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对果蔬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检测工作的规范展开,有助于及时发现其中潜在的安全物质,筛选出不合格农产品,保障果蔬质量。但是,传统检测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弊端,在效率与精准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对快速检测技术展开科学运用,提高检测效率,满足实际检测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相关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1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作用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与农业大国,对于多种果蔬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时,为防控病虫害,可能会用到多种化肥、农药。再加上果蔬农产品保质期短,可能会有滥用保鲜药物用于食品保鲜的情况,所以极易对果蔬农产品质量造成威胁,造成农产品药物残留量超标。一旦人们食用后,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传统的检测手段虽然精度高、效果好,但存在效率低、耗时长、成本高的弊端,同时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检测设备及检测空间的要求较高,难以较好满足现阶段大量果蔬农产品检测工作对检测技术提出的要求,需要对各种新型检测技术做好应用。通过对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能够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的检测机制,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质量标准体系,这有助于推动果蔬农产品检测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测人员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使其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新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对于推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
2果蔬农产品主要快速检测技术类型及实际应用
2.1酶抑制判定法
该技术应用对具有一定功能的酶基团在某些物质作用下,其活力会逐渐减弱或丧失的原理进行应用,其中,造成酶失去活性的物质即为酶抑制剂。不同酶其所对应的酶抑制剂差异较为明显,一般情况下,酶抑制剂是针对外部物质所确定的,在对果蔬农产品检测时,可以根据植物体内的乙酰胆碱酶的酶基团物质在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有机氯、除虫菊酯等物质的作用下会失去活性的特点进行利用,将检测样品同乙酰胆碱酶混合后,再加入乙酰胆碱,若发生水解,则证明其中不存在农药残留或存在极少的农药残留,反之,则证明其存在大量农药。同时在水解后,加入显色剂,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再参照分光光度计来对显色特征展开测定,即能够对农药残留展开科学判断。该技术成本比较低,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适合进行大批量蔬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但运用时,有一定局限性,仅能够检测出有机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于其他农药的检测效果不明显。
2.2农药速测卡
第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相应食物、水及中毒残留物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鼠药的快速检测。第二,检测原理。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程发生转变,由此推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过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第三,测定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 cm左右见方碎片,取5 g放入带盖瓶中,加入10 mL浸提液(样品与浸提液的比例为1+2),震摇50次(有条件时,可将提取瓶放入超声波提取器中震荡30 s),静置2 min以上。取1片速测卡,在白色药片上滴上2~3滴提取液,放置10 min进行预反应,将速测卡对折(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后,用手捏3 min时,打开与空白对比试验卡比较,白色药片不变色或略有浅蓝色均为阳性结果。白色药片变为天蓝色或与空白对比卡相同为阴性结果。有条件时,将纸片插入\"农药残留速测仪’自动恒温、定时观看[1]。
2.3化学检测法
果蔬中若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其可能与同特定的化学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一些化学反应产生后的物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可能存在显色等独立的观察特征,根据相关特征,即可以对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判断。一般会对离子催化剂进行应用,将其作为反应剂,其自身有一定颜色,在与蔬果中的农药发生反应后,颜色可能会改变,即能够对其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进行判断。相较于其他检测手段,化学检测技术的稳定性更强,成本比较低,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可以较好适用于有机磷等农药的检测。但其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其他药物难以做好检测,且反应过程还极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2.4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在果蔬农产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分为3个步骤:一是样品前处理;二是样品检测;三是数据分析处理。首先,样品前处理是根据样品性质运用室温蒸馏前处理,熔融溶解处理和提纯净化技术等技术,将样品中的杂质物质和重金属分离出来。其次,根据样品种类及重金属性质,采用原子吸收光谱,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测量样品中重金属吸收能量及其波长,采用标准曲线法,估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最后,采用检测仪器的软件,将数据处理成拟合曲线,以便计算出结果,得出经过处理后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准确值。
2.5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英文简称为HPLC,是在普通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气相色谱理论优化而来的。该色谱检测法具备分离速度较快、检测耗时短等优点,同时其自动化发展水平与气相色谱法不相上下,不仅如此,高效液相色谱法还保留了液相色谱法本身的优势,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检测要求、流动相易于改变及能够大规模制作等,正因为融合了液相和气相的优势,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现代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药是果蔬农产品生长期间为防治害虫而播撒的药剂,在果蔬成熟后仍然会有少量残余。现代许多果蔬种植地为了提高果蔬产量、增加产品竞争力,在果蔬生长期间大量使用农药,造成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人体在摄入超标的果蔬产品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2]。
3果蔬农产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运用
新时期,为进一步促进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中的获得更好的运用,还应积极做好相关方面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重视技术创新与应用。
3.1重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对于提高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质量、检测各种果蔬农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加大支持与研发力度,投入更多资源和人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农药种类其更新换代的实际需求。通过做好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创新,降低环境、人为等因素对于样品处理工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及可靠性。技术研发与创新时,还应紧密结合现代农药技术发展情况,做好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积极进行技术方向的调整及更新,保证快速检测技术同农药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持续研发新的快速检测技术,使农药检测种类不断丰富,覆盖更多类型的农药,确保农产品安全。基于不断丰富的检测技术,还可以构建完善的检测标准,以保障农产品中更多农药产品均可以被全面进行检测与监管[3]。
3.2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检测能力
保证检测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与检测能力,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的科学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当前还应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检测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快速检测技术培训、实操操作培训,在保证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其实践水平。积极引进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检测团队的专业化和技术水平。鼓励检测人员进行持续学习与更新知识,关注和学习最为先进的检测技术与方法,不断持续提升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
3.3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监管与检测制度体系
建立相关快速检测工作规范与标准,能够明确操作流程、质量控制要求并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等,能够提高检测工作规范与有效性,并获得更具参考性的检测结果。完善行业标准和法规,进一步加大对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制定的力度,确保相关标准和法规与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在快速检测技术运用过程中,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确保技术的运用符合相关标准及各项法规的要求。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标准和经验,加速中国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对外认证和合作水平。进一步做好检测标准和法规的宣传和培训,让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要求,提升规范意识和实际操作水平。通过上述措施,能够为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运用起到制度层面保障,确保快速检测技术的规范化和准确性,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果蔬产品,提升消费者对果蔬产品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快速检测技术能够较好改善传统实验室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促进果蔬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完善,相关检测人员还应加强技术学习,提高检测效率与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当前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的检测工作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但是果蔬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应持续做好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思逸,刘珊珊,谭雪松,等.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23(2):105-107.
[2]李静,柴岳,程志斌,等.浅析果蔬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优化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3(1):60-62,65.
[3]杨海珍.果蔬农产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2(8):91-93.
(黑水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莫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