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阅读,助推小学语文教学由“浅”入“深”

2024-12-31 00:00:00初朝霞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思辨性创设情境

在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时,要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评价。新课标增添了“课程内容”板块,按照不同层级设计不同学习任务群,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处于第二层级。思辨性阅读的核心理念是落实生本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进行独立思考,助推课堂教学由“浅”入“深”,走向精彩。

一、扎根教材内容,明晰思辨目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辨性阅读以及思辨性表达。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统编教材,围绕相应单元要素,有机整合学习内容,创造性地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可以从整个单元入手,进行统整;也可以围绕单篇课文,进行设计,形式多样,重点是依托统编教材,结合具体的内容,明晰思辨的目标,避免学生无序思辨。

教师可以结合单元要素,创造性地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编排,其中就有不少单元的人文主题具有思辨性质。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等课文,这些篇目既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为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创造了条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机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创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这一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

教师也可以结合单篇课文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毕竟学习任务群是由一个又一个学习任务组建而成的。针对《自相矛盾》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买卖双方的角度进行思辨,可以指导学生重点围绕矛与盾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辨,探究文本的寓意。针对《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比赛规则开展思辨活动,探究孙膑的思维方式。针对《跳水》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普通水手的角度,思考船长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学习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自己语言概括船长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二、创设思辨情境,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生对具体的事物、情境较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新课标强调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创设相应的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阅读、辨析、探讨、交流、分享中进行思辨,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

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科技”,指向阅读的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围绕“自然科技”这一人文主题,创设“走进自然博物馆”和“走进科技馆”的学习情境,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任务一]当“小讲解员”,说一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任务二]结合相关知识点,设计恐龙进化为鸟类的示意图;[任务三]结合参观科技馆的经历,制作手抄报,介绍纳米技术;[任务四]绘制表格,介绍“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过程;[任务五]举办科技新闻发布会;[任务六]发挥想象与联想,写一写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师要有生活意识,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思辨情境,在丰富学生思辨内容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思辨兴趣,助推思辨从“浅”入“深”。

三、渗透思辨技巧,提升思辨能力

创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探究精神。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文本类型、思辨目标,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将思辨技巧教给学生。

比如,教学《琥珀》一课,针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这一学习任务,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效果必然不高。教师可以围绕“推测”一词,组织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说一说文本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推测的。在学生探究琥珀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适时提出“作者为什么会推测故事发生在松林”“这件事情为什么发生在夏天”等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思辨的方向,寻找作者的预测依据,在帮助他们找到科学依据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

此外,针对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这一特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可视化思维工具,比如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多种思维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呈现他们的思维发展过程。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思辨技巧,提升思维能力。比如,教学《纸的发明》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一方面需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开展随文练笔活动,在帮助他们巩固理解思维技巧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新课标与时俱进,提出了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目的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将其作为学习重要载体,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扎实推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助推课堂走向精彩。

猜你喜欢
思辨性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