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三那年,教导主任为了激励名列前茅的同学,办了一场尖子生挑战大赛。比赛规定,每次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五十的同学,都要给自己选定一个排名比自己靠前的竞争对手,然后在下次的考试中超过他。如果挑战失败,你就要去教务处领一个本子,在扉页写上挑战宣言,送给竞争对手。
我虽然有幸被划进尖子生的行列,成绩却并不算特别拔尖儿,又一次挑战失败后,我有些泄气。直到广播里第三遍叫到我的名字,我才慢腾腾地站起来往教务处走。
“不要灰心。”教导主任笑眯眯地说。我望着他充满期待的眼神,神情更沮丧了。没想到下一秒,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从我眼前闪过,夺走了我手中的本子。我惊讶地抬头,发现那人竟然是隔壁班的林嘉栖。他刚打完篮球,穿着黑色的运动外套,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了,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有活力。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只是吊儿郎当地跟教导主任说:“广播不要播那么多次,怪丢脸的。”
“你还知道丢脸啊?年级第一都不保了。”教导主任说了他一句,他也不放在心上,把本子还给我,顺便鼓励我:“我们算是失败者联盟了,下次一定要加油啊。”
那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林嘉栖今天跟我说话了?!他居然认识我?他那么耀眼的人,居然会注意到默默无闻的我?我长相普通,性格内向,也没有出众的才艺,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学习成绩,但我的成绩放在尖子生里根本不起眼儿——更何况对他而言。我掀开窗帘,月光如流水般涌了进来,我的心也瞬间变得柔软起来,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勇气和力量——我想慢慢靠近林嘉栖。
虽然下了决心,但我不敢贸然去打扰他,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去挑战他,选他做我的竞争对手。那会儿,我们基本不会去挑战其他班的同学,除非在自己班里已经是第一名了,不得不走出去。于是我有了第一个目标:成为班上的第一名。
从那天起,我开始给自己布置更多的学习任务。英语是我的弱项,我便将市面上所有的英语试卷都买了回来,每天做一套。以前的我很胆怯,很少问老师问题,但自那天起,我时常往老师办公室跑,请老师帮我分析错题,然后找同类型的题目多练几次。寂静的夜里,总是能听到笔尖触碰纸张的声音;偶尔累的时候,我会起身看一眼窗外的月亮,想象自己和月亮的距离渐渐缩短。终于在某次月考中,我考了班里第一名。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我还是全年级第二名,排在我前面的就只有林嘉栖了,我必须挑战他。
月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我去上体育课,恰巧碰到林嘉栖他们班也在上体育课。我和好朋友围着操场散步聊天,我的眼睛时不时看向林嘉栖所在的篮球场——他的身姿是那么矫健,飞身跳跃时如划过夜空的流星般闪耀。风将他的外衣一角吹起,空气里都是青春的味道。在他中场休息时,我鼓足勇气给他递了一瓶水,他飞速接过,仰头喝了几口后,突然对着我轻声说:“这次你只能挑战我了哦。”
我的呼吸猛地滞了一拍。幸好那天夕阳如火,掩住了我通红的脸颊。已近冬天,掠过我们的风带有些微凉意,我的心“咚咚咚”地跳个不停。我慌慌张张地逃离了篮球场,生怕风声藏不住我呼之欲出的心事。
我终于有了挑战他的资格,我想让林嘉栖知道,我是能与他并肩的女孩。那时候我总爱读舒婷的《致橡树》,我爱那句“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于是,我愈加不敢放松。他的成绩那么好,我虽没想过要赢过他,但也想离他近一点,再近一点。除了继续刻苦学习,我还学着班里其他女生的样子,别上了好看的发卡,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不知不觉间,我一点点变得自信、开朗了。
之后的几次考试,都以我输给林嘉栖告终。我给他送了好几个本子,在那些本子的扉页上写下挑战宣言的时刻,是我整个高三最快乐的记忆。我绞尽脑汁想了很多祝福的话写给他,有一次我甚至还在上面画了他的漫画人物形象。我们一点点熟悉起来,偶尔在走廊遇到,他也会主动跟我打招呼。
时间过得很快,高考进入倒计时,教导主任暂停了挑战大赛,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备战高考中。但有一天,我突然听说林嘉栖要去香港读大学了。
林嘉栖的离开毫无征兆,因要准备面试,他匆匆收拾了自己的物品。走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簇拥着他出了教室,他们像星星一般围绕映衬着他这轮月亮。我坐在自己班里靠窗的位置,悄悄地看着走廊里的他们,实在没有勇气走出去。我看着林嘉栖走到楼梯拐角处,回头——我们的目光撞在了一起,他冲我招了招手,粲然一笑,用唇语对我说“加油”。我慌乱得不知如何回应,本能地朝他挥了挥手,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一个字。我想起自己曾写给他的一句话:“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我都祝你成功。”
高考结束后,林嘉栖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的一所大学录取,我也如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我从校友群里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加了好友,但并没有去打扰他。我看到他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依旧那么阳光、那么耀眼。
后来,我偶尔也会想起林嘉栖,想起那天篮球场上微凉的风如何掠过。我知道,有的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并不是为了停留,而只是路过。但林嘉栖是那样光芒万丈地路过了我的青春,让我的生活也一点点变得闪亮起来。
(本刊原创稿件,豆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