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研究

2024-12-31 00:00:00周贝贝
大观 2024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摘 要:在当代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愈发重要。高校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问题。沉浸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通过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探讨传统文化对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的影响,分析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的特点,提出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策略,以期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

注:本文系2023年荆楚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传统视域下高校钢琴演奏沉浸教学实践研究:音乐与舞蹈教研室”(JX2023-044)研究成果。

在当代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愈发重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音乐元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尤其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所下降。高校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授西方音乐理论与演奏技巧,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与应用。这不仅导致学生对我国文化了解不深,而且导致钢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近年来,沉浸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与认可。通过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沉浸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因此,将沉浸式教学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其在高校钢琴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传统文化对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的影响

(一)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文化认同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中国的传统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通过在钢琴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元素,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还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首先,传统文化中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旋律和韵律。传统音乐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例如,古琴曲、戏曲音乐、民间小调等,一直以来都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相应的作品引入钢琴教学,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在演奏中体会到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节奏和音色,在此基础上,也能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其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音乐中一般蕴含着儒家、道家的思想,相应的思想通过音乐作品的旋律和歌词传达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艺,还能够使其更为充分地受到文化思想的熏陶。例如,古琴曲《流水》蕴含着“道法自然”的思想,通过学习和演奏这首曲子,学生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此外,将传统文化融入钢琴教学,还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现代社会中,受全球化影响,一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逐渐减弱。通过在钢琴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例如,通过学习和演奏《梅花三弄》《二泉映月》等传统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也能够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二)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

将传统文化与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沉浸式教学法通过创造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加有效地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这种教学方式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并通过相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首先,沉浸式教学法强调通过多感官的刺激,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相应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注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水平地参与和投入。例如,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传统音乐的音频、展示相关的文化图片和视频,同时也可以邀请传统乐器演奏者进行现场表演,从而有效地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种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受到刺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其次,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故事和传说,可以作为教学素材,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各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故事和文化内涵。例如,古琴曲《广陵散》背后有着“嵇康绝响”的动人故事,昆曲《牡丹亭》则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将相应的故事和音乐作品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钢琴技巧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使学生更好地投入钢琴学习。此外,传统文化中的音乐作品多种多样、风格各异,在钢琴沉浸式教学过程中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传统音乐中既有优美抒情的古琴曲,又有欢快活泼的民间小调,还有庄重肃穆的宗教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通过相应的方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有的学生喜欢优美抒情的音乐,可以选择学习《阳关三叠》;有的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喜欢欢快活泼的音乐,可以选择学习《花好月圆》。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热情。

二、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的特点

(一)全感官体验的教学模式

首先,沉浸式教学强调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音乐作品的音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节奏。例如,在教授《月光奏鸣曲》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播放不同演奏家的录音版本,让学生聆听和比较这些版本的差异,并且更加深入地体会不同演奏风格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样的听觉体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其次,沉浸式教学还注重视觉的参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音乐视频、乐谱动画以及演奏者的手部动作特写等,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钢琴技巧。例如,在教授《土耳其进行曲》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专业演奏者的现场视频,让学生观察演奏者的手指动作和身体姿势,从而使其掌握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视觉体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和模仿正确的演奏动作,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再次,沉浸式教学还强调触觉的体验。在钢琴沉浸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和手把手指导,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正确的手指动作和力度。例如,在教授《肖邦夜曲》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亲自示范如何运用手指的力量和柔韧性,同时更加有效地演奏出乐曲中细腻而丰富的情感。通过这种触觉体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正确的演奏方式,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例如,某高校在其钢琴课程中采用了沉浸式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感官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音乐体验。该校音乐学院的教授介绍,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播放不同版本的音乐录音、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手把手的指导,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钢琴技巧水平,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从学生反馈来看,相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和专注,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情境化学习的教学设计

首先,情境化学习注重音乐情境的创造。教师需要通过讲述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例如,在教授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讲述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同时进一步分析贝多芬创作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困苦,从而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坚韧和奋斗精神。通过这种情境化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还能够在演奏中更加投入和专注,进而有效地呈现出音乐作品的深刻意境。其次,情境化学习还强调演奏情境的模拟。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演奏场景,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练习,从而提升演奏水平和舞台表现力。例如,在准备音乐会或考试时,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出,让他们在模拟的舞台上进行演奏练习。通过相应的情境化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加适应演出环境,克服紧张和恐惧,从而增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策略

(一)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传统音乐作品

首先,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选择一些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作为教学曲目,例如古琴曲《流水》、民间小调《茉莉花》、戏曲音乐《贵妃醉酒》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技术要求,还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这些作品的背景、创作过程和文化内涵,通过相应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乐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例如,在教授古琴曲《流水》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介绍该曲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讲述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中的深情和意境。其次,教师需要合理地改编传统音乐作品,使其更适合钢琴演奏。例如,一些传统的民间乐曲和戏曲音乐本身并不是为钢琴演奏设计的,通过合理的改编,能够使其既适合钢琴演奏,又保留原作品的韵味和风格。在改编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和体验传统音乐的改编技巧和方法,从而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京剧《贵妃醉酒》中的经典唱段改编为钢琴独奏曲,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体会京剧音乐的独特韵律和节奏。

(二)情境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结合传统文化的情境化教学活动。例如举办传统音乐主题音乐会,让学生在演奏中体验和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作品进行演奏,并且可以身着传统服饰,使用传统乐器进行伴奏,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例如,在举办《春江花月夜》主题音乐会时,学生可以穿着汉服,同时配合古筝等传统乐器进行演奏。通过这种情境化的活动,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感受传统音乐的美。其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的情境化教学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音乐演出或博物馆,使其更深入地了解传统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氛围。在相应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地与传统音乐艺术家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创作和演奏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音乐的精髓。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后台,与京剧演员交流,学习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演经验,进一步了解京剧的演奏方式和艺术特点。通过各种类型的互动性的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结语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钢琴沉浸式教学,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是对现代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通过全感官体验和情境化学习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教学策略,如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传统音乐作品、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等,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在全感官体验的教学模式中,听觉、视觉、触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提升了学习效果和音乐素养;而情境化教学活动通过创建具体的文化情境,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演奏,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些策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还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参考文献:

[1]牛婷微.初探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J].艺术评鉴,2021(8):108-110.

[2]林昊.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J].戏剧之家,2023(1):173-175.

[3]孙倩文.高校钢琴伴奏课程教学现状探究[J].乐器,2023(9):52-55.

[4]马搏宏.关于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考[J].艺术评鉴,2023(9):133-136.

[5]许瀚允.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23(4):101-104.

作者单位:

荆楚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蹒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鸟朝凤》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28:14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20:00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6:43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2:49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8:39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8:14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