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及养殖方法

2024-12-31 00:00:0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活体滤池渔业

水产养殖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逐渐凸显,而循环水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已经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故此,有必要对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及养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渔业产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1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基本原理和构建过程

1.1基本原理

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是指将使用过的水再次利用于养殖过程中的系统。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生物和化学处理将废水处理成适合再次使用的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

1.2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构建

1.2.1设计系统

设计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要确定养殖场规模和养殖品种,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循环水系统容量和处理能力。其次,要了解水体来源和水质状况,进行适当的水质处理和定期监测分析,以便调整和优化循环水系统。根据养殖场规模和品种确定系统组成和布局,包括池塘、滤池、生物滤池、水泵、氧气增氧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等。在池塘设计时要考虑形状、大小和深度等因素,并采用平滑的内部设计以提高水体流动性和降低水质污染风险[1]。滤池应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生物滤池则需要考虑大小、材料和生物填料等因素。最后,选择合适的水泵和氧气增氧设备,以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整个设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效率、可靠性、节能和节水等因素。

1.2.2建设设施

在建设设施方面,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首先,需要对池塘进行挖掘和修建,确保池塘具有合适的深度、宽度和长度,并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需要对池塘进行防渗处理,以确保水质不会因渗漏而受到影响。其次,需要对滤池和生物滤池进行搭建和构建。滤池和生物滤池通常采用混凝土或塑料材料进行建设,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滤池和生物滤池的搭建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例如滤池的过滤介质的选择、生物滤池中填料的选取和排布等。在安装水泵和氧气增氧设备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水泵的安装位置需要考虑水流流向和水泵功率等因素,以确保水泵能够为循环水系统提供足够的水流量。氧气增氧设备通常通过气泵将空气送入水中,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高水体氧气水平。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设施的防护和维护工作。例如,需要在池塘周围设置合适的栏杆和警示标志,以确保人员和设施安全。在设施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如对滤池进行定期清理和更换滤料等,以确保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稳定[2]。

1.2.3安装管道

在循环水系统建设过程中,水源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安装至关重要。水源管道需要经过过滤和处理,以便确保水源质量符合养殖需求。通常,水源管道需要建设在较高的位置,以便通过重力将水引入循环水系统中,同时需要考虑水源管道的流量和水压,以便调节和控制水的供应量。排水管道则需要将处理过的水体排出养殖场,同时需要将废水排放到合适的地点,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通常,排水管道需要建设在较低的位置,以便通过重力将水排出系统。在排水管道设计和建设中,还需要考虑废水的处理问题,以便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安装管道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管材和管径,并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可靠,避免漏水和管道损坏。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铺设方式和通道布局,以便保证管道通畅和维修便捷。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管道的测试和检查,以确保管道质量和安全性。

1.2.4测试系统

建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转。测试包括水质检测、流量测试等,对于循环水系统而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在测试时,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以确保水质符合要求。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在测试时,需要对循环水系统流量进行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养殖需求。流量测试的目的是确定系统实际流量,以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系统。还需要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调试,以优化系统运行效率。调试内容包括池塘、滤池、生物滤池等各个部分的调整,以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2渔业养殖循环水养殖方法

2.1活体滤池法

活体滤池法是一种利用植物和活体生物来净化废水的环保技术。这种技术利用自然界中的生物循环和分解作用,通过将废水经过滤池处理,将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物质分解、转化和吸收,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与传统的化学物质净化方式相比,活体滤池法更加环保和健康,可以提高养殖效率,也可以节省能源和运行成本。在活体滤池法中,滤池内的植物和活体生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释放氧气,为滤池内的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而活体生物则利用废水中的氨氮等物质进行代谢和生长,从而分解和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物质,这些废物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形成循环。需要注意的是,活体滤池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滤池内的植物和活体生物。不同的植物和生物对水质处理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植物和生物。同时,滤池内的生物也需要适当的饲养和管理,保证其健康生长,从而提高滤池的净化效果。

2.2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法是一种常见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废水处理方法。它通过建立生物滤池来容纳大量的硝化细菌、硝化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将水中的有害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在滤池中,水通过一系列过滤介质(如沙子、石子、纤维球等),这些介质提供了大量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生物活动,滤池中的微生物数量会增加,水质逐渐得到改善。相比于活体滤池法,生物滤池法的优点在于对水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更强。由于微生物在滤池中可以快速繁殖,所以可以更快地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同时,生物滤池法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来处理水体,因此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处理水体中的废物。

2.3流水循环法

流水循环法是一种节约水资源、减少废物排放的可持续养殖方法。在循环水系统中,通过水泵将池塘中的水体抽入循环管道中进行流动,同时加入适量的氧气,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分解和处理。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分浪费和废物排放,同时也能提高养殖效率和水产品质量。流水循环法不仅适用于池塘养殖,也可应用于鱼塘、虾塘等不同类型的养殖场。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循环管道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洗,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4静态循环法

静态循环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循环水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养殖池分为上、中、下三层,水体在不同层之间通过上下水流的循环,实现了水质的改善。为了使水中的氧气充分溶解,需要通过加氧设备来提供氧气。当水流从上层向下层流动时,水中的氧气就会被下层水体吸收。这样一来,池塘中氧气含量就可以得到保持,从而有助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它通过对水体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了养殖效益和环境友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及新型材料和设备的研发,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覃掌智.渔业养殖循环水系统及养殖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5):205-207.

[2]梁勤朗.“渔光一体”设施渔业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四川省,通威股份有限公司,2019-12-25.

[3]吴凡,刘晃,宿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学养鱼,2008(9):72-74.

(1安徽省桐城市水产服务中心姜再胜;2安徽省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陶健)

猜你喜欢
活体滤池渔业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4:26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8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36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26
南方某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分析
供水技术(2020年6期)2020-03-17 08:18:20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世界农药(2019年4期)2019-12-30 06:25:06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中国水产(2017年2期)2017-02-25 07:56:08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处理沉后水的炭砂滤池优化研究
环境科技(2015年6期)2015-11-08 11:14:26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BAF)除磷脱氮特性研究
环境科技(2015年6期)2015-11-08 1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