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高效履职 将林长制改革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4-12-31 00:00:00浙江省林长制办公室
浙江林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林长林长制林业

2024年以来,浙江省各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落实党政统领的林长制责任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林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势头。

林长责任压紧压实。浙江省委书记、省级总林长易炼红主持召开省级总林长会议,要求坚定不移落实好林长制,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护林治林美林用林,持续巩固提升全省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断开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省双总林长签发2024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推进林长制先行示范 加快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推动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强化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联动,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推进护林治林美林用林。2024年以来,全省55个市县召开总林长会议,69个市县共发布总林长令75个。

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浙江省林长办制定印发《2024年全省林长制工作要点》,从压紧压实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林业建设重点任务、健全完善林长制工作机制、巩固拓展林长制工作合力等4个方面提出了20项工作举措,15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有力,有望提前完成。跟踪问效2023年全省各地林长挂联情况,运用“林长智治”应用场景数字化归集市县两级林长挂联重点事项,每季末更新工作进展情况,实现“任务接收—问题认领—答题上交”闭环化挂联。2024年以来,全省市县两级林长挂联重点事项291项,其中重点问题184项、重大项目91项、重要改革16项。

创先争优对标对表。对照全国林长制考核办法和指标细则,联合浙江省水利厅印发《浙江省2024年度自然资源集约利用考核实施方案》,精简指标设置、突出结果导向、优化赋分方法,优化完善“林长+河湖长”协同考核机制。充分运用数字赋能优势,迭代升级“林长智治”应用场景,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绝大部分考核指标自动抓取,探索“无感考核”,有效减轻市级迎考压力。强化争先意识,聚焦考核目标,及时总结梳理浙江省林业工作的典型经验、特色做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试点南方片区现场会成功落地浙江,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充分认可和支持。

培训宣传有力有效。聚焦全省各地立“制”为要、以“长”为先、向“林”而兴的林长制实践探索,联合潮新闻专题报道杭州、温州、东阳、安吉、庆元、临安6地,对强化林长履职、优化部门协作、深化源头治理、完善考核激励、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取得的实效,全网传播量达25.9万。组织举办全省林长制工作暨森林资源管理培训班,聚焦林长制政策解读、机制创新和系统应用开展培训,助力市、县林长办找准目标定位,提升实操水平。

杭州市上城区

“六长”共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新模式

杭州市上城区发挥林长制牵引作用,通过强化部门协同、处置时效、闭环管控,针对涉林案件查处修复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部门协同“齐心聚力”。构建“1+2+N”,即林长制牵引+林业监管、城管执法+公安、检察、环保、纪检、税务等参与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实行保护自然资源“六长”,即“林长+田长+警长+检察长+河湖长+综合执法长”的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以往执法力量分散、权责不明等问题,实现涉林案件查处率、整改率100%。

高效处置“一呼就应”。有机融合林长制与生态警务工作,建立“林呼我为、一呼就应1590”快速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承诺在涉林违法犯罪案件打击处置过程中,共同建立“1分钟响应、5分钟联动、9分钟到位、0距离服务”的响应机制,共同搭建“1个联勤平台、5套联动机制、9项协同要素、扩大生态保护同心圆”的工作机制。

闭环管控“效果引领”。上城区林长办与检察、公安、司法、综合执法等部门沟通衔接,形成“碳汇补偿”“劳务代偿”“异地修复”“增殖放流”等替代性生态损害赔偿路径。如共建杭州上城·温州平阳“金毛狗蕨”基地,移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蕨”27株;对涉林案件当事人发放“碳汇鉴证书”,在杭州首次实现以1.12万元认购112.58吨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

慈溪市

“民间林长”守护生物多样性

慈溪市依托林长制工作体系,创新整合巡护资源,联合打击涉林违法,广泛开展宣教活动,持续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水平。

志愿队伍助巡护。创新出台“民间林长”管理制度,招募具有林业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山林管护工作经验等条件的志愿者,与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员组建“民间林长”队伍。截至目前,入库队员60余人,开展巡林120余次,巡护里程5万千米,重点林区巡查频率从每月1次提升至3次。

专项行动强执法。持续深化林长制部门协作机制,林业、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之江利剑”野生动物执法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乱捕滥猎、非法食用及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累计检查重点区域55处,处理行政案件1起,收缴野生动物19只。

创新平台促宣教。在城市展示馆开设“行走的课堂”,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联合组织野生动物救助案例分享等宣教活动2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达1500人次。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依托科普基地,开展主题教育、科普讲座、护飞行动等宣教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近3000人次。

新昌县儒岙镇

林长带头打造“精品绿”

新昌县儒岙镇以林长制为抓手,围绕地方特色树种——柿子树,采用细化柿林品质、优化柿群品种、深化文旅品牌等举措,助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压实责任“护绿”。构建护林“片长+联村干部+护林员”三级网格,每月定时开展护林培训,运用“林长智治”系统开展护林巡查考核,通过“日巡查+周抽查+专题调度”,确保林长责任全域覆盖。截至目前,累计上报火情25起,阻止松材线虫病疫木流失行为61起。

整合资源“增绿”。以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为契机,开展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八类活动。村级林长带头种植柿树幼苗,集点成片,形成规模种植。引进新品种脆柿,定期邀请技术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已种植柿树2000余株,新增幼苗500余株,年产柿子20余万斤。

以林促旅“活绿”。围绕“兢山红柿子品牌”,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会墅岭精品村项目,筹建柿子生加工厂,带动周边低收入群体就业,充分发挥林旅融合的综合优势和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已举办兢山柿子节2次,共吸引游客5万人次,柿子相关农特产品零售额达12.7万余元。

遂昌县

技术林长助推林业提质增效

遂昌县印发技术林长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新型林技服务推广体系,加快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林业新质生产力支撑林业共富实践。

建优服务团队。引导技术林长向基层流动,创新以1个林业高级工程师带1个团队服务1个乡镇(街道)或国有林场的“1+1+1”服务团队模式,目前共有24支技术林长服务团队共116名成员对全县20个乡镇(街道)和4个国有林场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搭建发展平台。与浙江农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省林科院等建立合作,为技术林长服务提供智力支撑。探索“林事服务+机械化”林业社会化服务共富机制,提升区域林业产业机械化水平。截至目前,与各院校合作开展林技推广项目5个,制定发布地方标准3个,累计培养国家级、省级林业乡土专家17人。

夯实共富基础。贯通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链条,建成省级以上示范基地10个,实现年产值1.3亿元,带动1.5万名林农人均增收3万元。打造原生箬叶示范基地,建成箬叶“共富工坊”5家,带动8000余名林农年增收近5800万元。

猜你喜欢
林长林长制林业
绵阳市率先建成“智慧林长”管理系统着力提升林长制工作运行效率
绿色天府(2023年11期)2023-12-11 02:37:50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五项配套制度
山西林业(2022年1期)2023-01-06 14:04:52
岚县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
山西林业(2022年1期)2023-01-06 14:04:52
达川区
绿色天府(2022年1期)2022-11-23 14:11:38
甘肃省举行全面推行林长制情况新闻发布会
甘肃林业(2022年5期)2022-09-26 10:04:54
我省举办林长制改革专题培训班
甘肃林业(2022年4期)2022-08-15 14:00:20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land produces
长汀推行三级“林长制”
福建林业(2019年1期)2019-03-25 00:34:59
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