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在探索发展新道路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无论是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还是培育乡风文明、探索善治之路、改善民生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广大农村地区还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虽然经济社会日渐多元繁荣,但治理主体越发多元、思想观念开始变动,使得乡村振兴实施面对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化。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实践的有效引领,尝试分析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逻辑关系,以此提出加强思想引领、落实组织建设、完善相关制度等党建开展策略,旨在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激发农村社会发展活力,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建;党组织;思想引领;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D26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3-0091-04
Abstra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have led the broad masses of farmers to mak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xploring new ways of development, whether it is the new mod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ur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or to cultivate rural civilization, explore the road of good governance,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etc., play a vital role. However, the vast rural areas are still in the critical stage of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lthough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r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and prosperous, the main body of governan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e and ideas are beginning to change, which makes the situation fac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In order to give better play to the effective guidance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the practi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 such as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guidance, implementing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relevant system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Party organizations,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Party organization; ideological guidance; inherent logic
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然而,农村基层党建还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下,农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给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员队伍建设、组织结构、活动形式等方面还略有不足,致使组织战斗力与凝聚力不强,难以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因此,重点基于乡村振兴探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现实研究情况来看,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果相对较多,不同专家学者都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建议和实践经验,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还处在发展阶段,各时期遇到的困难都有所差异,只有持续探索农村基层党建,不断完善相关理论与实践指导,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社会发展,所以有必要围绕乡村振兴进一步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1" 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逻辑关系
1.1" 基层党建可以指引乡村振兴
加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优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在经济方面,基层党组织通过全面调研,能有效掌握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市场需求等,从而协调资源,引导农民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提高经济实力。在文化方面,基层党组织通过挖掘、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能有效培育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并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在社会治理方面,基层党组织通过落实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优化自治制度、完善治理体系等,能有效形成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在维护乡村社会稳定性的同时给乡村振兴创造优良环境[1]。在生态环境方面,基层党组织通过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大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可以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支持。
1.2" 基层党建可以保障乡村振兴
加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优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在组织方面,通过完善基层党建,不仅能使党组织覆盖到传统行政村,还能延伸到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当中,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基层党组织基于乡村振兴需求和党员分布特征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如在产业聚集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党组织,能使其组织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在领导能力方面,基层党组织通过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可以进一步提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使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在人才保障方面,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教育培训等,可以提供一批懂农业、爱农民的优秀干部,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与服务群众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1.3" 基层党建可以推动乡村振兴
加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优化,可以为乡村振兴凝聚广泛的群众力量。在群众参与度方面,通过完善基层党建,群众会意识到乡村振兴是利己,从而更关注乡村振兴决策过程,借助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等渠道表达意见,并愿意主动承担建设任务,积极投身到乡村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层设施建设等方面。在群众动员方面,基层党组织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可以准确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群众,使群众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2]。也能利用走访调研等方式精准把握群众期望,依照其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乡村振兴项目。在群众信任方面,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基于公开透明原则,能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等,从而赢得群众支持。在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通过优化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可以使群众真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增强对党组织的信任感。
1.4" 乡村振兴可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可以有效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具体来说,乡村振兴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了农村经济效益,不但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还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其他资源,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村地区的重视度和行动力,进而增强对党的信任和拥护[3]。另外,乡村振兴也促进了民生建设,尤其是道路、电力、水利等方面,全面改善了乡村生活生产条件,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同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快了乡村移风易俗,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使其更热爱自己的家乡,也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1.5" 乡村振兴可以驱动党建方式改进
落实乡村振兴可以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促使其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和更实的措施加强自身建设和群众服务。这就需要党组织要更重视调查研究等相关方式,通过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回应其关切,解决相关问题[4]。同时,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可以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促使其及时通过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水平,重视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更好地面对各种复杂局面与风险挑战。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策略
2.1" 落实思想引领,提升政治站位
思想建设是基层党建的核心与灵魂,在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在理论武装方面,应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确保理论素养与时俱进,或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展开针对性的理论研讨,带领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观看红色影片、参观革命纪念地等方式深化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强化“四个自信”,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5]。同时,还要借助学习讨论、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针对党员干部加强政治敏锐度和鉴别力培养,提升政治素养与判断能力使其能够精准把握形势变化,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在党性教育方面,应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性分析,深入剖析自身的行为与思想问题,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方向,以此坚定理想信念。日常加大党员干部监督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一旦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及时进行严肃处理,使其可以始终建立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行为举止,在纪律约束与管理加强下保持思想清醒与坚定。同时,通过学习先进典型实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积极传承和弘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与作用,如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等。在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应重点明确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与作用,加大与村委会、村民小组等相关基层组织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并尽可能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其在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真正为群众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
2.2"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能力
为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需求,应该对当下的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具体应先精准定位具体功能,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被定位为推动乡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凝聚社会力量,并明确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领导地位及作用[6]。同时,党组织还要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保障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在党组织结构设置中,可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层级结构调整,比如考虑减少中间层,以提升决策和执行效率。为确保上下级党组织有效沟通合作,还可以建立专项快速响应与有效执行的工作机制,利用定期召开会议、共享信息等形式保障组织工作顺利推行。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引领乡村振兴和推动农村发展方面具有极大效用。具体在班子结构优化上,应拓宽选人视野,不但从现有党员干部中选取,还要广泛吸收乡村中的优秀分子、乡土人才等,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库。同时,重视班子成员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保证优势互补和梯次配备。此外,促进组织生活常态化,不仅是加强党建和提升党员政治觉悟的需要,还是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必然要求。为实现这一点,可以尝试从年度主题、活动内容、时间节点等方面制定党组织生活计划,确保组织生活有序进行。在生活内容上,可根据乡村振兴需求,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在党建过程中基于乡村振兴需求,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基于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3" 推动制度完善,优化工作机制
为有效发挥党建效用,推动乡村振兴,还需加大制度建设,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在责任体系方面,应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组织、书记、干部和党员的具体职责和义务,保障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执行人和负责人,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党建工作定期汇报与述职制度,要求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关于党建工作进展的具体状况,接受上级监督和指导,尤其要将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和党组织与党员干部评优、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约束和激励作用。在党内监督方面,要重点建立党内监督委员会、党员民主评议、党内问责等相关制度,使党组织与党员干部行为可以受到一定监督,避免违纪行为和权力滥用现象出现[7]。针对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也要加强监督,一旦发现违纪行为立刻严肃处理,保持党的纪律性和规矩的严肃性。同时,通过党务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等形式,持续提升党组织的透明度与公信力,使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监督党组织工作。在长效机制方面,要基于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加大对党建工作机制的持续研究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化水平。还要和其他领域彼此促进和深入融合,为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形成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并且始终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加大关注,根据乡村振兴的具体进展和要求,持续调整和优化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工作可以始终保持发展动力,不断进步。
2.4" 深化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养
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养,是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引领和推动农村发展使命的关键。应建立科学的选拔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具体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等相关要求,确保选出的干部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符合,也能适应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选拔时可通过公开考试、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进行,确保选拔过程受到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实现公平、透明。为进一步提升干部素养,还需根据岗位、职责等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保障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要求相互契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对于培训方法,可使用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等多种形式,尽量提升培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干部学习热情,还可以安排其参与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处理复杂问题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逐步增长才干、积累经验,提升问题处理能力[8]。在日常监督管理中,需借助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展开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确保党员干部可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作风。对于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要根据法律规范严肃处理,发挥出警示教育的作用,有效维护队伍的基本形象和纯洁性。为进一步激发干部内生动力,还需明确考核标准,设置量化性考核指标,提升考核的公正性,并将结果和晋升、奖惩等结合起来。奖励方面,除了基本的物质奖励,还要引入精神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等多元化方式,尽可能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日常工作中,还可以尝试开展跨区域交流,通过组织干部到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学习,掌握各地乡村发展状况和先进经验,拓宽视野与思路,或建立学习群、举办学习讲座等,为其提供一个分享经验、相互学习的平台,更好地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和提升。当前乡村振兴实施存在极大复杂性和长期性,为缓解干部工作压力,提升自我调适能力,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开展讲座,或提供心理咨询,建立完善的干部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实际帮助其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2.5" 应用网络技术,创新党建思路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生产、经营等环节的数字化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对此基层党建工作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具体应借助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专项线上党建平台,将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在线学习中心、互动交流区、公告发布区等具体功能模块包含进去,使党员干部可以更便捷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随时随地参与组织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心得[9]。在以往的党员教育中,受到时间和地点限制,效果发挥往往比较有限,对此可以尝试引入网络技术展开在线教育,为党员干部提供更多样、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如录制党课视频,使党员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学习;或组织线上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等。在党务透明化中也可以引入网络技术,比如借助线上平台定期发布一些有关党组织的工作计划、决策、执行状况等信息,使党员与群众都能清晰掌握党组织的工作动态和成果。或建立在线问答、民意调查等互动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和党员的建议和意见,在增强党组织公信力的同时,激发大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除了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引入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还要加大对党员和群众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其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从而为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6" 丰富党建活动,提升工作活力
在党建活动开展中,可以尝试紧密结合地域特色,组织一些主题鲜明的活动。比如借助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户外拓展训练或红色教育,使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强化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在丰富党建内容的同时,提升党员的参与度。对于活动形式,可以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其参与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或举办党建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激发创新精神;或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党建活动,如微党课、网络直播等,全面拓宽党建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10]。党建活动还需将重点放在实践体验上,使党员干部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如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充分掌握农村发展现状与农民需求,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与水平;或组织其在农民群众中开展技能培训与创业指导活动,在强化农民技术技能的同时,帮助党员干部提升职业体验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日常互动交流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还可以组织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加强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深化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或举办党建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促使彼此之间相互分享心得体会,相互启发;或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团队协作游戏等,提升党员干部团队意识等。此外,党建活动的开展还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比如根据乡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组织开展,使党员干部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模范先锋作用。或组织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3"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通过分析发现,两者彼此促进、相互发展,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对此,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需落实思想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站位;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组织能力;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完善,优化工作机制;加快党建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干部素养;重视先进技术应用,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丰富党建活动,提升工作活力,更好地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兰丽影.以农村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振兴[J].新闻传播,2024(3):4.
[2] 宗晓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4-01-22(A06).
[3] 殷雪,秦晓华.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3,24(4):21-26,39.
[4] 代燚.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问题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3):188-191.
[5] 王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逻辑和提升路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100-102.
[6] 卢迁迁.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路径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0):169-172.
[7] 王梦蕾,韩影,易旭.新时代农村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三维探赜[J].广西农学报,2023,38(5):7-12.
[8] 冯燕璐.优化农村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J].河北农业,2023(9):33-34.
[9] 李然.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3(9):41-42.
[10] 计小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优化路径探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8):100-104.
作者简介:闫玲(1982-),女,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