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的审美特征

2024-12-31 00:00:00胡林锋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综艺创新性跨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文化类创 新综艺节目作为新时代文化信息传播和创新的 载体和形式,在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推动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以丰富的情 感、故事吸引大量观众,挖掘传统文化精粹, 以诗词歌赋、古董宝藏、书信、歌舞甚至是服 饰时尚为载体,通过访谈、表演、比赛等形式 展现,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 化。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的审美 特征,以期更好地认识其重要性和意义,以推 动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发展,为人们带来 更多优秀的节目作品。

一、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的审美特征

( 一 )历史文化的再现与展示

近年来,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文化类创新综 艺节目如《国家宝藏》《中华文明之美》等, 纷纷凭借视听艺术的理念、技术和话语创新的 手法,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 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文明之美》节目为 例,其一方面依托现代传媒技术,运用视听艺 术的手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艺术美 感,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不仅能领略 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还能感受到历史文化 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及探索动力。另一方面,节目通过角色扮演、提升趣味性等创新方式,展现中华文明相关内 容,让观众在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感受传统 文化的魅力,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创新性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创作形式上呈 现出不断创新的趋势,成为当前综艺市场的新 潮。在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中,部分节目通过 科技赋能艺术,使传统文化更具时尚感和当代 感,从而满足观众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多元化审 美需求的日益增长。其中, 《国家宝藏》《美 好年华研习社》等节目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观众能够在 真人扮演与虚拟展现之中,了解历史文化与人 物的特点,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节 目不仅在内容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同时也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为观众带来 全新的视听体验。如《美好年华研习社》,不 仅有全面详细的历史人物分析,更通过科技展 现与人们以往所了解的具有一定区别的人物形 象,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传承的同时,通过 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为观众带来全 新的体验,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也 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采用越来越多的表现形 式,如“剧式”综艺、数字化技术等,以期全

面深入地表现传统文化的精神旨趣。如《美好 年华研习社》节目采用叙事模式,通过故事叙 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人 物和人文价值融入节目,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 同时,感受到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魅力。此外, 节目还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更加直观、形象 的方式呈现历史人物和文化遗存,让观众能够 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创新的表现 形式,不仅能够提高观众的观赏体验,还能够 培育观众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跨界合作与传播

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在传播方面不仅注 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融合,还非常注重多 维度的解读和传播策略。与此同时,艺术跨界 的演绎方式也成为此类节目重要的表现手法之 一,让传统文化在新的表现形式中得以重现, 同时也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深入了解 和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通过对汉字、 诗词、文物、典籍等在综艺节目中的多维度跨 界传播和跨圈层传播,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中国 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和 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弘扬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二、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的审美价值

( 一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是指在传统文化资源 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开掘,在选择、呈现、 阐释和转化四个层次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从而 创作出更加符合现代观众审美和需求的综艺节 目。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旨在通过轻松愉悦的 方式,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能感受到传 统文化的魅力,使观众能够通过不同方式了解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文化进行传承发扬。在选择文化资源时,需要注重主题的选择 和节目的创意,同时也要注意对传统文化资源 的尊重和保护。在呈现文化资源时,不仅要注 重节目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还应该对传统文化 资源的创新性表达和呈现方式进行反复优化。 而对文化资源的阐释,需要结合节目形式为观 众带来思想性及文化性,深入分析传统文化资 源深厚的内涵,并在文化资源转化过程中积极 挖掘此类节目的商业性,通过创新的方式,使 传统文化资源能够得到再次利用,从而推动文 化的传承创新。

(二)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随着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传统文化 类节目面临新挑战。然而,观众对于文化类节 目依然具有较强的需求和较高的期待。在此背 景下,为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文化类创新 综艺节目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类创新综艺节 目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增加人 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进一步提高文 化自信。文化类创新节目通过创新的方式,运 用现代技术展现传统文化,并对相关人物故事 进行演绎,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在展现现代 科技魅力的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全新的 方式进行展现,增强人们的观感,从多角度出 发带来全新体验,使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 度不断提高。此外,部分节目通过将传统文化 与现代娱乐元素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 众,使年轻群体也能够了解到更多传统文化, 实现文化的传承,并为年轻群体提供新的思路, 在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也能够开发自 身思维,为文化带来创新与发展。

(三)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

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类创新综艺节 目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通 过各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跨界合作,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如《中 国婚礼》节目从婚礼的角度出发,探寻中国传 统婚俗文化的发展及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节目 聚焦不同地区的未婚夫妻,展现当地经过历史 与文化演变后独特的婚俗文化与民族特色,带 领观众了解婚俗文化演变过程中历史文化与现 代思想的碰撞,从而使观众深刻理解和感受节 目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同时,文化 类创新综艺节目也在不断地引进新的技术和手 段,尝试着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方式,以 满足观众对于审美需求的个性化追求,这不仅 可以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拓宽观众的审美视 野,更可以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提 高观众的审美水平,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 解和欣赏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因此,文化类创 新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三、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 一 )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未来的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将不再仅仅 关注娱乐和市场,而是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弘扬,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 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和领悟传 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借助创新的方式, 传统文化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筑牢文化自 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的活力。同 时,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也将为观众提供学习 和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参与传统文 化的传承和弘扬,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 展贡献力量。

(二)更加注重创新性和时代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类创新综艺 节目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寻找创新性的发 展方向。目前,在互联网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 下,年轻人主导着整个时代的发展,年轻群体对创新性和时代性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审美 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如何以创新性 和时代性的形式呈现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吸引 年轻人的眼球,成为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亟待 解决的问题。因此,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需要 更加注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使传统文化元素 时尚化、现代化, 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三)更加注重跨界合作与传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文化类创新综 艺节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大众日益 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正在逐 渐改变自己的传播模式和策略。尤其是在新时 代背景下,跨界合作与传播成为文化类创新综 艺节目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体现在艺术形 式的跨界演绎上,也体现在对文化内容的多维 视角解读和跨媒介、跨圈层传播策略上。通过 将汉字、诗词、文物、典籍等优秀传统文化元 素与现代综艺节目相结合,文化类创新综艺节 目成功地让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出圈”,为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四、结语

综上,文化类创新综艺节目作为新时代文 化信息传播和创新的载体和形式,具有重要的 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文化 类创新综艺节目需要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和弘扬,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性和时代性,开创 跨界合作与传播新模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丰富观众的审美 体验做出更大的贡献。

[ 作者简介 ] 胡林锋, 男,土家族,湖北利川 人,湖南广播电视台导演,本科,主要从事电 视编导工作。

猜你喜欢
综艺创新性跨界
跨界
诗歌月刊(2023年2期)2023-03-11 09:19:48
跨界
诗歌月刊(2023年1期)2023-02-11 13:08:28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30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8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金色年华(2016年9期)2016-02-28 01:41:08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