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背景下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在此期间,可引入大数据技术,用于改善与优化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自然资源工程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进一步从构建自然资源系统、汇总处理资源数据、打造智慧全程体系3个角度提出自然资源工程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借鉴。自然资源工程涉及环境保护与修复、资源开发与管理、测绘工程、土地规划等项目,关乎新时代生态建设与环境优化工作,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然资源利用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必须突出生态环保理念,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工程实施质量,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引进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行之有效的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体系。
1自然资源工程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印发《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对新时代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加以指导,并提出了“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工程建设原则,使中国自然资源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到信息化建设阶段[1]。《总体方案》文件中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现已在多领域中实现了广泛运用,为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此外,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持续推进,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愈发庞大,且部分自然资源工程应用了倾斜摄影、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传感器、无人机等现代技术,该类现代技术直接生成电子数据,进一步倒逼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在信息统计分析、整合处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将其应用到自然资源工程中能够显著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且可为自然资源工程数据信息处理与运用奠定良好基础。
2自然资源工程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1构建自然资源系统
自然资源工程在信息化建设期间,可基于大数据技术搭建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以安全保障、运维保障、标准规范为原则,构建完整的系统体系。从设施层角度来看,搭建政务云环境,合理布置网络(互联网、政务网、内网)、存储设备及服务器。从数据资源层角度来看,对新时代自然资源工程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归纳,集成化管理建设用地、耕地、开矿用地等数据。从支撑层角度来看,配备数据服务、专题分析服务、通用分析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辅助服务等,革新自然资源工程服务模式[2]。从应用层角度来看,则可借助该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进行调查评价、监督决策,还可将其用于政务服务中,在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下,切实推动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建设步伐。
2.2汇总处理资源数据
自然资源工程中所涉及到的资源类型较为多样,内容广泛,形式多元,给数据信息的直接利用造成了一定难度,在现代化视域下,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多元异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以集成化的形式呈现出来。(1)数据整合。将自然资源工程所有数据信息采用服务接口、在线调用等方式汇集,统一数据信息标准,构建相对完善的数据服务目录。(2)业务归集。按照相同标准将自然资源工程相关业务进行整理,消除歧义现象,并使自然资源数据更为清晰直观地呈现。(3)场景绘制。以数据信息为标准绘制图表,采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促进自然资源工程数据“一张图”显示。(4)数据治理。完成自然资源数据归集整合后,根据数据之间的固有联系进行关联,保障数据有效性与鲜活性。
2.3打造全程智慧体系
2.3.1智能审批
以大数据为支撑构建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则可将当地自然资源工程相关的项目审批程序转移到线上,在线地图、GIS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算法的协同运用下,叠加整合自然资源工程数据土层,从三维、二维角度上对自然资源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在实现工程项目信息汇总的同时,为智能审批的实现提供便利。当相关工程项目递交资料后,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将会随之显示,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项目审批,转变传统审批思路,以此则可形成自然资源工程项目智能审批模式。
2.3.2监督监管
自然资源在管理与优化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变化,为实现各类自然资源的全方位监督监管,精准把握自然资源状态,可应用大数据技术,对自然资源真实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分析,同时引入知识图谱技术,将各个自然资源的所有数据信息加以整合,形成对象单元,如“土地资源单元”,并按照具体资源对象设置“码”,如“土地码”,“码”与各资源对象一一对应,在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中选中“土地码”后,则可直接展示该土地资源的信息数据,直观清晰。此外,当该自然资源受到工程项目影响而发生变动时,相应的“单元”、“码”将会随之改变,当相关人员进行自然资源调查时,可直接查询获取最新信息。以上述提及的“土地码”为例,当人员以“土地码”为条件在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中进行检索后,则可全方位展示该土地资源的所有变化信息,以此实现对该自然资源的实时化监督监管。
2.3.3指导决策
大数据最显著的功能则是数据归集与分析,在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建设期间,则可基于大数据技术,全方位统筹自然资源数据,并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数据分析整合,由此则可显著提升自然资源工程项目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则可将数据作为自然资源工程实施与建设的主要依据,强化数据作用,指导工程决策。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下,可采用“一张图”方式集成阐述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状况,清晰展示“三线”格局,使相关人员能够直观了解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指标、耕地进出占补平衡等数据信息,在曲线图、柱状图、综合地图、饼状图等形式的协同运用下,全方位展现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继而为当地自然资源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2.3.4数据融通
自然资源工程涉及诸多分支,如水资源工程、矿产资源工程、土地规划工程等,各类数据信息之间存在直接性差异。在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建设期间,为整体了解地区自然资源状况,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将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数据进行统筹整合,实现数据融通管理,打破数据壁垒,继而更好地指导自然资源工程项目。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属于新时代典型的信息化手段,自然资源工程按照政策指导提高信息化建设程度时,可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抓手,多角度构建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自然资源工程中所涉及到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并从智能审批、监督监管、指导决策、数据融通4个方面入手,打造全程智慧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作用,革新自然资源工程建设模式,促进自然资源工程信息化、智慧化发展。
(山东省-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刘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