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

2024-12-31 00:00:00赵洲
中国种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

摘要: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是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粮食需求提升,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环境资源,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关键方向之一。本文旨在探讨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关键技术、应用及推广应用,以期为小麦种植者和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也日益重视,已经从解决温饱提升到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绿色食品的日益普及,小麦作为应用最广泛的主粮作物之一,其栽培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科研人员通过对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进行持续研究,不断强化优质小麦生产理念,使粮食生产的品质和效率大大提高,带动了种粮主体的经济效益和大众生活质量提升。除此之外,我国对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迫切需要持续推进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发展。

1 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要点

1.1 根据地力条件精选品种 在对小麦进行种植之前,应该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种植地区天气气候、周围生态环境以及常见病虫害等各项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积极使用小麦精细化栽培技术。确保最终筛选出来的种子质量符合优质小麦的种植需求,种植出来的小麦也能够实现绿色高产、提质增效的最终目的[1]。例如,在对小麦种子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地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小麦品种。像山东地区可以种植春性较强的小麦品种,该类小麦能够在冬季与春季之间进行快速的生长发育,避免遭受严重的冻害影响。山东地区地处北方,但是相对来说冬日不会像东北地区一样过于寒冷,且基本不会出现干旱情况,降水能够满足小麦的日常生长需求。近年来,山东省在高肥水地块推广农大753、农大761、科农2009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品种抗性和丰产性、稳产性都表现突出[2]。

1.2 精细化整地 一般来说,精细化整地的关键点往往包括深耕、细耙、保持清洁和平整这几个环节内容。其中,深耕可以确保种子的根系深入土壤,促使叶子茂盛生长,有助于水分和土壤的保持;细耙则能够避免土块残留在土中,有助于小麦苗的正常生长,防止叶子泛黄和无法生长的情况;保持土地的清洁是确保土壤健康的一环,及时处理杂草和秋后的残茬,防止土壤腐烂,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平整的土地有助于观察区域是否平坦,而且对小麦生长期间的均匀分布和灌溉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寿命。

1.3 精量化播种,一播全苗 在对小麦苗期地下病虫害进行防治的基础上,遵循“适墒、适期、适量、适深”播种原则,综合运用小麦宽幅精播、规范化播种、播前播后双镇压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确保一播全苗,苗匀、苗壮,避免缺苗断垄现象。土壤处理和种子包衣可有效降低苗期根茎部病害和地下虫害的发生率,重点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和苗期地下虫害。要做好适墒播种,以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为宜,做到足墒萌动发芽和出苗,确保一播全苗。对墒情不足的地块进行浅播压水或采用淋灌节水技术补墒促苗。温度是决定小麦播期的主要因素,小麦早播或晚播都不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不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在适期播种情况下,播种深度在4cm左右,播种量以250万~270万粒/hm2为宜,砂姜黑土地块、晚播麦田要适当增加播量,播后及时查苗补种,确保全苗[3]。播前播后镇压是确保苗齐、苗匀、苗壮的关键措施。可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积极推广应用立旋整地双镇压高性能播种机,实现一次作业完成破碎大土块、平整地面、播前镇压、精量播种、播后镇压等多道工序。

1.4 加强小麦田间管理 小麦种植后,要加强对小麦的补苗管理、水肥管理、除草管理。(1)补苗。在小麦出苗后,种植人员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工作,避免因为缺苗、坏苗而造成减产。(2)水肥管理。小麦生长最离不开的两个因素便是水分和肥力。小麦生长的土壤条件是需要酸碱平衡的,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其有机质的含量也要达到1%以上,并且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也是不能短缺的。因此,在对小麦进行施肥时,要根据小麦的实际需求,合理配制肥料,科学施肥。灌水工作也需要种植人员根据土壤、气候、降水量等因素具体分析后再做决定,要及时适量地进行灌水,避免土壤过于干燥或者湿润,造成土壤板结或水涝。(3)除草。杂草会跟小麦抢夺土壤中的养分,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因此,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杂草清理,保证小麦养分充足,健康成长。可以采用化学方式进行除草,如喷洒甲基二磺隆、炔草酸等,但使用时要严格控制配比。

1.5 小麦入冬和春季管理 首先,种植人员在小麦入冬前要进行定期的田地巡视,及时清除停止生长、生长势头弱或者出现损伤的秧苗,清除后要及时补填新的麦苗,避免因为清除补填不及时而导致来年的总体产量受到影响;巡视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秧苗的疏苗管理,防止秧苗过密而影响麦苗的长势。进行耕地、施肥和浇水。冬前管理时,对于田间深厚贫瘠的土壤,要使用锄头将板结、颗粒大的土块儿进行压碎,并且需要向田间施加底肥,为小麦提供营养。种植人员需要浇灌小麦的越冬水,适宜的浇灌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不宜在低于5℃的温度下进行浇灌,以防麦苗被冻伤。其次,冬去春来,小麦进入返青拔苗期。随着温度的回升,各种害虫进入危害期。

做好小麦的春季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环节,具体操作如下。(1)及时施肥。小麦的幼苗在经过一个冬季后,从幼苗期进入返青期,需要及时浇水施肥,保障小麦的水肥充足,麦苗越弱,越需要尽早施肥,尽量提高小麦的成穗率。(2)喷洒除草剂。麦田的杂草会严重争夺小麦的养分,并且年后的杂草根系发达,抗药性极强,因此,在选择除草剂时要选择具有内吸作用的除草剂,如唑啉·炔草酯乳油等。(3)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春季病虫处于繁殖阶段,危害程度极高。为了减少病虫害对麦苗的损害,可以采用阿维高氯搭配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磷酸二氢茎钾以及芸苔素内酯水剂,用来预防根枯病、红蜘蛛、蚜虫等病害[4]。(4)预防倒春寒。小麦进入拔节期,抗寒性会降低很多,春季又是多发低温寒流的季节,因此,可以通过浇水等方式加强小麦的抗寒能力。

2 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意义

2.1 保证小麦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变暖和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传统农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采用精量化栽培技术,农民可以更加科学地管理土壤、水资源和施肥方案,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精准的灌溉系统和智能化的施肥管理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最大化农田的生产力,确保每一滴水和每一斤肥料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精量化栽培技术为小麦种植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使农业产业能够在长期内稳定增长。

2.2 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加,高品质的优质小麦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更有竞争力。通过技术的应用,农民可以精准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产量品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同时,高效的管理和作业流程还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强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精量化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还能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增强其经济抗风险能力。

3 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推广策略

3.1 完善推广体系、加大推广力度 政府应牵头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推广体系,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信息服务中心等。通过这些机构,可以有效地将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推广活动的资金投入,确保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技术培训、示范田建设和宣传资料的制作与分发。此外,应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直接指导农民进行技术应用,从而提高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除了政府资金支持外,还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参与。可以通过设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吸引农业风险投资等方式,为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采用精量化栽培技术的农户提供低息贷款和金融产品,降低农民的融资成本,激发他们的种植积极性[5]。此外,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技术的推广成本,提高技术的应用普及率。

3.3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推广过程中,应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和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引导农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还应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不断研发更高效、更环保的栽培技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在加快。这一进程中会出现更多新的生产技术,为国家农业发展提供助力,进而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为扩大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的适用领域并提升其使用效果,有关部门必须持续提高农户对该技术的认识程度,唯有确保农户理解并愿意使用该技术,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核心优势。要想更好地利用优质小麦精量化栽培技术的优点,必须继续加大发展和推广力度,在保障国家发展及确保粮食产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国家农业产业健康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心婷.荣成市小麦精播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中国农机装备,2024(3):35-37

[2]彭卫玲,赵兵,尹文丽.小麦精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中国农机装备,2023(12):65-67

[3]孟庆勋,孙鹤,张贺.富硒小麦精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河南农业,2023(31):54

[4]李秋华,司学刚,蒋亚琴,等.小麦精细化栽培管理技术.河南农业,2023(4):51

[5]吴昌俊.小麦精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9):243-244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
探讨库鲁斯台草原环境保护及保障措施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复合型煤巷支护技术探讨
推广应用电子发票提升招标采购的质量和效率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3期)2016-11-04 15:14:11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仓支护技术探讨
高应力软岩巷道底板支护技术探讨
含山县木荷防火林带构建关键技术措施