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青脚鹬(yù),宁波海边最常见的鹬。”
“什么,什么‘玉’?”
“嗯,这个字蛮难写的,不是贾宝玉的‘玉’,而是成语‘鹬蚌相争’的‘鹬’。”
“哦,明白了,鹬是一种长嘴巴的鸟。”
每次,给别人讲宁波的水鸟,难免会有类似的对话。只有搬出“鹬蚌相争”这个“救兵”,大家才能对鹬这种水鸟建立初步的印象。
宁波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的候鸟迁徙路线的中段,是无数南来北往的鸟儿迁徙的必经之地。而且,从杭州湾、象山港直到三门湾,宁波拥有很长的海岸线,广袤的沿海湿地为水鸟提供了歇足、栖息的场所。鹬,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讲,都是迁徙水鸟的绝对主力。
长相难分清,主要“看气质”
从2005年前后起,宁波开始有了民间的观鸟爱好者。随后几年,本地拍鸟、观鸟人士逐年迅速增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宁波的鸟类分布记录不断增加。最初,按照宁波市林业局在2000年左右公布的宁波野生鸟类名录,本地的鸟类共有349种。而到2017年,根据本地资深鸟友“古道西风”的统计,综合历史记载及最近十几年的观察记录,宁波鸟类总数已突破400种(注:到2024年,宁波有记录的鸟类已达420种)。
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这400余种鸟类中,水鸟起码有一百三四十种,也就是说占了约三分之一。而水鸟中,又以鸻(héng)鹬类占了绝对的大头。这里说的鸻鹬类,是指鸻形目的部分鸟类(不含鸥科、燕鸥科等),该目之下又分为若干个科,其中水雉科、彩鹬科、蛎鹬科和燕鸻科在本地分别只有水雉、彩鹬、蛎鹬和普通燕鸻各1种鸟;反嘴鹬科,则有黑翅长脚鹬与反嘴鹬2种鸟;而鸻科有超过10种鸟,鹬科更多,有30余种。
鹬,不仅字难写,而且有很多种的鹬长得高度相似,没经验的观鸟者面对眼前一群的鹬,要把它们分出个甲乙丙丁来,恐怕只有一种表情:囧!——恰好跟“鹬”这个字的左下角的部首类似。
想当初我自己刚学观鸟时,翻开《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关于鸻鹬的某页图鉴,脑子里顿时“嗡”的一下,完全蒙了:啥?这一页上画了十几种鸟?这不每一只几乎都一样的吗?
而随着野外观察次数的增多,才发觉,哦,原来它们彼此之间区别还是蛮明显的嘛,而且几乎都有各自的标志性特征。如,矶鹬的“肩部”白色如弯月;林鹬披着由小块白色碎斑装饰的外衣,而白腰草鹬背上的白斑细如星点;泽鹬的嘴细而尖,青脚鹬的嘴明显粗而厚;鹤鹬与红脚鹬的腿都是红色的,但红脚鹬的嘴的基部上下都是红的,而鹤鹬只有下喙的基部为红色;翘嘴鹬的嘴是往上翘的,弯嘴滨鹬的嘴是向下弯的,而反嘴鹬的嘴又尖又细且往上反卷的;白腰杓鹬的腰部是白色的,而外观几乎一样的大杓鹬的体侧均为细纹,腰部为褐色;黑尾塍鹬与斑尾塍鹬在飞行姿态下区别明显,前者尾黑,且双脚伸出尾部较多,而后者无黑色尾部且双脚只略伸出,至于在停歇状态下,前者的嘴平直如线而后者的嘴前端微微上翘,亦容易区分。
当然,更高的境界是:主要看气质。比如青脚鹬与小青脚鹬,两者外观极为相似,但前者是常见水鸟,而后者是极罕见的濒危物种。如果光看图鉴,恐怕初学者无论看多久都会是一头雾水。古人说得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鸟者想要提高鸟类鉴别水平,更是如此,所谓“图片看千遍,不如野外见一次”。任何一位见过青脚鹬与小青脚鹬的资深观鸟者,要分辨这两位“双胞胎”,可以说都不难,不必细究外形,看“气质”就知道了呗!青脚鹬的身形、站姿看上去修长、高挑,好似翩翩少女;而小青脚鹬则显得矮胖、木讷,恰如忠厚小伙。
邂逅浙江鸟类新记录
2008年春,宁波海边产生了两个鸻鹬类的浙江鸟类新记录。其一,是我拍到的阔嘴鹬。其实,阔嘴鹬根本不是稀有鸟类,之所以之前在浙江没有记载,主要是因为早先时候民间观鸟、拍鸟的人几乎没有,因此依靠专家们有限的调查,漏掉一些鸟种是很正常的。最近几年,浙江鸟类新记录明显增加,主要还是依靠民间爱好者的发现。
而慈溪鸟友单鹏云在当地海边拍到的红胸鸻,却是货真价实的华东稀有鸟类。春天是鸟类北迁的季节,它们在沿海迁徙时一般都会在杭州湾湿地停留、休整一下。2008年4月30日下午,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东边数公里处,单鹏云跟往常一样来到堤坝上拍摄水鸟。滩涂上,有无数的鸻、鹬在低头觅食。他注意到,在一群比较常见的环颈鸻、蒙古沙鸻中间,混杂着一只胸前有红斑、比较“另类”的鸟,就把它拍了下来。起初,他以为那是一只东方鸻,但又总觉得不对劲,因为它明显比东方鸻要小,而且通常情况下东方鸻更多地出现在海边的草地上,很少在海涂上见到。
事后,在浙江观鸟QQ群及浙江野鸟会观鸟论坛上,单鹏云都把这只鸟的图片传了上去,向观鸟高手们请教鸟名。谁知,众多见多识广的高手这回居然谁都不敢确认!
后来,大家又把上海野鸟会的水鸟识别高手“黑皮”(网名)请来看图。“黑皮”说:“这只鸟怎么看怎么别扭,似东方鸻,但不太像;似红胸鸻,但应该在本区域没有分布。”他查了很多资料,又从单鹏云那里要到了此鸟飞行时的图片,通过观察翼下羽色,才认为这应该是红胸鸻。
“保险起见,我又把鸟的照片发给了澳大利亚水鸟专家Mark Barter先生,他也确认,这确实是一只红胸鸻!”“黑皮”说,“这可能是在中国东部沿海的第一笔红胸鸻记录!”
这下,大家都是又惊又喜。因为,根据资料,种群数量稀少的红胸鸻越冬在非洲,在国内只繁殖于新疆天山及准噶尔盆地,谁都想不到它竟会迁徙经过宁波!时任浙江野鸟会会长陈水华及众多鸟友,纷纷向单鹏云表示祝贺。
附:宁波已知的主要鸻鹬类
鸻科:凤头麦鸡、灰头麦鸡、金鸻、灰鸻、长嘴剑鸻、金眶鸻、环颈鸻、东方鸻、铁嘴沙鸻、蒙古沙鸻、红胸鸻等。
鹬科:丘鹬、扇尾沙锥、半蹼鹬、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小杓鹬、中杓鹬、白腰杓鹬、大杓鹬、鹤鹬、红脚鹬、泽鹬、青脚鹬、白腰草鹬、林鹬、翘嘴鹬、矶鹬、灰尾漂鹬、翻石鹬、大滨鹬、小滨鹬、红腹滨鹬、三趾滨鹬、红颈滨鹬、青脚滨鹬、长趾滨鹬、尖尾滨鹬、弯嘴滨鹬、黑腹滨鹬、勺嘴鹬、阔嘴鹬、流苏鹬、红颈瓣蹼鹬等。
另外还有水雉科的水雉、彩鹬科的彩鹬、蛎鹬科的蛎鹬、燕鸻科的普通燕鸻,以及反嘴鹬科的黑翅长脚鹬与反嘴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