等AIGC技术。这些先进的软件工具能够从2D图像中学习,进而创造出具有逼真纹理和复杂几何形态的三维模型。它们还支持将这些模型无缝导入3D渲染工具,为用户在游戏开发、三维建模和电影制作的渲染过程中提供了便利的编辑和应用选项。此外,在动画制作的后期阶段,采用如Promethean AI和ControlNet等AIGC技术,动画师能够在复杂场景的构建上获得辅助。这些技术能够自动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背景、物体和光影效果,甚至还能生成真实的气象,如雨、雪和火焰等,为动画注入丰富而生动的细节。通过利用AI进行模拟,不仅能够增强场景的真实感,还可以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节约时间和资源。

2.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领域,AIGC技术的融入为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重大转变。AIGC技术可以为学生分析、整合已有知识,并提供智能虚拟辅导,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反馈。AIGC背景下,采用定制化的教学策略,结合AIGC技术所支持的广泛互动和情境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创新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智能时代,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应涵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跨领域思维等。利用AIGC技术,如聊天机器人,教学过程可以转向基于讨论、问答和辩论的互动式教学。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其次,AIGC技术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互动的局限性。通过AIGC技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实时、多维度交互,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同时,AIGC技术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需求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速度进行有效学习。最后,在实践方面,AIGC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情景式教学的实现。例如,模拟不同工作场景和实际问题的聊天机器人,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AIGC技术还能实现实时反馈和指导,为学生提供反馈和辅导,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强化理解和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教学改革

在影视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AIGC技术的应用可为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带来创新和变革。将AIGC技术融入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观察和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学生反馈、教学效果等数据,能够为后续的实践评价提供依据。

(1)实训实践模式的创新。一是构建以工作室和工作坊为基础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强调实际操作和项目驱动。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动画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方式呈现出多样性。为了紧跟最新技术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此模式之下,学生有机会投身于多样的前沿AIGC动画项目,涵盖少儿动画、二次元创作、玄幻武侠和科幻题材等领域。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还有助于提升他们对行业的敏感性。二是依托真实AIGC影视动画创作项目开展实训。在实践项目教学中,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选择与行业紧密相关的项目作为学习和实训的基础,让学生参与实际影视项目的某个环节,如剧本开发、角色设计或后期制作。使用AI进行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布局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AIGC技术的优势,并学会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践。三是以小组、项目、分工、交叉等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跨专业合作,形成包含编剧、设计师、动画师等多个职业的完整团队,共同完成一个动画项目。这种协作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助于其从不同视角理解和掌握AIGC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2)实训实践应用和效果观察。一是在实践教学中,对教学活动、学生反馈、教学效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教学评价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二是多样化创作需求的适应性培养,通过AIGC技术融入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多样化创作需求。他们不仅能掌握传统的动画技能,还能学习到最新的AI技术,从而在动画市场经济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三是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应用AIGC技术,这不仅能够展示他们的技术技能,还能体现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四是建立高效的反馈和指导体系,确保学生在实践训练中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帮助和建议,其涵盖定期的项目评审、个别辅导会议和对学生作品的专业评价。五是全面提升学生能力,除了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之外,还应重视学生在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发展。通过参与跨学科项目、小组合作任务和基于案例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结 "语

AIGC技术在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核心创作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通过提供多样化案例和创新工具,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将AIGC技术融入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中,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学品质和学习效率,而且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掌握动画制作的关键技能。AIGC技术在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领域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为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栋.传承民族文化奏响动画之歌——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综述[J].传媒,2023(22):9-11.

[2]黄惠忠.AI与动画学科建设:历史、现状与未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3,31(11):31-34+38.

[3]纪晓.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70-71.

[4]周文姬.胶片、数字代码、GPT类AI:电影中的现实转向和变体[J].当代电影,2023(9):69-76.

[5]孔令顺,彭婷婷.居危思安:AI的进路与影像的初心[J].电影新作,2023(4):21-29.

[6]段吉方,阎恺祺.AI生成艺术与后人类技术的美学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3(6):54-64.

[7]赵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虚拟现实交互影像中的应用与探索[J].现代电影技术,2023(8):59-64.

[8]高锐.从动画影片《犬与少年》到元宇宙:AIGC的潜力、应用及挑战[J].现代电影技术,2023(5):24-28+17.

[9]祝智庭,戴岭,胡姣.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3(6):12-19+34.

[10]丁海祥.从创作、产业的角度思考如何开展高校动画教育[J].当代动画,2023(2):4-5.

(程鹏翔: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影视动画实践路径人才培养
浅谈镜头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影视动画实践教学中的探讨
电子测试(2018年9期)2018-06-26 06:46:24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15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02:47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52:20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