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 • 巴伯钢琴组曲《漫游集 Op.20》演奏 难点及风格浅释

2024-12-31 00:00:00薛家子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重音乐句和弦

塞缪尔 · 巴伯是美国 20 世纪具有代表性 的作曲家,塞缪尔 · 巴伯的钢琴作品多集中在 他创作相对成熟的时间段, 《漫游集 Op.20》 就是创作于此时,整首组曲由四首完整、独立 的小曲构成,以四种风格表达、概括作曲家心 中的美国音乐。

一、作品整体概述

第一首作品演奏速度标记为不是很快的快 "板(Un poco allegro)。左右手交错不一致 的 "重音,体现美国黑人音乐中“布吉乌吉节奏” 的特征,整体速度偏快不拖沓,形成脚步轻快 "行进中的音乐意象。作品开始的第一句就将听 "众带入音乐漫游的轻松情绪中。左手分解和弦 "采用美国布鲁斯音乐中“漫步低音”的创作 "手法,将浑厚的和声进行拆分,减少和弦的厚 "重感,同时达到和右手旋律重音错位的音乐效 "果,呼应右手轻快的旋律,向听众传达“漫游 "开始!出发”的信号。

第二首作品速度标记为慢板布鲁斯节奏(In slow blues tempo)。布鲁斯音乐最早是美国黑 人抒情的哼唱旋律,主要抒发在白人统治下艰 难生活的苦闷。因此这一首的创作是建立在布 鲁斯音乐基调上的,高音旋律的间隙穿插着中 低声部拨音和弦,以模仿吉他拨弦;相同音程 以不同节奏不断重复,以模仿鼓点。整首小曲 在钢琴的中低音区进行创作,将美国黑人音乐 中苦闷、无奈的一面表现给听众,这种音乐风 格也是布鲁斯音乐中最早、最根源的风格。

第三首作品是作曲家自身认为四首中最完 善的一首,也是创作结束时间最晚的一首,速 度标记为小快板(Allegretto),却是四首作品 中主旋律最优美的一首。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 创作手法,有古典创作的复调对位,也有爵士 音乐中的交叉节奏。整首作品以三个声部为线 条进行,左手继续延续“漫步低音”的分解和 声,右手主旋律以两小节八拍为一句,结合作 曲家本人的声乐背景,这种短句子的写法更倾 向于以乐器进行吟唱。双手对位的交叉节奏看 似杂乱却创造了有序、有律动的听觉感受,这 也是美国爵士音乐即兴部分的特点之一。音乐 的变化主要交给了右手以及节奏错位产生的音 乐效果,单音旋律表达着时间流逝、人民安静 祥和的生活,加入二度的三和弦旋律又表达出 历史长河中令人震撼的一面。

第四首作品速度标记为很快的快板(Allegro molto)。整首作品以连续、短小、精悍的旋律 结合有力的和弦重音构成,表达质朴的乡村生 活。作品中重音模仿民间舞蹈的舞步,右手三 度音程交替跑动或震音模仿口琴的乐器音型, 中间单音短小的旋律则符合风笛吹奏的音色特 点。多元化的民间元素融入,体现了美国乡村 谷仓舞的风格。

二、演奏难点分析

作曲家以“漫游”为视角,将美国民间音 乐元素融入作品,以独到的创作手法加以润色, 形成这首钢琴组曲。接下来笔者将对作品的演奏技巧难点及音色加以分析。

( 一 )不是很快的快板

第一首作品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重音交 错的演奏力度。每一个 8 小节乐句中,前 4 小 节左手的“漫步低音”以四拍为一个循环,形 成“强—弱—次强—弱”的力度,重音在正拍 上;右手则是将第一个八分音符空出,再进旋 律,形成左手在前、右手重音在后的错位音色 效果。后 4 小节左手则空出次强拍(也就是第 三拍),右手则在正拍上进入旋律,形成右手 旋律完整,左手重音缺失的音色效果。

每一句都会形成前后 4 小节重音不一样 的翻转,这是演奏中需要反复练习和注意的地 方,要将这种反转明确、清晰地演奏并传达给 听众,传达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戏剧性色彩。

(二)慢板布鲁斯节奏

第二首需要突出的是音高、音色的对比, 作品中蕴含的多次对比都要在弹奏过程中明确 给听众。

第一次是前 2 小节中高昂连贯的旋律音与 中低声部拨音的对比,高声部可以以黑人灵歌 的吟唱为原型进行演奏模仿,拨音模仿的吉他拨弦是演奏时需要模仿的音色。

第二次是前 2 小节旋律右手在高音,后 2 小节旋律左手在低音,一边为吟唱,一边为吉 他拨弦,需要在钢琴演奏中将二者的不同演奏 出来。

第三次是旋律音和鼓点的对比。从谱面就 能看到,在前 6 小节相对柔和的旋律后,出现 2 小节高低交错的重复和弦。这是比较容易演 奏和表达的音色,但仍需要注意要将作品中 存在的各种音乐元素明确地传递给听众(见 谱例 1)。

(三)小快板

结合作曲家的声乐背景,我们可以将第三 首作品以 2 小节为一个气口进行演奏,谱面上 旋律也是 2 小节一条连音线,每个乐句由多个 气口连接而成。这种创作特点常见于声乐作品 (在器乐创作中更多是 4 小节以上的大乐句), "这也更利于在演奏交叉节奏时突出音乐的律动。

第一、第三乐句共有八个气口,要注意两 个演奏难点,一是复调创作手法下三声部不同 音色、不同力度的演奏,需要注意高声部旋律 的连贯性;二是“8 对 8”的交叉节奏对位,以 笔者的演奏经验,我们需要以旋律听觉为主,不断反复练习感受“两拍 7 个音,两拍 8 个 音”重叠时时值的松紧感。

第二、第四乐句只有两个声部,除了交叉 "节奏对位的练习外,还要注意右手和弦中隐藏 "的高音旋律,旋律音以重音的演奏方法进行突 "出,但不能影响左手分解低音的平稳进行。第 五乐句的交叉节奏对位,是全曲演奏的技术难 "点,可以将十六分前附点节奏理解为爵士音乐 "中的重音,以两拍为单位简化为“8 对 5、8 对 6”,同样需要反复练习感受时值(见谱例 2)。

三、“新浪漫主义”风格体现

塞缪尔 · 巴伯的“新浪漫主义”风格可以 概括为“以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为基础, 结合 20 世纪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的音乐风格。 这种创作风格同样体现在《漫游集 Op.20》中。

( 一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语言

第一首采用“回旋变奏”的曲式结构,尽 管重音的位置前后交错,但音乐依旧在规整的 4/4 拍中进行。以 bA 大调为基础,分解和弦结 束在“主音—属音—主音”的进行上,右手的 旋律线条完整连贯,表达出轻快漫游的音乐情 绪。

第二首采用单三部曲式,A 部与 B 部分别 在高声部与中低声部上演奏旋律,尽管为了表 达爵士音乐运用了较多的特殊节奏型,但依然 保证音乐以 4/4 拍进行律动。以 C 大调为调式 基础,结束时从属音解决至主音五度音程。

第三首采用变奏曲式,以第一句 12 小节 为基础,变奏为 12 个乐句,其中第 1、3、7、 11、12 句以三声部线条进行创作,旋律基本在 高声部上进行。作品中优美的旋律线条以声乐 吟唱的特点划分气口,以 2/2 拍为律动,形成 2 小节为一个连线的乐汇。在 bG 大调上进行, 中间转调至 B 大调,再转调回 bG 大调,最终 结束在 bG 大调主和弦上。

第四首为复三部曲式,4/4 拍,为了突出不 在正拍上的重音,作品中没有过多的特殊节奏 型。整首小曲在 F 大调上创作,结尾处主音和 属音多次交替进行,产生即将结束的归属感, 并最终结束在主音上。

(二)20 世纪现代音乐创作手法

《漫游集 Op.20》中的 20 世纪现代音乐创 作手法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作品的主要内 容“美国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入,另一个是现 代创作技法的使用,这一特点在四首作品中都 有所体现。例如,用错位重音的方法表达“布 吉乌吉节奏”;用拨音、刮奏等演奏方法对各 种美国民间音乐常用的乐器进行模仿;以不协 和的音簇式和弦强调舞步中的重拍;用交叉节 奏表达爵士音乐的即兴成分等,都是 20 世纪现 代音乐创作手法的运用。

[ 作者简介 ] 薛家子,女,汉族,陕西咸阳人,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钢 琴演奏。

猜你喜欢
重音乐句和弦
一生为客恨情多
音乐生活(2023年3期)2023-05-30 01:47:34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品鉴(2021年26期)2021-10-25 09:49:56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乐器(2021年9期)2021-09-18 02:00:04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乐器(2021年7期)2021-09-10 07:22:44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趣味(语文)(2019年4期)2019-08-20 05:37:02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北方文学(2018年29期)2018-12-18 19:10:08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黄河之声(2017年17期)2017-11-23 08:24:22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